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蠅亂飛、污水橫流、腐臭彌漫,這樣的酸鹹菜你敢吃嗎?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廣東 3 · 15 晚會曝光了汕頭多家腌制菜廠混亂現象,其中有把橄榄菜原材料和污水垃圾放一起的;有生産工人朝腌制坑裏吐口水的;還有工人赤腳踩南姜的 …… 簡直是觸目驚心。
正觀視評:
看過相關報道後,不少網友表示,整個人胃口都不好了,我們平常吃的酸鹹菜,難道就是這樣做出來的?原材料腐壞、口水亂吐、赤腳踩姜,這樣的酸鹹菜會不會吃壞肚子不知道,但肯定辣眼睛。據說南姜是用來增加酸鹹菜風味的,生産工人赤腳一踩,還真是 " 風味 " 獨特。
這些亂象,讓人聯想到去年央視 3 · 15 晚會曝光的湖南插旗菜業 " 土坑酸菜 " 問題。與之相比,汕頭這幾家腌制菜廠的衛生環境更差,從原材料到腌制流程,處處都有問題。而且這些廠大都不是小作坊,例如生産橄榄菜的汕頭市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乃是行業龍頭,曾參與起草橄榄菜地方标準。
這樣規模的企業,仍然避免不了衛生問題,其它的更不用說了。報道稱,有些廠家根本沒有經營許可證,食品流入市場前也沒有質量檢測,原因是 " 沒人管 ",如果有來查的,村裏的人也會告訴工人。這說明相關問題具有隐蔽性,也暴露出市場監管的漏洞。因此,加強監管力度是必要的,如果明着不行,那就暗訪,而暗訪的責任不能都交給媒體,也不能隻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這段時間,要把功夫用到平時。
但最根本的,還是要盡快制定相應的食品安全國家标準。以橄榄菜爲例,多年來一直以生産企業的産品标準作爲質量控制依據,比如此次出問題的 " 玉蕾廠 ",就參與起草了廣東的橄榄菜地方标準。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出問題就不奇怪了。因此,必須盡快出台國家标準,隻有這樣才能遏制住層出不窮的酸鹹菜生産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