紅星資本局原創
記者丨吳丹若
編輯丨餘冬梅
近日,85 歲的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正式入住養老院,至此徹底退休,告别商海。
尹明善的人生頗具傳奇色彩:勞改 18 年,47 歲下海;54 歲創辦力帆,主營摩托車制造和銷售;66 歲宣布進軍汽車制造業;72 歲力帆上市,他被冠以重慶首富之名;76 歲力帆轉型新能源;79 歲退居二線,力帆迅速走上下坡路;82 歲重新出山未能力挽狂瀾,力帆破産重整被吉利接盤。
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入住養老院(據泰康之家官網)
改名爲力帆科技(601777.SH)的力帆股份,已成爲吉利換電業務的上市平台。如今距離破産重整已經三年,力帆科技的主營業務分割爲兩塊:與吉利合資的換電品牌睿藍汽車,以及老本行力帆摩托車。
大器晚成
47 歲創業
中國摩托 " 一哥 ",72 歲走上人生巅峰
" 老骥伏枥,志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尹明善是大器晚成的典型,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在中國商界也屬傳奇。
1938 年出生的尹明善,12 歲就開始做小生意讨生活,但由于 18 年的牢獄之災,直到 41 歲才走上人生的正軌。依靠勞改期間學習的英語,尹明善出獄後先後做過英語資料翻譯員、英語教師、出版社編輯。1985 年,47 歲的尹明善創辦了重慶長江書刊公司,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 年,54 歲的尹明善放棄了順遂的出版市場,拿着積攢下的 20 萬元投入摩托車制造業,創辦了力帆股份的前身——力帆轟達摩托車配件所。這家小小的配件所,從一個不入流的重慶 " 摩托幫 ",擊敗嘉陵、建設等品牌,成長爲行業龍頭。
力帆摩托的成功,得益于尹明善花大價錢投入研發取得的技術優勢。他投入 50 萬元研發出當時全國第一個四沖程 100 型發動機,投入 100 萬元開發出全國第一個 100 毫升電啓發動機。2000 年,62 歲的尹明善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前 50 位。
2003 年,力帆成爲全國最大的摩托車生産商,還把摩托車賣到了海外。力帆在越南、南非、伊朗、美國、土耳其成立摩托車組裝廠,在印度尼西亞、阿根廷、尼日利亞等國建立生産基地。2005 年,力帆集團實現銷售收入 37.2 億元,出口創彙 2.6 億美元。
不過,尹明善清楚地認識到摩托行業的局限性。他曾有這樣的論斷:" 當一個國家的人均 GDP 是 400 美元到 1200 美元的時候,是摩托車的黃金時代。1200 美元之後,摩托車的銷量就開始下降,被家用轎車取代。" 彼時他認爲,中國的摩托車黃金時代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汽車時代快到了。
2004 年,66 歲的尹明善宣布進軍汽車制造業。2005 年 12 月,力帆獲得了汽車生産資格證,次年 1 月首款車型力帆 520 上市,随後接連推出了力帆 320、力帆 620、邁威、軒朗、力帆 X50、力帆 X80 等車型。
2010 年 11 月,力帆股份成功登陸上交所,成爲中國第一家上市 A 股的民營乘用車企。72 歲的尹明善也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賬面資産超 100 億元,被冠以重慶首富之名。
内憂外患
敗走汽車領域,新能源轉型折戟
力帆進入汽車制造業後,并未延續在摩托車領域的輝煌。
上市後,力帆汽車被質疑抄襲、山寨,還屢屢曝出質量問題。據汽車之家聯合益普索汽車發布的 2016《中國乘用車市場整車質量表現研究報告》,力帆汽車以 658.2 的故障系數排名榜單倒數第四,大幅高于行業平均的 486.9。
由于缺乏核心技術支持,力帆汽車缺乏爆款産品,直到 2016 年 12 月才通過邁威實現單車月銷過萬。随着國内乘用車市場進入紅海,力帆的汽車銷量長期徘徊在 10 萬 -15 萬輛區間。很長一段時間,力帆都是 " 兩輪給四輪輸血 "。公司股價也從上市之初的 19.9 元一路下跌,2013 年跌破 5 元 / 股。
2013 年,力帆開始轉型新能源汽車。2014 年,力帆首款電動轎車 320E 上市,但反響平平。2015 年 6 月,力帆發布新能源 I.BLUE 1.0 戰略,計劃在 2020 年前推出 20 款新能源汽車産品,并在當年實現新能源車 50 萬輛的累計銷量。
這一劑強心針果然立竿見影,公司股價迅速沖上 27 元 / 股。不過由于在新能源等領域的投入增加,力帆的淨利潤從 2015 年的 3.54 億元縮減至 2016 年的 0.86 億元。
2016 年 10 月,力帆被曝 " 騙補 " 醜聞。公告顯示,經财政部查處,公司 2015 年共有 2395 輛汽車不符合新能源汽車申報條件,涉及中央财政補助資金 1.14 億元;财政部決定對這些新汽車不予補助,并取消了 2016 年力帆新能源汽車專項補助資金預撥資格,吊銷該型号汽車的生産資格。
力帆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出現斷崖式下跌。官方數據顯示,2016 年至 2018 年,力帆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别爲 5550 輛、7738 輛和 1.02 萬輛,而 2015 年爲 1.49 萬輛。
2017 年,力帆還跟上了分時租賃的風口,旗下子公司盼達共享汽車是力帆汽車新能源車輛的主要銷售路徑。然而 2020 年,因力帆電動車存在質量問題,盼達向力帆汽車索賠 7.98 億元并申請仲裁。
尹明善曾坦言," 就力帆本身來看,外界對我們力帆新能源的評價很低——起了大早,趕個晚集,一點兒名氣都沒有。如果我們新能源汽車規模不上來的話,以後真的很有可能被淘汰。"
重新出山
79 歲退居二線,82 歲難挽力帆
2017 年 3 月,尹明善在新車發布會上賦詩一首暗示退休:" 八旬不退,力帆衰頹;後繼有人,力帆騰飛。力帆走過彎路,愧把客商辜負;而今走上坦途,工廠客商同富。商家關照,力帆榮耀;力帆妖娆,老尹逍遙。" 同年 10 月,尹明善退居二線,把董事長的位置交給職業經理人牟剛。
尹明善的女兒尹索微不是培養的接班對象,而兒子尹喜地更多以 " 中國玩車第一人 "" 中國第一輛布加迪威龍的擁有者 " 的身份出名,并未子繼父業。
2016 年至 2017 年,力帆連續 2 年扣非淨利潤爲負,分别虧損 2.61 億元、1.87 億元。尹明善退休第二年,力帆就傳出财務危機。由于遲遲不能結款,部分供應商前往力帆集團追讨貨款。
爲應對流動性危機,2018 年 12 月,力帆以 6.5 億元出售旗下全資子公司力帆汽車 100% 的股權,将造車資質賣給了車和家(理想汽車);力帆還将原 15 萬輛乘用車項目的生産基地以約 33.15 億元的價格,賣給了重慶兩江新區土地儲備整治中心。
2019 年,力帆的财務問題徹底爆發,營收下滑 32.35% 至 74 億元,淨利潤暴跌 1950.83% 至 -46.82 億元。
力帆嘗試自救,但積重難返。2019 年,力帆股份宣布對公司業務發展重心進行調整,重新聚焦其賴以起家的摩托車業務。但老本行面對 " 禁摩令 " 難擔大任。
同年,力帆還嘗試進軍氫能源汽車領域,遭上交所問詢,質疑投資的合理性,以及合作方的相關技術水平資質以及申請國家公示目錄的相關情況。此後力帆氫能汽車再無下文。
力帆告急,82 歲的尹明善後繼無人,不得不重新出山,在力帆 2019 年股東大會上現身。他還将在讀研究生的孫女尹安妮推向台前,出任公司第四屆監事會股東監事。
但這些舉措未能挽救力帆的頹勢。
2020 年 8 月,力帆控股申請進行司法重整,力帆股票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10 月,因力帆控股、尹明善家族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11 月,重慶兩江基金、吉利邁捷投資被确認爲力帆意向重整投資人;12 月,力帆公告宣布重整成功。
兩江基金由重慶兩江新區産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吉利邁捷的大股東爲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爲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雙方共同發起設立 30 億元滿江紅投資基金,持有力帆股份 29.99% 股份。
力帆重整後,維持老本行摩托車和摩托車發動機闆塊,汽車業務全部來自吉利,引入了吉利旗下的換電車型楓葉。重整計劃顯示,力帆将成爲吉利科技集團換電車型制造業務唯一的上市平台。吉利将導入智能化、平台化、網聯化換電汽車業務。
2022 年年初,吉利與力帆的合資公司定名爲睿藍汽車。今年 6 月,力帆對睿藍的持股比例從 50% 提升至 55%,吉利方面下降至 45%。官網顯示,睿藍擁有 7 款在售車型,其中 60S(Pro)、80V(Pro)是原屬楓葉的換電車型,主要針對 B 端市場;燃油車型 X3Pro 主要針對海外;睿藍 9 與下半年即将上市的睿藍 7 針對 C 端市場。
2022 年,力帆扣非淨利潤扭虧爲盈。今年上半年,力帆科技營業收入 25.63 億元,同比下降 18.19%;淨利潤 4017.67 萬元,同比下降 59.55%;扣非淨利潤 3058.3 萬元,同比下降 44.28%。其中汽車業務收入 12.15 億元,同比下降 29.91%;摩托車業務收入 10.35 億元,同比下降 11.09%。今年 1-8 月,力帆汽車累計銷量 2.56 萬輛,同比減少 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