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山大學官方視頻号消息,12 月 11 日,中山大學醫學部成立暨幹部聘任儀式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舉行。聘任宋爾衛院士為醫學部主任,匡銘、張琪、林天歆為醫學部副主任。
宋爾衛院士,1995 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2000 年獲中山醫科大學博士學位。2019 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曆任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院長,2022 年 12 月任中山大學醫學部主任。宋爾衛院士長期從事臨床一線工作,在國内早期開展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術,并發現保乳術保留的腫瘤微環境組織對後續抗腫瘤免疫治療具有重要價值。
高校接連布局醫學部!
2000 年,北京大學醫學部成立;2001 年清華大學成立醫學院;2006 年北京師範大學醫學研究院成立;2017 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生命科學學院基礎上組建生命科學與醫學部;2018 年 4 月,天津大學醫學部成立;11 月,哈爾濱工業大學正式建立醫學院;2022 年 10 月,大連理工大學醫學部成立;再到今天,中山大學醫學部即将官宣。高校布局醫學領域已成為一大趨勢。
2020 年 9 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我國醫學教育還存在人才培養結構亟需優化、培養質量亟待提高、醫藥創新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全面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着力加強醫學學科建設;全力提升院校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系統推進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統籌管理,實化醫學院(部)職能,完善大學、醫學院(部)、附屬醫院醫學教育管理運行機制,保障醫學教育的完整性。
截至 2022 年 12 月,據高績(ID:gjdata)不完全統計,已有至少 55 所 " 雙一流 " 高校設置了醫學院 / 部。雖然大部分 " 雙一流 " 高校都有了屬于自己的醫學部門,但淵源各有不同。
為了進一步整合學科資源,優化學科布局,推動醫學學科的快速發展,包含中山大學在内,已有17 所 " 雙一流 " 高校設立醫學部。
除 " 雙一流 " 高校外,也有一些非 " 雙一流 " 高校成立醫學部,如 2007 年華北大學将原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護理學院、藥學院和臨床檢驗診斷實驗室、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實驗室、生物醫學研究所等整合,成立華北大學醫學部;2013 年,深圳大學成立醫學部;2021 年 8 月,湖北科技學院召開醫學部成立大會;2022 年 3 月,武漢科技大學舉行醫學部成立大學等。
圖源:湖北科技學院微信公衆号
醫工結合,開拓發展新思路!
醫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等學科交叉彙流而成的綜合性學科,需要有較強基礎學科特别像生物學、化學、分子物理學等作為支撐,同時随着現代醫學模式的轉換,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醫學的融合也成為必然。
綜合性大學與醫科類高校合并并非唯一路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理工科高校建立了以 " 醫工結合 " 為特征的交叉學科研究實體,開拓了高校醫科與多學科交叉的發展之路。
圖源:哈爾濱工業大學官網
為深入推動醫工交叉創新發展,11 月 18 日,上海科技大學召開醫工交叉座談會,包括兩院院士在内的 13 位醫工交叉領域頂級專家學者為學校醫工交叉融合發展建言獻策。與會專家希望,加深科研院所與臨床醫院的合作,創造更多醫工學科間交流機會,解決臨床痛點與難點問題,加速臨床轉化。
圖源:上海科技大學微信公衆号
在《指導意見》中還提出," 加快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培養……設置交叉學科,促進醫工、醫理、醫文學科交叉融合,推進‘醫學 +X ’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創新拔尖人才培養 "" 依托高水平大學建設一批一流醫學院 "。這無疑為醫學與多學科交叉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起到強大的 " 助推器 " 作用。
而今,諸多高校積極抓住 " 醫學 +X" 的發展機遇新建醫學院,或與當地醫院共建大學附屬醫院,共謀發展,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有實力的高校醫學院加入醫學人才培養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