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好
考研不僅是一場持久戰
還是一場信息戰
如果不及時掌握新變化
很可能搞錯複習方向
目前已有多所院校
發布了 24 考研初試科目變更的通知
初試科目變更意味着往年的專業課資料
可能就不适用了
今天就和大家結合 24 考研
将面對的 5 大新變化
整理變更初試科目的院校
并分析一下初試科目變更的趨勢變化
1、上海交通大學
土木水利 - 建築與土木工程業務課二考試科目由 《材料力學》 變更爲 《結構力學》,參考書目也相應變化。
2、浙江大學
行政管理專業 24 考研招生科目不再使用 737 政治學,改爲 303 數學三。
3、溫州醫科大學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等專業 24 考研初試業務課由自命題科目 "699 西醫綜合 " 調整爲統考科目 "306 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4、清華大學
120200(學術學位)工商管理—— 01(全日制)管理碩士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科目将作出調整:微觀經濟學改爲管理學概論。
5、西華師範大學
西華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發布了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科目調整的說明:藝術碩士(美術)初試考試科目中③ 709 美學原理,調整爲藝術學概論。
6、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中醫藥大學發布了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題考試科目的通知,更改如下:
7、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基礎醫學專業 2024 年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内容及參考書目進行部分調整。
在備考之餘
别忘了及時關注消息變動
除了上述提到的這些初試科目變動之外
24 考研還有很多新變化
近幾年和研究生相關的政策一直在變,雖然今年的變化更多,但 24 考研的同學們也不用過于擔心。變動是一場挑戰,但機會與挑戰向來都是并存的。
1、新版研究生專業目錄今年開始實施
根據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對應調整結果,2023 年下半年啓動的新一輪研究生招生、培養工作按新版目錄進行。
新版研究生學科目錄有兩個最大的變化:一是專業學位類别數量上的增加,二是交叉學科的數量在增加。
這次發布的新版專業目錄中,有幾個比較明顯的變化,需要劃個重點:
1️⃣審計由原來的經濟學專碩調整爲管理類專碩:經濟學 0257 審計→管理學 1257 審計。
2️⃣曆史學門類裏0651 文物與博物館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拆分,調整爲:曆史學 0651 博物館,交叉學科新增 1451 文物。
3️⃣風景園林調整爲工學:農學 0953 風景園林→工學 0862 風景園林。
4️⃣法醫學成爲一級學科。
新版目錄中,法醫學有了一級學科,戲曲與曲藝、美術與書法有了專業學位,目錄同時明确了交叉學科的一級學科。
在新版研究生專業目錄發布後,各院校一定會根據目錄進行調整,可能會導緻專業名稱、代碼、參考書都跟着變動,新增專業也一定會有新的招生計劃。
一般來說,新增專業競争力會小很多,但報考也需要冒些風險,因爲沒有往年數據可以參考。
這對 24 考研人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新增的專業會有新的招生計劃,部分專業還變更了學科類目。如果報考這些新增專業,可能競争力會小很多,但沒有往年數據可以參考,不确定性風險增加。
2、推免以及非全日制招生比例增大
縱觀近年高校發布的招生章程,能明顯發現名校專業碩士的錄取正在逐步向非全日制轉變,推免生越來越受歡迎。
并且,已有不少大學陸續壓縮或取消全日制招生,肩負未來學術研究任務的學術型碩士名額大幅度傾向于推免生,而以學曆提升、就業應用爲目的的專業學位則更傾向于統考生。
3、專碩成爲考研主流,學制延長
教育部發布的研究生教育方案裏就提到,争取到 2025 年,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這項政策的目的就是爲了更好地解決就業和擴大内需,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等領域應該會有更多的專碩名額,但是對于文科類的專業比如漢語言文學、哲學等,應該沒有太大關系。
4、不再發放就業報到證
從 2023 年起,不再發放《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全國畢業研究生就業報到證》,取消就業報到證補辦、改派手續,不再将就業報到證作爲辦理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落戶、檔案接收轉遞等手續的必需材料。
可以看出,取消就業報到證使得學生的離校辦理流程更簡潔了,也是鼓勵高校畢業生多渠道靈活就業的一個風向标。
5、自命題改爲統考
爲促使考研更加公平公正,近兩年越來越多的院校 / 專業自命題科目考試改爲統考。
及時關注這些變化,對 24 考研的同學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涉及到自己報考的目标專業類目,也涉及到報考的類型,以及關系到我們畢業後的就業。
在這裏再提醒同學們一下,在暑期的時候,預計會有更多院校發布科目調整的通知。一旦科目調整通知發出來,需要立即按照最新科目準備複習。
如果目前爲止,目标院校都還沒有發布科目變更的消息,就暫時先按照去年 23 初試科目複習,等發布了及時調整也是來得及的。
恰逢 23 考研和 24 考研的交接點
不少同學都表示十分迷茫
不知道怎麽規劃自己的未來
幾點建議給到備考的大家
⬇︎⬇︎⬇︎⬇︎
首先,不要認爲大家都有方向。事實上,很多人都沒有。即便是有方向的人,也隻是暫時有,方向是會變化的。
其次,方向不是琢磨出來的,它産生的途徑有:目前的實踐;已有的閱讀以及跟有經驗的人交談。
總之,未來如何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再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不如先讓自己動起來。無論今年考研政策如何變化、報考人數有多少、難易程度如何。一旦決定考研,便隻顧風雨兼程。穩住心态,專注自身。每年受外界影響的同學有很多,隻要你内心堅定,便會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決定上岸難易程度的往往不是報考人數,不是環境,而是你自己。
掃碼進群,獲取考研超值備考福利資料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