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李馨婷
明星奶茶生意,陷入輿論風波。
近日,天眼查顯示,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确定義務,奶茶品牌 " 本宮的茶 " 關聯公司、廣州本宮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下稱 " 本宮餐飲 ")被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法院列爲失信被執行人。
本宮的茶創立于 2015 年,是由歌手胡海泉聯合創始的中國風新式茶飲品牌,以 " 國潮好茶,本宮出品 " 爲品牌宗旨," 用好料,才好喝 " 爲産品理念。然而,近年來,來自本宮的茶的偷漏稅、被執行等消息層出不窮。
" 當時因爲喜歡胡海泉選擇加盟本宮的茶,幹到現在,店都快倒閉了。"9 月 19 日,張永聲(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張永聲加盟本宮的茶接近 3 年,經營壓力下,他已準備與品牌解約。
像張永聲一樣的加盟商不在少數,口碑坍塌的明星奶茶品牌也不限于本宮的茶這一品牌。
近日,與藝人關曉彤關聯的奶茶品牌天然呆,品牌關聯公司成都天然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 " 天然呆餐飲 ")、上海至丙品牌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新增一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标的 130 萬元。
曾幾何時,由明星投資的奶茶生意,吸引力十足,吸引大量加盟商。但如今,新茶飲品牌層出不窮、市場對産品競争力與營銷方式的要求越來越高,明星奶茶品牌也光環不再。
圖源:本宮的茶微博
收入可觀
本宮餐飲因被強制執行而備受市場關注。
本次未履行的生效法律文書确定的義務顯示,原被告确認雙方簽訂的《單店自主經營合作合同》于 2023 年 6 月 29 日解除,被告本宮餐飲于 2023 年 8 月 25 日前分兩次向原告黃某某返還使用費 7 萬元,若未按時足額返還任一期款項,原告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7 萬元中未履行的款項及違約金 8000 元。案件流程信息顯示,此前,本宮餐飲已因該案被強制執行 7.8 萬元并被限制高消費。
這并非本宮餐飲首次被強執。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本宮餐飲于今年 1 月 3 日新增一則被執行信息,執行标的 76707 元。2022 年 11 月 16 日,本宮餐飲也曾被列爲被執行人,執行标的 155236 元。
9 月 20 日,時代周報記者多次撥打本宮的茶官方公衆号所提供的加盟熱線與服務熱線,均顯示忙音無人接聽;點入加盟網站鏈接後,也已經無法顯示品牌相關信息。
本宮的茶公衆号的最後一條推文,更新時間停留在今年 1 月 6 日,這一時間正好與胡海泉方退出本宮餐飲的時間對應。
本宮餐飲成立于 2015 年 11 月,注冊資本 500 萬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爲鄭權,胡海泉則曾持股本宮餐飲。
天眼查顯示,2016 年 10 月 14 日,胡海泉開始持有本宮餐飲 20% 股份,認繳金額爲 100 萬元。2017 年 6 月 20 日,胡海泉退股;同日,廣州江泉投資有限公司(下稱 " 江泉投資 ")開始持有本宮餐飲 51% 的股份,成爲本宮餐飲第一大股東,而胡海泉則持有江泉投資 44% 的股份,爲江泉投資大股東與受益所有人。今年 1 月,江泉投資從本宮餐飲股東中退出。
如今,胡海泉抽身而去,但有加盟商仍陷于經營困境。
2018 年,本宮的茶正式開放品牌加盟。結合張永聲提供的信息與公開資料,刨去裝修費與店鋪租金,開一家本宮的茶,起步費用在 30 萬元左右,其中包括 8 萬 ~9 萬元的加盟費、設備費、首批物料費、裝修費、管理費與保證金。張永聲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光是從加盟到落地,他的店就花了接近 40 萬元。
盡管投入不小,但是加盟商的收入卻并不可觀。爲了降低成本,張永聲一個人運營店鋪。但由于主要承接遊客,門店收入并不穩定。暑假時月收入在 5~6 萬元,但平時每天卻隻收入 70~80 元。" 現在飲品店太多了,卷得厲害,很累卻不掙錢。" 他對時代周報記者感歎道。
社交媒體上,也有不少本宮的茶加盟商反映因爲品牌産品更新叠代慢、選址不當、門店缺乏營銷推廣支持,導緻自身經營無法回本。
本宮的茶在加盟方面收獲頗豐。
據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網站此前的一則處罰信息,因本宮餐飲 2019 年至 2020 年期間取得加盟費等收入未确認銷售收入且未申報繳納相關增值稅和附加稅費,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依法對公司罰款合計 91232.23 元。而在處罰信息中,2019 — 2020 年,本宮餐飲的加盟費等收入超過 500 萬元。
圖源:圖蟲創意
加速洗牌
深陷輿論風波的不止胡海泉與本宮的茶,還有關曉彤與其關聯奶茶品牌天然呆。天然呆創立初期,關曉彤多次爲品牌 " 帶貨 ",在社交網絡上傳播露出品牌标志的圖片。
天然呆奶茶于 2020 年由天然呆餐飲公司(下稱 " 天然呆餐飲 ")創立,創立之初,關曉彤不僅擔任 " 店長 ",還參與拍海報和宣傳視頻。天眼查顯示,天然呆餐飲公司股東爲成都添好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彤夢心緣(成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 " 彤夢心緣 "),其中,彤夢心緣持股 35%,而彤夢心緣的實際控制人與最終受益人均爲關曉彤父親關少曾。
9 月 19 日,關曉彤作室發文稱,此前,天然呆奶茶加盟商(溫州歐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将關曉彤作爲被告起訴至法院的案件,經過一審法院、二審法院審理,均判定關曉彤女士并非案件的适格被告。二審法院亦作出駁回原告對關曉彤起訴之終審裁定,相關案件執行信息與關曉彤無關聯。
窄門餐眼顯示,2021 年,天然呆新開門店數量爲 185 家,另據電商在線 2021 年報道,天然呆奶茶加盟費用爲 12.8 萬元。
然而,随着門店經營時間漸長,天然呆奶茶也訴訟糾紛頻出。
天眼查顯示,2021 年以來,天然呆餐飲已多次因特許經營合同糾紛,被溫州歐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甘肅福聚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金合土餐飲管理(江蘇)有限公司等企業以及多個自然人起訴。
此外,2021 年,天然呆餐飲還曾因違反相關規定發布招商等有投資回報預期的商品或者服務廣告,被罰款 5 萬元;2022 年,公司又因違反《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第八條,被罰款叁萬元。
近年來,新茶飲市場呈快速增長趨勢,主打各類細分賽道的新茶飲品牌層出不窮,依靠加盟模式快速拓店也成爲新興品牌搶占消費者的關鍵動作。9 月 20 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新茶飲委員會聯合美團新餐飲研究院共同發布的《2023 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23 年 8 月 31 日在業的新茶飲門店總數約 51.5 萬家,比 2020 年年底的 37.8 萬家增長超 36%。
當奶茶店随處可見,産品創新能力、叠代速度、品牌營銷破圈能力,也成爲各大品牌的比拼的核心要素。與各個真槍實彈進行口味與聯名創新的新茶飲品牌相比,本宮的茶與天然呆或欠缺競争力,這也體現在上述品牌的加盟數據上。
窄門餐眼顯示,2021 年,天然呆開店數量爲 185 家,到了 2022 年,開店數量便驟降至 16 家。截至目前,天然呆在營門店數量僅爲 22 家。本宮的茶情況也類似,2019 —— 2021 年,品牌開店數量分别爲 322 家、328 家與 277 家,然而 2022 年與 2023 年至今,品牌開店數僅爲 98 家與 24 家。
随着明星效應褪去、新茶飲市場加速洗牌,曾經光環環繞的明星奶茶生意,也将回歸商業本質,逐漸淡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