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蔣龍、史策、秦海璐等人主演的勵志抗戰劇《狗剩快跑》上線央八播出,雖然這是一部抗戰劇,但也有不少喜劇的成分在。
《狗剩快跑》的導演是王新軍,也就是秦海璐的老公,這次夫妻聯手倒是給觀衆帶來不少驚喜。
該劇在播出之前沒有做大規模宣傳,很多觀衆都是在劇播出後才有所了解,雖然這部劇沒有選用流量演員,但目前的收視率還算不錯。
久違的抗戰題材,還能創造經典嗎?
喜劇演員 + 老戲骨的配置?
《狗剩快跑》的主角是一個無父無母的農村小夥兒狗剩(蔣龍 飾),他被幹爹幹娘收養後去少林寺學功夫,從少林寺回來後,狗剩本想好好賺錢蓋大瓦房,早日娶幹爹幹娘的女兒杏兒(王和 飾)過門,但事情并沒有那麽順利。
噩耗突然傳來:幹弟弟王毛被寫在了征兵名單上,一家人頓時手足無措。
因爲王毛的智力有問題,選擇參軍肯定是有去無回,爲了救王毛一命,也爲了多攢幾個大洋蓋房子娶媳婦,狗剩決定替王毛去從軍。
狗剩在從軍過程中被情敵陷害,經曆了許多驚險刺激的事情,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宋玉桃(史策 飾),狗剩不斷被戰争所洗禮,從一個農民變成了真正的新四軍戰士,完成了人生的蛻變。
有觀衆表示在劇裏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尤其是主演蔣龍和史策同框,讓人夢回《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除了這倆主角,劇中還有蔣易、宋木子等《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其他成員,網友們開玩笑道:這是喜劇大賽來集體團建了?
不過值得稱贊的是這些喜劇演員們的演技都很在線,流暢又自然,劇中有很多诙諧幽默的情節,這些喜劇演員們穩定發揮,将喜劇效果拉滿的同時又讓人熱血沸騰。
劇中有一場戲非常精彩,是蔣龍飾演的狗剩耍拳的戲份,因爲他是從少林寺回來的,村裏的人都想看看他學到了些什麽功夫,但真相是狗剩隻是少林寺的挑水工,完全不會功夫,但他不想讓自己和幹爹幹娘沒面子,于是硬着頭皮瞎耍一通,在場的人都懵了。
此外,劇中還有不少老戲骨的身影,比如秦海璐、尤勇智、劉佩琦等都是國家一級演員,有網友稱贊說看老戲骨們飙戲對眼睛很友好。
秦海璐在劇中飾演狗剩的幹媽,當狗剩決定去替王毛參軍時,秦海璐一時感動又心疼的情緒拿捏得很好,還掏出母親留給自己的手镯給狗剩戴上,她将這一溫柔又善良的母親形象诠釋得很到位。
年輕面孔的加入爲《狗剩快跑》帶來新鮮感,老戲骨的加入爲《狗剩快跑》立了一根定海神針。
因此,即使整部劇沒有選用流量演員,也吸引了不少觀衆來看,1 月 29 日,在央八的酷雲實時收視率爲 1.7080%。
有些網友覺得這劇情越看越熟悉,感覺好像在哪裏見過?
因爲《狗剩快跑》是由一部電影改編而來,而電影已上映近十年,觀衆們一時記不清也很正常,不過影版與劇版的大體脈絡是沒有變的。
由電影改編而來,注水了嗎?
電視劇《狗剩快跑》改編自王大治主演的電影《我不是王毛》,王大治還曾憑借該片獲得了 2014 年邦達爾丘克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有很多網友對同一作品分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非常不滿,電影《我不是王毛》确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沒必要再拍個劇版蹭熱度吧?明明倆小時就能講得很完整的故事,爲什麽要拍幾十集?很難做到不注水。
網友們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仔細想想,确實鮮少有電影和電視劇都能被優質改編,總有一方會拖後腿,這就很考驗編劇的功底。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影版《我不是王毛》和劇版《狗剩快跑》是一個編劇,名叫李海江,這麽一說網友們又心安不少。
《狗剩快跑》作爲一部抗戰劇,時間背景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該劇并沒有宣揚大人物嘔心瀝血,爲中華崛起而奮鬥,最後成功改變時代的宏大立意。
而是将目光聚焦在社會底層小人物的身上,通過展現他們在生活中的心酸、無奈和掙紮,映射老百姓們親身經曆的時代原貌。
劇中一個很明顯的行爲就是狗剩爲了多賺幾塊大洋選擇去當兵,他走上這一步是被迫的,隻是爲了生活做出的妥協,他命不由己,一直迷迷糊糊的被時代推着走,所以他所做出的一系列事情是契合當時社會的,就這一點來看,《狗剩快跑》很寫實。
此外,《狗剩快跑》的劇情也是跌宕起伏,一點兒也不拖泥帶水。從少林寺回家、冒名參軍、奔赴戰場等事情一件挨着一件,但每個困難都被他機智地克服,觀衆很難猜到接下來狗剩的身上還會發生什麽事,劇情很有吸引力。
但這部劇也有明顯的缺點,也許是爲了更凸顯劇情的幽默感,整部劇的色調很現代化,飽和度很高,略顯輕快,沒有年代劇的感覺,讓觀衆感覺很懸浮。
近幾年,像《狗剩快跑》這種以小人物爲切入點的抗戰劇越來越少,網友們也經常拿新劇和幾部經典的抗戰劇對比,雖然《狗剩快跑》值得被誇贊的地方不少,但總感覺還是差點兒意思。
都是抗戰劇,差距卻不小?
主旋律題材的影視作品總是避免不了沉重感,要想勾起觀衆們的觀影欲望必須要有一些創新的呈現手段。
《狗剩快跑》的形式創新在于将喜劇與抗戰題材融合,本意是想讓觀衆們在輕松看劇的狀态下感受到劇中的人文情懷與曆史事實,減少平鋪直述帶來的枯燥感與沉重感。
但是它并沒有把這兩個方向融合得很好,無論是抗戰情懷還是喜劇元素都停留在表層,仿佛打仗像在鬧着玩,搞笑才是本意,有點兒主次颠倒了。
有些觀衆覺得這種抗日題材的劇添加了太多喜劇元素會很割裂,将主角設定爲一個十分搞笑的人,将他置身于社會大環境中,但沒有困難能打倒他,這變得不像一部抗戰劇,更像一本爽文。
在這種引導形式下,觀衆可能還會盼着主角發生些倒黴事兒,想看他是怎樣逆襲成功的,關注力都放在了追求戲劇效果上,甚至忘記這是一部抗戰劇。
歸根到底《狗剩快跑》還是不夠嚴肅,雖然主流價值觀是正能量的,但表達方式有些随意。
《狗剩快跑》表達出的内核,也不如早些年經典的抗日劇《永不磨滅的番号》《民兵葛二蛋》《亮劍》等。
這些家喻戶曉的抗日劇沒有過于搞笑的表演、浮誇的台詞,但角色真實、立體,讓觀衆們相信電視劇不是在亂拍,而是源于生活,劇中的主人公曾真實的存在過。
這些經典角色也都是小人物,劇情也會有滑稽的成分,但并不是刻意把主角包裝成一個搞笑的人,而是通過表現主角在面對不同人物和事情下的不同面來豐富角色靈魂。
他們或許有搞笑的一面,但也有勇敢無畏的一面,有想過放棄,也有過自私,這才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角色,而不是隻有一面性情的虛拟人物。
比如《永不磨滅的番号》中黃海波飾演的李大本事,古靈精怪,跟日本人耍心眼,很聰明也很市儈,他總能發現身邊人的閃光點,總有一股子精神氣在。
雖然他隻是個小人物,但這個角色很有厚度,極具力量感。
黃渤在《民兵葛二蛋》中飾演的葛二蛋,也是俠肝義膽、聰明機靈的。
能成爲經典,光靠角色塑造是不夠的,相反劇中的人物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劇情發展才能立得住。
觀衆爲什麽喜歡看《民兵葛二蛋》,還因爲這部劇笑料、淚點全有,劇中不過分醜化日軍,不刻意演苦情戲,有突破,也把握住了尺度。
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一定是經得起推敲和打磨的,有些經典劇集和經典角色持續受觀衆們喜愛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成功的抗戰劇既要寫實叙事、又要鼓舞人心,角色既要豁得出去,又要能閃閃發光。看下來,《狗剩快跑》在這些年鮮少的同類型作品中算是比較優秀的,但還有些不足之處。
《狗剩快跑》大概還要跑很多步,才能和經典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