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鄭仲芹
自營大賺,投行大跌,國元證券(000728.SZ)上半年的業務 " 冰火兩重天 "。
近日,國元證券披露了 2023 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内,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1.11 億元,同比增長 27.19%;實現歸母淨利潤 9.14 億元,同比增 22.14%。
營收同比增長最大的業務闆塊是國元證券的自營業務,但是其投行業務表現不佳。
8 月 18 日,國元證券副總裁、董秘劉錦鋒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自營業務,尤其是固收業務闆塊,跟去年同期比都會有比較大的增幅,這個主要是市場因素決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國元證券 2023 年上半年的 " 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 爲 -46.13 億元,這一數據是該券商 2007 年借殼上市以來的半年度最低數字。
自營翻三倍,投行降六成
2007 年,國元證券借殼 S*ST 化二上市,目前公司業務分成六塊,分别是财富信用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自營投資業務、資産管理業務、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分别實現營業收入 10.07 億元、1.02 億元、8.19 億元、0.45 億元、0.82 億元和 10.56 億元。
其中,營收同比增幅最大的是自營投資業務,8.19 億元營收同比增長 316.84%;營業利潤率達到 95.50%, 同比增加了 14.44 個百分點,究其原因是 " 固定投資收益同比有所增長、自營權益投資虧損大幅減少所緻。"
然而,國元證券 2023 上半年在投行業務方面的表現并不如人意,僅實現了 1.02 億元的營收,同比下降 60.41%;營業利潤率僅爲 5.12%,同比減少 49.25 個百分點。
在投資銀行 1.02 億元的營收中,證券承銷業務淨收入、證券保薦業務淨收入和财務顧問業務淨收入分别實現 8062.37 萬元、624.53 萬元和 1535.69 萬元。
在 2023 年半年報中,國元證券對投行業務下滑的解釋是 " 主要爲證券承銷業務淨收入減少所緻。"
" 投行和其他業務還是有一定區别的,投行收入的确認有波動性,很可能過了會但沒有發就暫時不能計入收入,它無法平滑攤銷進 12 個月,而像經紀業務就是隻要公司每日開門營業,就會有傭金收入,利息收入每日一計,所以它是比較均衡的。" 針對投行業務的低迷表現,劉錦鋒對時代周報記者如是說。
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大幅下降
國元證券 2023 年半年報顯示,公司 " 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 爲 -46.13 億元,較 2022 年上半年同期的 19.14 億元下降了 340.99%。
這是自 2007 年借殼上市以來,國元證券半年度的 " 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 出現的最大淨流出。
對此,國元證券方面的解釋是 " 主要系增加債權投資規模和代理買賣證券款餘額減少導緻淨現金流出較大所緻。"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國元證券 2023 年上半年 " 經營活動現金流入 " 約爲 91.92 億元," 經營活動現金流出 " 約爲 138.05 億元,其中," 融出資金淨增加額 " 約爲 6.92 億元、" 代理買賣證券支付的現金淨額 " 約爲 9.51 億元、" 拆入資金淨減少額 " 約爲 0.90 億元,這三項數據在 2022 年上半年同期是沒有的。
另外,還有一個導緻現金流出的項目是 " 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約爲 15.72 億元,較 2022 年上半年同期 11.42 億元增加了約 4.30 億元。其中,增加最多的項目是 " 其他商品采購支出 ",約爲 12.31 億元,較 2022 年上半年同期 7.91 億元增加了約 4.40 億元。
國元證券在 2023 年上半年究竟采購了什麽樣的 " 其他商品 ",會淨增加 4.40 億元呢?對此,國元證券方面沒有做出任何解釋。
對于下半年會将發展重點放在那些業務上,劉錦鋒告訴時代記者," 一個是金融科技的部分,國元證券在 IT 上的投入會加大,第二個我們比較重視機構業務,下半年我們會圍繞上市公司去做一些綜合金融的服務。"
" 公司去年年底成立支委會的時候,專門把機構業務條線單拉出來了,該機構業務包括圍繞上市公司的綜合金融和金融同業的交流,目前我們覺得這塊業務做的不夠細,未來會成爲我們關注的重點。" 劉錦鋒如是說。
8 月 18 日,國元證券以下跌 3.13% 報收 7.42 元,公司市值跌至約 324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