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3 月 25 日訊(記者 彭科峰)開年至今,在房地産信貸首付比率、利率調整浪潮暫告段落的情況下,各地公積金信貸政策的放松仍在持續。3 月 24 日晚間,株洲市官方消息稱,《關于優化住房公積金業務政策和流程的議案》已審議通過,6 項住房公積金惠民新政策将于 4 月 1 日起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3 月 24 日深圳市也出台了類似政策,并引發市場關注。财聯社記者注意到,各地公積金政策調整的基調與此前類似,發力點聚焦最高額度、與二孩政策挂鈎等。以株洲新政爲例,其最大的亮點就在于提出提高住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繳存職工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 60 萬元調整至 70 萬元;按政策生育二孩以上(至少有一個未成年子女)的繳存職工家庭最高額度爲 80 萬元。
30 城已相繼調整公積金貸款政策
财聯社記者注意到,株洲此次出台新政背景并非因爲樓市不振,而是在市場有所好轉情況下進一步出手。據株洲市統計局數據,今年 1-2 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 60.5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7.4%,結束了 2021 年下半年以來連續 16 個月負增長的下行趨勢,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 26.2 個百分點。全市商品房銷售額 33.9 億元,同比增長 5.1%,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 29.2 個百分點。
就在 3 月 24 日當天,深圳市也出台了類似政策。當天下午,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發布審議通過的的《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貸款管理規定》(下稱《規定》),對于公積金最高可貸額度進行了調整。
根據《規定》,單獨申請的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爲 50 萬元,申請人和計算可貸額度的共同申請人共同申請的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爲 90 萬元。不過,對于首套房、綠色建築、二孩及以上家庭的不同組合,《規定》發布以後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可以上浮一定比例。具體來看,滿足相關條件的職工個人住房公積金最高額度由原來的 50 萬元提高至 70 萬元,職工家庭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原來的 90 萬元提高至 126 萬元。
據财聯社記者統計,今年以來,約有宿遷、合肥、贛州、玉溪、南通、麗江、亳州、攀枝花、連雲港、吉安、梅州、漯河、吉林、烏蘭察布、惠州、清遠、鹽城、長沙、宜昌、濟甯、紹興、大連、防城港、六安、柳州、長春、蚌埠、丹東等至少 28 個城市也陸續發布了關于公積金調整的政策,如果将株洲、深圳計入其中,則宣布公積金調整的城市已達 30 個。這些政策,即包括提高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也包括提取公積金償還個人住房貸款、租房提取公積金額度的提高等。
" 降利率 "、" 降首付 " 浪潮暫告段落
财聯社記者注意到,公積金限額的調整是今年以來金融部門在信貸方面給予地産支持的一個側面,同時也是開年以來 " 降利率 "、" 降首付 " 浪潮的延續。
公開數據顯示,開年以來已有多地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例如,衡水市自今年 3 月份起,下調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至 3.8%。據中指研究院最新監測數據,今年以來,已有廈門、石家莊、沈陽等 35 個城市調整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至 4% 以下。據中指研究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已經有 35 個城市房貸利率進入 "3 時代 "。
當前部分城市房貸放款周期已經明顯縮短。據了解,等待時間最快幾天之内,最慢 1 個月左右。以北京爲例,多家銀行及房産中介表示,今年以來二手房貸款放款周期明顯縮短,從 1 個月左右提速至最快兩三個工作日。
同時,今年還有多個城市調降首套房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東莞、佛山陸續在全域内取消商品住房 " 限購令 ",首套房貸款首付比例最低僅爲 2 成,二套房貸款首付比例最低爲 3 成。太原地區的部分銀行也陸續将首套房首付比例調降至 2 成。海口、無錫、蘇州、長沙、成都等地的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可以做到 4 成。
此外,廣西南甯等地 " 接力貸 "、" 合力貸 " 等政策的重新上線,盡管存在争議,但也說明金融部門在信貸創新等方面 " 不遺餘力 "。但财聯社記者注意到,3 月份以來 " 降利率 "、" 降首付 " 的聲音已有所減少。
作用有多大?專家預計全年樓市平穩運行
公積金貸款額度的提高,對于提振樓市的作用有多大? 中央财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向财聯社記者表示," 作用肯定是有的 "。他認爲,國家一直強調 " 居者有所居 ",希望大力改善剛需人群的購房門檻,近期包括提公積金貸款限額的諸多調整,顯示了地方政府正在想方設法幫助剛需人群更爲便利的購房置業,相信會有一定作用。尤其在樓市分化、三四線城市地産下行的背景下,株洲這樣的城市适時調整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郭田勇同時認爲,盡管今年以來全國樓市有所恢複,但要想回到前幾年熱火朝天的行情恐怕很難。這主要是因爲地産的投資屬性開始逐步走弱,向消費品回歸的态勢明顯。" 預計今年的樓市行情會保持平穩運行的狀态。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表現可能會較好,但全國來看應當會繼續分化。" 郭田勇認爲,盡管當前信貸方面的利好不斷,但樓市的最終表現還是要和居民的收入挂鈎。
也有專家對于今年的樓市更爲樂觀。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日前公開表示,疫後經濟的重要内生動力仍有地産。國别經驗來看,地産修複的時間往往較長,平均需要三個季度才能彌合疫前的缺口。展望未來,前期擠壓的剛需仍在釋放,地産修複曆程尚未結束,低基數下 3 月有望實現銷售同比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