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度複雜的 2022 年,中國市場還是頑強地賣出了 2000 萬輛乘用車。這麼多車是怎麼賣出去的?答案可能是日漸加劇的消費兩極分化,反而給中國車市增加了确定性。一二線與三五線城市消費力差距的擴大,恰恰讓中國車市的競争,再無捷徑可走。
消費的根本,在于有消費力的人。消費力在哪裡,消費自然就在哪裡。
中國城市化進程,讓諸多農業者從農村走到城市,變成了工業化的一員。近幾年區域中心城市大量吸引新産業落地,又大量吸納終邊勞動力就業。汽車消費的需求與能力,都在向區域經濟帶中心集中,也讓消費力本就不算充裕的低線級城市進一步萎縮。
所以,2022 年中國汽車消費的大趨勢是,中高線級城市汽車銷量穩中有升,持續引領中國汽車市場格局,而低線級城市汽車銷量的下滑幅度與經濟發展程度成反比,五線城市汽車銷量下滑近一成。
這樣就讓前幾年零售業一個很流行的詞 " 渠道下沉 ",在汽車市場變成了投入産出比很低的方案。
2022 年,90 個四線城市的汽車銷量和 4 個一線城市差不多,134 個五線城市的汽車銷量隻有 4 個一線城市的 2/3。而且,30-50 萬元的高端車市場,78% 的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10-30 萬元的主流車市場,也有 58% 的消費發生在一二線城市。
此時,任何一個新品牌想要赢得規模,沒有别的辦法,必須要從成熟的汽車品牌那裡争奪份額。
比如高端新勢力想要超越 BBA,改寫電動車時代的豪華定義,那就一定要在 BBA 最占優勢的一二線城市正面競争,而不可能用迂回的方式去 BBA 銷量較低的地區投機取巧。因為 BBA 覆蓋不足的區域,隻能是消費力不夠強的區域。
再比如自主品牌想要在主流市場分流合資品牌份額,也必須要在最中堅的市場完成産品與渠道的全面鋪設,把主流人群的覆蓋最大化。如果隻是寄希望于在廣袤的低線級城市擁有舒适圈,那麼品牌的向上就是徹頭徹尾的僞命題。
消費在哪裡,客群在哪裡,成熟品牌已經指明了方向,新品牌也就必須在這些既定的方向下發起沖擊。
而中國市場消費兩極分化,更是讓存量市場的競争日趨殘酷。2023 年中國市場無可避免的價格戰,從消費端來看正是存量體量固化、存量區域分化之下必然的結果。
此時,市占率會成為車企競争最為關注的經營指标,成本控制與現金流則是決定生存的關鍵。尤其是當中國車市的預期仍然長期向好、穩中求進時,先有規模才有可能赢得未來。
如果你也和我們一樣,對汽車行業的變革式發展滿懷憧憬,歡迎大家到 B 站關注《童濟仁汽車情報所》,我們會在每周五與探讨一個你可能感興趣的新話題。大家有任何意見與建議,也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
入駐媒體平台
商務聯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為《童濟仁汽車評論》獨家稿件。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須注明出處為《童濟仁汽車評論》和撰寫作者。如有任何侵權行為,侵權者将承擔相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