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鄭仲芹
" 持續提升客戶開發能力和綜合金融服務水平,鍛造自身财富管理的特色。" 這是國聯證券(601456.SH)2022 年年報中的一句展望,從人才招募,到組織架構調整,再到融資計劃,這句展望正在被這家券商積極推行。
近日,時代周報記者獲悉,原中山證券副總裁張榮升已經離職,其目前已确定出任國聯證券首席營銷官兼機構客戶部行政負責人,主要是面對财富管理業務條線。
在 " 招兵買馬 " 之前,國聯證券今年 4 月做了積極的組織架構調整。同時,國聯證券巨額的再融資計劃也在按部就班地進行中,隻不過在三次問詢下,融資金額由 "70 億元調減至 50 億元,并細化現有募集資金投向 "。
但是," 融資必要性 " 依舊成爲上交所關注的重點,此前終止再融資的中原證券(601375.SH)也被多次問到融資必要性或合理性,不知道國聯證券此次再融資是否必要且合理?
組織架構調整 " 重倉 " 财富管理
中國證券業協會的信息顯示,張榮升已于 2023 年 7 月 3 日從中山證券離職并在同月 27 日入職國聯證券。
圖片來源:中國證券業協會
張榮升從 2008 年開始從事證券行業,在第一創業證券(002797.SZ)執業十餘年,後于 2021 年 8 月入職中山證券。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張榮升此番進入國聯證券并沒有去輕車熟路的資管部門,而是擔任财富管理業務條線的機構客戶部負責人,主要面向有财富管理需求的銀行類同業、信托、保險、基金等機構客戶,爲這類客戶提供相應的金融産品服務。
吸收人才之際,國聯證券還完成了收購中融基金并拟設立資管子公司的戰略舉措,爲實現财富管理業務高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3 年 4 月 21 日,國聯證券收購中融基金 75.5% 股權獲中國證監會核準并在 8 月 1 日成功變更名稱和注冊地址,其中名稱變更後爲 " 國聯基金 "。
對于收購中融基金的目的,國聯證券表示," 公司收購中融基金能夠快速獲取成熟的公募牌照,有利于公司發揮現有資源優勢,促進業務整合提升和泛财富管理轉型,從而進一步豐富客戶服務手段,完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另外,國聯證券還爲深化财富管理轉型做了積極的組織架構調整。
2023 年 4 月 28 日晚,國聯證券發布公告稱,在原有财富管理總部、機構業務部、互聯網金融部三個部門的基礎上,設立财富管理委員會,下轄分支機構和 7 個一級部門,分别爲财富客戶部、機構客戶部、私募客戶部、互聯網金融部、資産配置部、交易服務部、數智财富運營部。此次張榮升便是作爲一級部門中的機構客戶部負責人加入國聯證券。
" 公司财富管理委員會設立機構客戶部,主要是聚焦機構渠道和企業客戶,圍繞客戶需求,構建機構客戶服務體系,根據機構業務戰略,構建相應的人力資源體系,推動分支機構的機構業務團隊建設,提升其服務能力,目标培養一支具備機構客戶資産配置能力、企業客戶投融資綜合服務方案的企業客戶團隊,構建并逐步完善機構客戶服務體系,做大機構客戶規模。" 近日,國聯證券相關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财富管理機構類業務的未來願景是以基金投顧、機構産品代銷、投研服務等業務爲抓手,爲機構客群和企業客群提供泛财富管理綜合金融服務。"
從各個方面來看,國聯證券 2023 年爲深化财富管理轉型作出的努力顯而易見,決心不容小觑。
上述國聯證券相關人士表示," 作爲中等規模、處于成長發展階段的證券公司,需要依托有創新、有特色的财富管理業務,持續深耕特定客群,精細刻畫客戶畫像,傾斜發展特色業務,形成差異化的财富管理發展之路。"
再融資合理性遭三次詢問
國聯證券的戰略方向已經非常明顯,走差異化的财富管理發展之路,但是資本金承壓也是現狀。
因此,在 2022 年 9 月 29 日,國聯證券公布了定增預案,拟募資不超過 70 億元,其中 20 億元用于 " 進一步擴大包括融資融券在内的信用交易業務規模 "、40 億元用于 " 擴大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股權衍生品等交易業務 ",另有 10 億元用于 " 償還債務 "。
圖片來源:國聯證券公告
中國證監會在 2023 年 1 月針對國聯證券的定增預案給出了第一次反饋意見,6 個問題的其中之一就包括 " 本次融資的合理性及必要性,是否有利于發揮募集資金使用效果的最大化 "。
對此,國聯證券強調,公司發展速度較快,對資本實力的需求更加迫切。" 根據監管要求,部分業務的限額與資本強相關,通過補充資本,可顯著提升申請人綜合服務個人客戶和實體經濟的能力。"
同年 4 月 29 日,上交所對國聯證券的定增融資問了 4 個問題并再次提及 " 融資必要性 ",而國聯證券也再次強調公司的 " 突出問題在于資本規模過小,嚴重制約公司對客戶的綜合服務能力 "
6 月 17 日,在第三輪問詢中,上交所隻提了一個問題,依舊是 " 融資必要性 "。這一次,國聯證券主動将募資總額由最初 70 億元降至 50 億元,其中 35 億元用于 " 擴大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股權衍生品等交易業務 ",10 億元用于 " 償還債務 ",5 億元用于 " 進一步擴大包括融資融券在内的信用交易業務規模 "。
圖片來源:國聯證券公告
國聯證券在回複中提到,此次再融資的必要性之一是近期對中融基金的收購和拟設立資管子公司的戰略舉措上花費了不少資金,目前公司整體資金承壓,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 A 股股票是爲發行人補充資本金,提升抗風險能力。
" 證券公司合理融資,有助于夯實資本實力 ",2023 年 7 月 28 日,國聯證券在股吧中回複了一位股友的提問,該股友對于包括國聯證券在内的券商頻繁增發股票感到疑惑。
圖片來源:東方财富股吧截圖
近日中原證券剛撤回 70 億元的再融資,此前也收到上交所的三輪問詢,其中融資合理性和必要性是監管部門重點關注的因素。在上交所發出第三輪問詢時,中原證券也曾表示,會按照有關要求對問詢函中的要求進行逐項落實并提交回複,誰曾想半月後中原證券便主動宣布終止此次定增計劃。
距離國聯證券回複上交所第三次問詢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不知道該券商此次 50 億元的再融資能否順利完成,能否進一步推進其 " 鍛造自身财富管理的特色 " 戰略?一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