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聯會發布了 4 月上半月的車市報告,其中透露出一些非常關鍵的信息:
根據報告内容,在今年 4 月 1 日 -14 日期間,我國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26 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 32%,較上月同期增長 2%,且零售占比達到 50.39%。
同時,4 月 1-14 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 26.8 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 43%,較上月同期增長 8%,批發占比也達到了 50.19%。
批發、零售滲透率雙雙突破 50% 大關!這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來說絕對是曆史性的一刻。
要知道,2020 年,中國制定了到 2035 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 50% 的目标,而現在,我們相當于是提前 11 年完成 50% 的國家規劃目标。
同時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爲中國消費者主流選擇,而與之對應的傳統燃油車,則正式成爲 " 少數派 "。
燃油車銷量大幅下滑,沒落已是闆上釘釘
俗話說 "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而在商業世界裏,河東河西的轉變甚至不需要三十年。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從 2017 年左右,中國汽車行業燃油車銷量持續下滑、而新能源車上漲的趨勢就已經開始,到如今這個裏程碑的達成,也就不過七、八年的時間。
具體來說,燃油車在過去的一段時間确實正在經曆銷量大幅下滑的困境,日系燃油車更甚。根據乘聯會公布的今年 3 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調查結果,比亞迪仍然是第一,合資燃油車中豐田品牌僅有一汽豐田進入銷量前 10,位居第九,以往大名鼎鼎的廣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及東風日産更是直接跌出榜單前十。
此外,當年的合資車頭牌本田雅閣降幅 72.6%,豐田凱美瑞降幅 59.2%、卡羅拉降幅 54.4%,大衆朗逸降幅 36.4% ……
與銷量下滑同時發生的,就是合資燃油車的批量關店潮。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曾調查 2022 年國内 4S 店的生存數據,全年未盈利占比達 70% 以上,隻有不到 30% 的經銷商實現盈利,全年則有 2000 多家 4S 店閉店退網。而随着傳統燃油車銷量的持續式微,這種關店退網的趨勢也愈演愈烈,并産生大量的消費者糾紛和維權 .,比如交了錢拿不到車、售後服務無保障等,反過來也進一步打擊市場對燃油車的信心。
還有在二手車市場,傳統燃油車也在普遍經曆二手價格崩塌。去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和精真估曾發布《2023 年度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二手車市場及車型保值率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其中燃油車下滑幅度較大,而新能源車型則相對穩定。
總之,在電動化、智能化的滾滾車輪之下,傳統燃油車的沒落已經是闆上釘釘,市場的天秤已經正式反轉。
從技術到價格到體驗,新能源車逆襲的原因
過去這些年,新能源汽車在技術上持續進化、産品上不斷細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具體需求,并取得成功,真正引領了國内汽車行業的強勢崛起,可以說這是新能源車能夠快速逆襲,并取得對傳統燃油車領先的核心原因。
具體來說,新能源汽車在技術上已經日趨成熟,過去被很多人吐槽的電池續航問題,随着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快充技術的普及、充電網絡的鋪陳,如今已經不再是短闆。同時,新能源汽車動力強勁、提速快、靜谧,環保、順暢的駕乘體驗長處,則越來越凸顯,越來越被消費者所看重。
而在此基礎上,新能源汽車則可以憑借在車機智能化交互體驗、智能輔助駕駛、智能互聯等技術和體驗上相比燃油車碾壓式的優勢,尤其是插混,集燃油、插電、增程、純電動的功能于一體,對燃油車形成 " 技術壓制 ",其具備的創新價值,已遠非燃油車所能比。
其次,随着産業鏈的成熟,新能源汽車也正在掌握價格優勢。年初比亞迪率先舉起價格屠刀,實現從 " 油電同價 " 到 " 電比油低 " 的蛻變,此後其他車企紛紛跟進,一時間腥風血雨,但客觀上新一輪價格戰讓新能源汽車對于消費者的誘惑力也大大增強,而傳統燃油車雖然此前已經經過數輪降價,但面對 " 比你好開還比你便宜 " 的新能源車,基本已經失去還手能力。
當技術、産品和價格都不再是問題,消費群體對新能源車的心理認知度得到攀升,新能源汽車成爲消費者購車首選。随着銷量快速增加,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性能、使用體驗、用車成本等方面的感知已經積累到足夠的深度,按心理學上的韋伯 - 費希納定律,這将改變大衆消費群體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也将實現新能源汽車對于燃油車的逆轉以及逐漸取代。
新能源滲透率突破 50%,也是中國綠色交通轉型的顯著标志。這一成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車已成爲消費者出行的主流選擇,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快速發展,也爲經濟增長和産業升級都注入了新動力。
結語
在 3 月份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給出前瞻性預計,新能源車的市場占有率将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内躍升至超過 50% 的水平,并且這一趨勢還将持續。而乘聯會的最新數據,無疑充分說明了這一判斷的準确性。而突破 50%,甚至隻是新能源汽車變革能量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