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各地陸續降溫,不少孩子都生病了,不是打噴嚏流鼻涕,就是「咳~咳~咳」不停,有的聲音聽起來就讓人緊張。
孩子呼吸道發出的各種聲音可能是什麽問題,嚴重不嚴重?
今天我們就對應音頻,詳細地把生活中最見的幾種令家長擔心的咳嗽聲、呼吸聲一一展示給大家,每一種聲音的特點、産生原因、家庭護理和就醫原則,全部說清楚。
這份幹貨滿滿的文章,别忘了先收藏起來~
犬吠樣咳嗽
◾ 聲音特點
這種特殊的咳嗽聲音調高,聽起來類似小狗的叫聲,有的人聽起來是一種接近「空、空、空」的聲音,所以也被稱爲空空樣咳嗽。
點擊下方音頻了解 ↓
◾ 産生原因
寶寶出現這樣的咳嗽聲,一般是因爲聲門下的粘膜和氣管受到損傷導緻的,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急性感染性喉炎),但喉頭水腫、聲帶水腫、氣管異物或氣管受壓迫等也可能引起。
◾ 護理及就醫原則
家長首先要耐心觀察寶寶精神狀态,如果寶寶精神狀态良好、在安靜狀态下幾乎聽不到異常的聲音,那麽很可能屬于輕度的喉氣管炎,絕大多數都屬于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不必過度擔心。
如果寶寶已經出現精神狀态不好或差、聲音嘶啞、呼吸困難(三凹征)、發绀等異常的表現,或者伴随着感冒或發熱的症狀,那可能是急性喉炎或喉氣管炎,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根據症狀輕重程度口服、霧化或靜脈用藥。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雞鳴樣咳嗽
◾ 聲音特點
這種聲音通常出現在一連串劇烈的咳嗽結束之後,一般先是 5 聲左右快速、連續、劇烈的咳嗽,然後緊跟一聲深長、高調的吸氣吼聲,聽起來像雞鳴一樣的尾音,之後又發生一次痙攣性咳嗽,如此反複。
點擊下方音頻了解↓
◾ 産生原因
這種咳嗽聲一般用來描述百日咳。
患有百日咳的寶寶,在起初的 1~2 周内,看上去和普通感冒并沒有兩樣,都可表現爲流涕、鼻塞、噴嚏、流淚、眼睛紅、喉嚨疼痛、輕微咳嗽等。
但是普通感冒通常經過 1~2 周後會逐漸好轉,症狀消失,而百日咳在接下來的病程中表現爲咳嗽逐漸加劇,出現明顯的陣發性呈串的、痙攣性咳嗽,伴一次深長吸氣,此時會發出一種特殊的、高調雞鳴樣吸氣性回聲,之後又發生一次痙咳,反複多次,直至咳出較多黏稠痰液,因此,咳嗽後嘔吐或吃奶後嗆咳常見。
其中,典型的特征就是上面這種一連串長時間咳嗽後,出現雞鳴樣回聲。
◾ 護理及就醫原則
如果寶寶已經出現了上面的情況,就需要懷疑百日咳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會厭、喉部疾病或氣管受壓等也可能引起,但都需要盡快就醫診治。
對于确診了百日咳的寶寶,醫生一般會根據寶寶的年齡,選擇适合的抗生素藥物治療,家長要注意:一定要按醫囑完成整個用藥療程,不要擅自停藥。
同時需要進行隔離,所有感染百日咳的孩子在抗生素治療完之前都具有傳染性。具體隔離時間視治療方案而定,可咨詢醫生。
同時家長可以通過以下護理來幫助寶寶緩解症狀:
1. 充分休息,盡量保持在安靜舒适的環境中,避免劇烈運動及劇烈哭鬧等誘發咳嗽刺激;
2. 飲用足量的奶及液體,維持尿量和平時相當;
3. 建議少量多次進食,以避免吃奶後嗆咳,同時喂食後,保持孩子直立姿勢,這樣可減少嘔吐的發生,同時能夠使孩子呼吸更加方便;
4. 避免與二手煙或其他呼吸道刺激物的接觸。
5. 在寶寶的卧室中放置冷霧噴霧器或加濕器。
除了咳嗽聲,下面幾種呼吸聲也是寶寶比較常見的,容易引起家長注意,我們也需要了解:
打鼾聲
◾ 聲音特點
睡熟後的鼾聲在生活中非常容易聽到,通常爲低音調,多在寶寶呼氣時出現,吸氣時也有不同音調的聲音,都是由鼻部、咽部或口咽區傳出,如果是在睡眠時出現,可稱爲打鼾;如果是在清醒時出現,則稱爲鼾音。
普通鼾聲産生原理是由氣流通過突然狹窄的位置而産生氣流漩渦所發出的聲音(類似吹笛原理,但鼾音音調低),比如氣道被分泌物阻塞或感冒鼻黏膜水腫等導緻的狹窄。
如果隻是偶爾出現不必擔心,但如果一直存在這種聲音,就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引發的,最好帶寶寶到耳鼻喉科就診檢查一下。
比如超過 7~10 天,就需要警惕急性細菌性鼻窦炎的可能;如果持續超過 2~4 周,那還需要警惕過敏性鼻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等原因。
喉鳴音
◾ 聲音特點
喉鳴音是一種很容易和普通鼾聲分不清楚的聲音,不過喉鳴音一般會在寶寶吸氣時出現,家長聽起來可能會覺得寶寶「喉嚨呼噜呼噜響,有痰一樣」,由咽喉部位傳出,産生原理同我們用吸管「吹水泡」産生的水泡破裂音。
◾ 産生原因
出現這種聲音最常見的有兩種情況:
1. 先天性喉喘鳴
先天性喉喘鳴也叫做喉軟骨軟化症,在新生兒期就會出現,但通常是在出生後 2~4 周出現,4~8 月齡時表現得最明顯,約 80% 以上在 2 歲左右可自行緩解。
輕度喉軟骨軟化症寶寶安靜時通常無明顯症狀,進食時偶有嗆咳及吸氣性喘鳴,但進食速度正常,一般情況好,生長發育正常。
中度喉軟骨軟化症寶寶進食時常有嗆咳及吸氣性喘鳴,睡眠、仰卧、進食、活動、呼吸道感染時加重,進食緩慢且少。
重度喉軟骨軟化症寶寶進食時常有嗆咳,緩慢且少,喂養困難,安靜時有吸氣性喘鳴,可出現呼吸困難、紫绀、胃食管反流、反複發作的呼吸道感染、生長停滞或心力衰竭,嚴重者可窒息死亡。
部分寶寶的喘鳴音也可能僅在睡眠或放松時出現,稱之爲狀态依賴性喉軟骨軟化症。
2. 後天性喉喘鳴
寶寶因患有喉炎(即喉氣管炎或喉氣管支氣管炎)而導緻的喉喘鳴,最常見于 6~36 月齡兒童,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少數可能後續會引發細菌感染。
症狀一般經過 12~48 小時進展至發熱、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和喘鳴,通常爲輕度,呈自限性過程,但偶爾也會引起顯著呼吸窘迫,可能危及生命。
家長在第一次發現寶寶有「喉喘鳴」表現時,特别是小嬰兒,很容易與嗓子有痰、呼吸道感染相混淆,因此無論症狀輕重如何都建議就診,由有經驗的兒科和小兒耳鼻喉科醫生評估原因。
哮鳴音
◾ 聲音特點
哮鳴是一種高調的呼嘯噪音,由空氣通過狹窄或被擠壓的小氣道産生。這種聲音一般會在感冒或接觸過敏原後出現,聽起來類似飛箭、鳥鳴、哨聲、笛音或拉風箱「hi~hi~ 或 he~he~」的聲音。
出現這種聲音通常是因爲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比如:喘息性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等)或者哮喘。
如果同時出現了咳嗽、咳痰的情況,或者伴有類似感冒的症狀,特别是兩歲以下的寶寶,很可能是支氣管炎,最好及時帶寶寶去就診查看一下。
如果寶寶以前有哮喘或喘息發作史,這種情況下通常表示寶寶哮喘發作,家長需要按哮喘發作家庭霧化吸入處理。
同時家長需要耐心觀察孩子呼吸頻率是否較平時明顯加快,以及呼吸是否較爲吃力,如有呼吸費力或頻率增高的表現,需要立即帶寶寶至醫院就診治療。
吸氣喘鳴音
喘鳴是呼吸時發出的一種高調的單音,通常出現在吸氣的時候。
◾ 産生原因
如果是平時健康的寶寶,突發或間歇性發作喘鳴,家長一定要多一分小心,特别沒有其他體檢發現的嬰兒或年幼兒童,不論是否有呼吸窘迫,都應懷疑是否有氣道吸入異物。
如果是吸氣期和呼氣期都有喘鳴,則需要警惕氣道外壓迫、氣道内腫塊(比如血管瘤或異物等),以及氣道壁變化,如聲門下狹窄。
這時家長要盡快和寶寶溝通,和寶寶确認 ta 有沒有往嘴巴放過什麽東西。同時檢查寶寶手邊的物品有沒有缺少零部件。
對于無法判斷或者以前出現過吸入異物情況的寶寶,不管有沒有發現其他異常,都建議到醫院就診評估。
如果發現異物吸入明顯阻塞了氣道、寶寶呼吸困難或停止呼吸,還需要在就醫前,根據寶寶年齡緊急實施急救法,1 歲以内采用「拍背壓胸急救法」,一歲以上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最後提醒大家:
1)現實中家長千萬不要自己聽聲辨病
因爲寶寶的情況可能不是單一的一種聲音,聲音發出的位置也可能是鼻腔、咽喉和氣管之一或混合,這些不同位置和機制的聲音,在家長聽來就更加不知道怎麽判斷了。
了解這些聲音,是爲了提醒家長們不要忽視,同時也幫助大家更準确、更方便地向醫生詳細描述寶寶的具體症狀。
2)保持環境安靜,用手機錄下寶寶的聲音 / 狀态,帶着音頻 / 視頻就診
這樣更加有助于醫生了解寶寶在發作時的狀态,有助于病情的評估。
參考文獻
[ 1 ] 丁香媽媽 App 孕育百科查詢工具
[ 2 ] 默沙東診療手冊 , 嬰幼兒喘息和哮喘 ,Rajeev Bhatia , MD, Phoenix Children's Hospital
[ 3 ] 默沙東診療手冊 , 喘鳴 ,Noah Lechtzin , MD, MH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4 ] Diana R Quintero, Khoulood Fakhoury. 兒童喘鳴的評估 [ EB/OL ] . 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assessment-of-stridor-in-children,2021-07-29/2022-05-05.
本文專家
蔣永源
審核專家
第三軍醫大學 内科學 碩士
策劃制作
策劃:阿童木
監制:大力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