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也可能是一種病。
1987 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将病理性的疲勞正式命名爲 " 慢性疲勞綜合征 "。到目前爲止,該病的病因和病理機制尚不明确,治療方法匮乏。
一一(化名)病發時 31 歲,但直到一年後,輾轉于國内外各大醫院,才終于确診慢性疲勞綜合征伴纖維肌痛。此時,她的人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能在尼泊爾海拔 3600 多米的地區徒步,變得連邁開步子走路都困難。
近幾年持續感到疲勞的患者越來越多,對慢性疲勞綜合征的關注和研究也在變多,然而,對于這種疾病,我們仍舊了解甚少。面對這種難以确診、難以治療的疾病,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患者常常感到無力,就像堂吉诃德與風車的争鬥一樣看似毫無勝算。而面對這一切,唯一能做的,就是像堂吉诃德一樣堅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迎接挑戰。
以下是一一的自述。
01
我一直有運動的習慣,徒步、健身、每周打兩三次網球。但 2020 年 7 月底,在登德國最高峰楚格峰的時候,我登得特别吃力。海拔超過 2600 米後,我發現自己走不動路,心率明顯上升,我帶了登山用的氧氣,一直在吸氧,最後的階段完全是靠意志力撐下來的。可 2019 年初我才去尼泊爾徒步了 5 天,尼泊爾海拔更高,3600 多米,還是冬天,更缺氧,我都沒覺得是多麽大的考驗。
從楚格峰上活着下來,我開始出現睡眠障礙,每晚雙腿發麻。
10 月底去看醫生,醫生說我是過勞(born out),壓力太大導緻身體出了狀況。我不認同醫生的說法,因爲我在生活裏找不到壓力源。工作對我來說構不成壓力,當時我在創業,很享受工作的狀态。不過,正好碰上德國柏林第二輪新冠大流行,我幹脆接受醫生的建議,計劃休息一段時間。
休息了一個禮拜,還是沒辦法睡覺,那段時間柏林約醫生又很難,我決定回國。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11 月份回到成都,在酒店隔離了 14 天。酒店房間快 50 平,每天有人送吃的,還是中餐,運動量不大,我的腿疼稍微好了些,睡眠障礙又能歸結到時差上,隔離的日子對我來說非常美好。至于工作,在國内開啓自己的事業我也是樂意的,我當時覺得在哪裏都能生存,隻要給我一片充滿希望的葉子。
結束酒店隔離,又在家裏隔離了 7 天,我開始四處尋醫,西醫給不出答案,我又去找中醫。中醫的說法就是氣血不足,給我抓了一些補氣血的藥,喝了沒什麽效果。
2021 年 1 月,我得到新的職業機會,以前工作的公司讓我做他們中國區的負責人,于是我一面應對職業上的新挑戰,一面繼續尋找醫生。
4 月份一整個月我都在出差,再加上忙展會,也不适應國内的工作節奏,總有人下班後還找我,我的睡眠障礙到了沒有辦法回避的程度,整夜整夜睡不着。腿疼到走路都成問題,腸胃也開始出現問題,一直拉肚子。那個月我還感冒了好幾次。
症狀一直在持續,卻找不到原因,這種懸而未決的感覺讓我有些困擾,因爲你不知道問題在哪裏,你就沒辦法解決。
02
我是 2021 年 6 月份确診的。
當時我聯系了一個在美國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當教授的姐姐。她讓我把所有的症狀都寫下來,包括之前看過所有醫生的診斷,發給她做臨床的同事看。我就這麽确診了慢性疲勞綜合征 / 纖維肌痛。
這個病之前我聽都沒聽過,我去翻文獻,得知這個病病因不詳,沒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方案,在美國醫療體系裏痊愈率不到 5% 。
确診的時候我已經提出辭職了,那時我從長沙出差回來,虛弱到感覺自己快要離開地球了。和老闆同事聊到病,他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麽病,隻有一個女同事除外。
她有一個朋友也是這個病,因此她用一副很可惜的表情看着我。我當時還不理解,不知道自己在經曆多大的困難,不知道慢性疲勞綜合征 / 纖維肌痛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我比較樂觀,相信隻要我認真養身體肯定能養好。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2021 年 6 月份到 10 月份是我病情最嚴重的階段,我的整個身體機能完全失調了。
任何吃進身體的東西、喝進身體的東西,鹹的、甜的、冰的、酸的,它們帶來的感受會被無限放大。疼痛感也會被無限放大。對于正常人來講一般的疼痛,我會感覺非常痛。我感覺我好像活在一個放大鏡裏。光是走路我的心率都能達到 120 、 130 。
我的大腦也不行了,别人跟我說半個小時話,盡管我一句話不說,光聽我就像喝醉了一樣。每次隻要見了外人,我當天下午 5 點準時開始發燒。身體裏面的感受被無限放大,身體外面卻感受不到熱。在三伏天的成都,我出門都穿外套和長褲,晚上睡覺不開空調,還蓋被子。
那段時間,我每天會在一個本子上記錄自己吃了什麽、感受怎樣、睡眠怎樣等等,那本日記本到現在我都不敢再翻開。
03
由于有離職交接期,我 10 月份才正式離職。整個 10 月份我都在出差,那時真的是靠意志力在強撐。去上海又去三亞,不過老闆同事都知道我身體不好,工作壓力倒是不大。在三亞我一天隻工作 3 個小時,其餘時間都在擺爛。
徹底離職後,我搬回家和媽媽一起住。她給我做飯,當時清淡的中餐我還能吃。我沒日沒夜地睡覺,沒有社交,每天看書看電影,再力所能及做一點運動——散步、氣功、遊泳,我開始好轉,身體上的疼痛感沒那麽強烈了。
到 12 月份,隻要不太動用身體,基本上不會輕易有疼痛感,睡眠障礙還有,心髒還疼。到 2022 年 1 月份,時隔半年我吃了一頓火鍋,沒有拉肚子。
2 月份,我回到德國。5 月份搬家,搬完家我又開始腿疼了,心髒疼、睡眠障礙、拉肚子,這些症狀都回來了。我在床上躺了 2 個星期才好了些。
慢性疲勞綜合征 / 纖維肌痛最折磨人的一點就是在你覺得好了的時候,它又回來了,反反複複,反反複複。
在柏林我去看醫生,醫生給了我一堆小冊子,裏面都在給你講這個病是什麽東西,它會怎麽樣影響你的生活,以及你需要怎麽樣和它共生。我當時的反應是我不要跟它共生,不想要這個病永遠存在于我的生命裏。所以,病情的反複真的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意志力,如果你沒有特别頑強的求生欲,你會妥協的。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得這個病的人大多都有抑郁症。一個人吃不好睡不好啥也幹不了,能不抑郁嗎?我的心理咨詢師知道這個病,我和她聊過幾次,後來我實在沒力氣說話,想結束咨詢,她同意了,她說感覺到我的求生欲很強,對我放心。
每當抑郁情緒強烈的時候,我就當作躺在床上那個人不是我,當作另外一個人在替我抑郁,就好像我在看着我自己。
6 月中旬,我鼓起勇氣把自己的經曆分享到網上。這個病的中文資料太少了,我想我說出來可以讓别人有個參考,讓他知道自己不是個瘋子。這個病确診靠排除法。得了癌症有癌細胞,身體有炎症血液的指标會不正常,這個病沒有病竈或者異常指标,是沒病的病,能确診都不容易。
錄第一支視頻的時候,我哭了好多次,堅持把視頻錄好了,睡眠障礙又來了。到 6 月底,我一周沒睡着覺,去看家庭醫生,醫生再次建議我試試抗抑郁藥。我覺得自己很失敗,堅持了一年多不靠藥物,最終還是被抑郁打敗了。跟朋友打電話,朋友點醒了我:不應該把妥協當成失敗,是我主動邀請藥物暫時進入我的人生,來幫我度過這段最脆弱的時期。
吃了藥,能睡着,但睡不醒。到 7 月第二周,我發燒了,倒床不起,二陽了。新冠讓我從睡不着變得倒床就睡,我也就再也沒吃過抗抑郁藥。
我的家庭醫生推薦我去柏林的一個醫院看病,那裏有個專門處理慢性疲勞綜合征 / 纖維肌痛症等慢性病的診療中心,但我沒去,因爲我覺得沒太大意義,這個病,全世界都還在研究中。我那個做免疫的姐姐說過,她們作爲科學家對于人體免疫系統的理解都很片面很渺小。
和病友聊天時,我發現大家都很孤獨。得這個病最大的苦悶就是沒辦法跟别人解釋自己的病。其實我也不太和家人說,因爲他們聽不懂,我說了他們就會說你怎麽病了這麽久還不好?爲什麽一病好幾年?我當初再次出國也有這部分的原因。
2022 年是我最難熬的時候,身體剛有點起色,又被打回原樣。我不知道我的人生到底要怎麽規劃,沒法工作,沒有收入;世界又處在極大的變動中。我中間崩潰過很多次,但是沒辦法,人還得繼續生活。
04
沒有藥可以治這個病,但凡看到一個方法我都去嘗試。
國外不少醫生會講洗冷水澡能刺激免疫力,我試了,發現這對我來說太過刺激了。我還吃過維生素 B1 ,說是大量吃能提高免疫力,也沒什麽用。
2022 年底我在柏林做了一個全項食物的慢性過敏性檢查,檢查的結果沒有太大參考價值,因爲結果顯示市面上基本所有食物我都吃不了,市面上能看到的飲食療法我都試過。我自己慢慢調整飲食結構,麸質食物不吃、盡量減少奶制品的攝入等,直到 2023 年拉肚子的情況有了明顯好轉。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生病期間,我唯一吃過針對這個病症狀的化學藥物是普瑞巴林。成都第一人民醫院有個疼痛科,裏面一位醫生有多年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 / 纖維肌痛症的經驗。他給我開了普瑞巴林。吃上這個藥後,我第一次早晨起來不是痛着醒過來的。但是,我覺得靠藥物緩解疼痛不是長久之計,還是得靠自己,由于不想對藥物形成依賴,一盒後我就沒再吃了,開始戒斷。
中醫的針灸、拔罐、按摩我都嘗試過,氣功、瑜伽也都有在練習。這幾年,我在做自己身體的功課,重塑我和身體的關系,重塑我和食物的關系。我以前不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裏,不會主動去照顧身體的感受,很多事情都靠意志力在生扛。這幾年,我盡力做到正确地吃飯,正确地睡覺,正确的運動和正确的呼吸,給自己時間,等症狀慢慢消失,等紊亂的神經恢複正常。
到今年第 4 年了,我才大概摸索出和自己身體相處的正确模式。我的神經系統已經調回到正常頻道,身體也恢複到了一個正常狀态。我可以好好吃飯、睡覺,我可以運動,雖然不能像以前那樣徒步登山,但我可以騎一個小時自行車,在這基礎上再做一個小時瑜伽。我能看書學習,能和像你一樣的陌生人聊天。
我覺得這一路我能挺過來,最重要的一點是我有信念,我知道我會走出來,知道這條路總會有終點。可能有一些個人性格的底色在,但更多的是在生病的過程中,我學會了信任生命本身。每個人信任的東西不一樣——我建議病友一定要找到這個東西,并緊緊抓住它。
生病以後我沒有全職工作過,我的人生已經被慢性疲勞綜合征 / 纖維肌痛症徹底改變了。不過,有一點沒變。現在我還相信,我在哪裏都能生存,隻要給我一片充滿希望的葉子。
趙偉(天津泰達醫院 神經内科主任醫師)點評:
慢性疲勞綜合征主要表現爲持續(通常半年以上)或者反複發作的疲勞,且疲勞在活動後加重,休息後不能得到緩解。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疼痛、睡眠障礙、對光、聲音、氣味敏感以及焦慮抑郁等症狀。慢性疲勞綜合征是一個排他性診斷,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才能診斷,故容易被誤診。
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與遺傳因素、感染、身體或情感創傷等因素有關。
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如緩解疼痛、抑郁和失眠等。認知行爲療法可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患者在生活中要管理好壓力,注意心理調适,追求内心的甯靜,保持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避免勞累後不适。逐步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遊泳等,以減輕疲勞、增加機體功能。
藥物治療是慢性疲勞綜合征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了解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可能的副作用和依賴性風險,不能抵觸藥物治療,也不能希望通過藥物解決所有的問題。對于伴随抑郁症狀的患者,應該使用抗抑郁藥物,對于疼痛症狀,可使用普瑞巴林、加巴噴丁等藥物。普瑞巴林相較于安定類藥物,不容易産生藥物依賴,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患者在快速或突然停用普瑞巴林時,會出現失眠、惡心、頭痛和腹瀉等症狀。
總的來說,對于慢性疲勞綜合征," 不把它當作病 " 和 " 把它當作絕症 " 都不利于恢複,正确認識才能恢複健康。
策劃制作
作者丨雪竹 科普創作者
審核丨趙偉 天津泰達醫院 神經内科主任醫師
李菁晶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内科教授、主任醫師
策劃丨林林
責編丨楊雅萍
相關推薦
2.南極雪地突然變紅,出現詭異 " 血雪 ",到底怎麽回事?
3.吃飯前的 1 個動作,真能幫你掉秤、控血糖!強烈建議試試
4.李子柒過敏導緻全臉潰爛腫脹,過敏原就在你愛吃的這些食物裏
5.比抽煙還 " 傷肺 " 的行爲,你可能每天做!不想肺癌找上門,趕緊改
點亮 " 在看 "
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