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常的家庭裏,是有着相對明确的 " 性别分工 " 的:父親是男孩的榜樣,是家庭的支柱,有着陽剛、勇敢、堅強的特點。
而母親,是女孩的榜樣,是家庭的後勤部長,有着溫柔、包容、體貼的一面。
但是在某些家庭裏,情況卻颠倒了,母親性格強勢,說一不二,掌管家裏大事小情;而父親卻很懦弱,經常被妻子指責、批評,看不到一個男人該有的自信和擔當。
于是,在這種家庭裏長大的男孩,更容易變得跟父親一樣懦弱、自卑;而女兒,則有可能繼承母親的尖酸刻薄,繼續影響着下一代人。
所以你看,一個性格不好的家長,不但讓自己的婚姻糟糕無比,還會嚴重影響到孩子們今後的生活,甚至會把不良影響傳給孫輩。
孩子難管教,往往是因爲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好。
前幾天,一位媽媽怒氣沖沖地和我抱怨說:" 我兒子上五年級,最近迷上了玩手機遊戲,上周末竟然連續玩了 12 個小時,鬧得頭疼、嘔吐!這種沒出息的熊玩意兒,除了打一頓,還能怎麽教?"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媽媽,在這個問題上都深有同感。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
是你放任孩子玩了 12 個小時遊戲嗎?
在孩子玩遊戲的 12 個小時裏,你一點都沒發覺、一點都沒幹預嗎?
如果你平時對孩子多點陪伴,多培養些健康愛好,還會發生這種事情嗎?
你看,不論是孩子玩遊戲、看電視還是厭學逃學,絕大多數家長都把原因歸咎于 " 孩子沒出息 "" 不聽話 "" 遊戲公司太可惡 "。
但是從來沒有家長真正思考過自己身上的原因,所以問題從來沒有真正解決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能力是模仿。
孩子因爲跟父母相處的時間最長、關系最親密,所以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孩子都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有意無意地去模仿。
如果你的孩子因爲下面這些問題惹你生氣了,那請你先不要對孩子發火,因爲這很可能就是父母自身問題的反映: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如果複印件出了問題,你說根源到底在哪裏呢?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