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3 月 20 日訊(編輯 胡家榮)今日港股市場再度下挫,截至發稿,恒生指數跌 2.66%,報 1898.7 點;科技指數跌 2.91%,報 38643.16 點。
伴随着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繼矽谷銀行、簽名銀行、美國第一共和銀行相繼發生問題後,瑞士信貸在上周爆出财務問題,目前最新消息顯示瑞銀收購瑞信方案落定。
不過這些一些事件發生,令港股市場更爲擔憂海外風險。不過國信證券分析師王學恒和張熙在周日發布研報稱,全球金融系統的成熟程度與 08 年金融危機之前不可同日而語,以當前銀行體系處理風險的響應速度,并指出流動性問題不會導緻系統性金融風險實質發生。
當前港股有充足的安全邊際
同時他們還提及此次海外事件對港股影響有限,其主要是有充足的安全邊際,并從基本面、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溢價者三個方面來分析。
基本面
恒生指數 2023 年市場共識 ROE 約爲 11%,而 2022 年的 ROE 約爲 10.5%,本身差距不大。如果我們把 2022 年視爲恒指 ROE 的壓力測試結果,那麽即使全球金融系統性金融風險進一步演繹或者美國經濟硬着陸,那麽恒指 2023 年 ROE 的下修空間也較爲有限,驅動估值變化的程度也将較爲有限。
無風險收益率
美國銀行業流動性承壓将導緻美聯儲的加息計劃收到嚴重幹擾。目前,市場的基礎假設中,美聯儲将僅在 3 月加息 25bp 至 475-500bp,随後将在 2023 年降息 4 次,共計 100bp 至 375-400bp。在這個背景下,10 年美債收益率本周有明顯下降,利好港股估值。
風險溢價
風險溢價實則是除了基本面和無風險收益率之外的所有變量的集合,包括市場情緒、風險偏好、遠期增長展望、資金流等因素(包括外資避險性撤資,市場的恐慌性踩踏等極端事件)。
觀察 09 年以來的曆史,國信證券發現恒指 ERP 的合理區間是 4%-8%,中樞爲 6%(數字越大恒指估值越低),超出區間外的狀态均不可持續。目前,恒指 ERP 已經從前期高位的 5.6% 增至當前的 7.3%,距離中樞 6% 有修複空間。即使以最爲悲觀的方式看,即恒指 ERP 升至 8%(超過 8% 不可持續),那麽恒指的下行空間不足 10%(目前看來,這種情況發生概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