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周智宇
爆火的萬億低空賽道,又有了汽車領域的玩家在加碼。
12 月 18 日,廣汽集團舉辦廣汽飛行汽車品牌暨新産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全新飛行汽車品牌—— GOVY 高域。同時,高域首款複合翼飛行汽車 GOVY AirJet 首發亮相。
這意味着,廣汽在低空出行領域的布局進入具體的産品階段。
此番進入飛行汽車領域,廣汽是想基于飛行汽車産品及多維度交通場景,搭建 Robo-AirTaxi 端到端低空立體出行體系,實現地面交通與低空出行無縫覆蓋。
在 Robo-AirTaxi 體系中,廣汽将依托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地面出行服務的優勢,滿足用戶從地面到低空的多元出行需求。
其中,對于 20km 内的短途跨越式出行需求,将通過多旋翼飛行汽車 GOVY AirCar;針對 200km 内的中短途出行需求,複合翼飛行汽車 GOVY AirJet 可以加強交通樞紐、城市之間的快速移動,提升城際交通效率。
結合地理優勢,廣汽 Robo-AirTaxi 也将拓展 " 粵港澳大灣區 40 分鍾生活圈 ",實現快速、安全、經濟的城際聯通。
當前的産品 GOVY AirJet,采用 8 軸 8 槳與雙涵道的複合翼構型,配合多重冗餘設計的電源和控制系統,确保在某一核心部件發生故障時,飛行汽車仍能平穩可控。對于飛行汽車而言,輕量化設計也很重要石,GOVY AirJet 整機結構超過 90% 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
而在核心三電方面,GOVY AirJet 搭載了廣汽自研的高性能電驅動系統,電機扭矩密度相較電動汽車提升了 200%,最大飛行速度可達 250km/h。此外,GOVY AirJet 采用了集成效率高達 82% 的碳纖維高安全電池包及高密度電源系統。
續航方面,GOVY AirJet 實現了超過 200km 的航程裏程,還支持 30 分鍾快速補能,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的航行需求。未來搭載廣汽全固态電池,有望将續航裏程提升至 400KM。
發布會上,高域還透露,計劃在 2025 年啓動飛行汽車産品的适航認證,同時布局生産線并開啓預訂,逐步推進低空出行的商業化落地。
而随着飛行汽車的加入,廣汽将成爲集新能源、智能網聯、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及飛行汽車等前沿領域的科技集團。
而在萬億低空賽道,汽車産業鏈的玩家已不是新面孔。
最近,小鵬汽車的生态企業小鵬彙天的動态不斷,但是其被稱爲 " 陸地航母 " 分體式飛行汽車,當前已經斬獲 3000 台訂單。
長安汽車也在近期公布飛行汽車相關項目,計劃在飛行汽車領域将同步開展低空飛行器和飛行汽車兩種形态的産品及其産業,将于 2026 年前推出飛行汽車産品。
8 月,甯王也出手數億美元投資了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也是 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代表企業。
根據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數據,到 2025 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将達 1.5 萬億元。而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長李健表示,未來,低空經濟的體量大緻是高空經濟的 3.2 倍,中國現有民航高空運輸網絡的經濟體量爲 17 萬億元,測算下來低空經濟的體量能達到 50 萬億元。
在汽車行業如此之卷的當下,車企們紛紛加碼新業務,爲自己找到汽車之外的第二曲線也無可厚非。
而随着廣汽等各巨頭的加入以及政策的持續,飛行汽車有望改變未來的出行方式,也将成爲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态,增長空間值得市場期待。
以下是與廣汽研究院吳堅院長、蘇慶鵬博士、王林林博士對話實錄(經編輯):
問:就目前的低空經濟發展來看,整個行業處于怎樣的一個階段?還面臨着哪些主要的問題和阻礙?另外,除了汽車行業和科技行業,低空經濟還會對哪些行業産生影響?
蘇慶鵬:關于低空經濟,我認爲它首先是一個經濟形态,需要規模化發展,并需要新的生産力發展做支撐。它是低空與地面第一、第二、第三産業的結合,旨在解決地面解決不了的問題,從而将地面二維經濟向三維經濟拓展。
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我認爲低空經濟會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我們現在正在從事和攻關的載人出行爲例,從旅遊觀光、短途出行體驗經濟開始。接下來會慢慢進入第二個階段,即空中出租車成爲現實。到了第三個階段,預計到 2030 年,空中出行将成爲一種常見的出行方式。目前,我們正處于第一個階段,并逐步進入第二個階段。
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法規和标準的不完善、政策法規的模糊、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以及如何解決高安全低成本的産品等。但我們也對政策的制定和政府來統一這方面充滿了信心。關于低空經濟對其他行業的影響,我認爲它将促進航空業與汽車業、旅遊業等多個行業的融合與發展。
問:廣汽集團推出飛行汽車的背景是什麽?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意味着什麽?
吳堅:廣汽集團正在緻力于實現人類未來出行的美好願望,并在進行各方面的變革,包括立體出行方面。去年 6 月份,我們正式發布了多旋翼分體式飛行汽車技術。當然,目前我們還有很多沒有克服的技術難題,比如電池的能量密度等,如何做到出行便捷性和低能耗的結合。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正在進行原始創新或集成式創新,将航空業的空氣動力學技術應用于飛行汽車上,以降低能耗并提高續航能力。我們的目标是覆蓋大灣區以及長三角地區等河網密集、需要跨地移動的區域。
同時,廣汽正在研發下一代的電池技術,其能量密度将是現在電池技術的一倍。到那一天,我相信大灣區将可以全面覆蓋飛行汽車的生态應用。
問:廣汽複合翼飛行汽車在研發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并在這個過程中做出了哪些創新性?
王林林:其實,飛行汽車是汽車新四化的一個自然延伸。從三電技術、智駕到複雜系統的開發,廣汽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基礎。同時,我們也引入了大量的航空人才。在飛行汽車研發過程中并未遇到技術困難。
在研發過程中,我們重點關注了飛行安全。比如,我們采用了 8 套動力裝置,以确保在 1-2 套動力裝置失效時,仍然能保證安全可控。我們的動力電池也是多包的,任何單包失效都不會影響整個動力的輸出。
問:對于飛行汽車這個項目來說,它非常燒錢。當初在決定啓動這個項目時,有沒有預計過它什麽時候能夠賺錢?另外,未來我們是否會考慮将這個項目上市?
吳堅:關于盈利的問題,我相信随着飛行汽車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這個項目一定會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至于上市的問題,我們也在考慮之中,但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計劃。
問:在前沿領域布局方面,廣汽研究院是如何推動發展的?
吳堅:在前沿領域布局方面,我們廣汽研究院一直秉持着 " 維護一代、開發一代、儲備一代、研究一代 " 的發展思路。我們設立了一系列前瞻技術研究項目,并與國家部委、高校等合作開展重大攻關項目。
同時,我們也注重創新氛圍的營造和激發年輕工程師的創新活力。我們設立了青年基金和博士基金等創新激勵機制,鼓勵年輕員工和博士團隊進行前沿技術的研發和創新。
通過這些舉措的實施,我們逐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創新成果。未來,我們将繼續加大在前沿領域的投入和布局力度,推動廣汽研究院的創新發展不斷邁上新的台階。
問:高域作爲一個全新的低空出行生态品牌,您作爲創始人對它有什麽期待和規劃?
蘇慶鵬:廣汽一直緻力于成爲移動生活價值的創造者,爲人類的美好移動生活增添價值。我們将繼續圍繞以人爲本的出行需求,開發核心技術。我們将堅持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資源,依托我們成熟的顧客運營平台和廣汽集成的産業鏈及生态圈,推進低空科技的研發。我們的飛機産品将作爲核心,緻力于提升低空飛行的便捷性和效率。
問:那主要面向哪些群體推廣?是政府、企業還是個人?再問一下,運營權會歸哪一方?
蘇慶鵬:目前我們的主要推廣群體以 B 端爲主,C 端會相對較少。大家也知道,汽車正在經曆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的發展階段。共享化其中一個顯著特點是科技普惠、科技平權,即人們無需自己購買,通過付費也可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因此,我們早期将以 B 端爲主,逐步推進 C 端産品的落地。
運營權屬于運營方。在自動駕駛飛行器的運營過程中,會涉及生産調度算法、部門間協作、數據工具及自動駕駛儀器等多個方面。這些都需要運營公司與其他相關方共同開發和落地。
問:無人駕駛的大規模商業化是在汽車上更快落地,還是在飛行汽車上更快落地?
王林林:在汽車領域,由于地面法規的多樣性和路況的複雜性,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會面臨一些政策風險。而在飛行領域,雖然空域管理有一定的限制,但相對來說,空中的空間更加廣闊,沒有太多像地面那樣的沖撞或突然出現的非合作目标。因此,從技術層面來看,飛行汽車有可能會先實現全面的自動化。當然,這還需要考慮到法規層面的因素。
吳堅:大家都有過乘坐飛機的經曆。飛機除了起降過程以外,巡航階段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動駕駛的。因此,可以說在天上,無人駕駛已經實現了。而我們的飛行汽車正是結合了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和垂直起降技術,既能實現巡航階段自動駕駛,也能實現起降過程自動駕駛,已經具備全過程自動駕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