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鏡相實驗室,作者 | 李丹,編輯丨盧枕
短視頻平台上,每分每秒都有财經博主正在直播,盤前預測、盤中陪伴、盤後解讀 …… 從第一個直播間往下劃,一時半會都到不了底。
在這些直播間裏,大量的新股民正等着博主指點迷津,從大盤走勢,到闆塊分析,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得到一串神秘代号,以及買入賣出的時間。
9 月以來,A 股迎來了一次盛宴。短視頻和直播則是這場盛宴背後最重要的推動者之一,它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同時也放大了情緒,加劇了市場的波動。
" 以前隻知道直播帶貨,現在還能直播帶股。" 一位私募基金股票交易員感慨,就連他和身邊的基金經理,私底下每天都要看看直播間在炒什麽股。
投資決策被短視頻極大地改變了。新入場的投資者們,抱着 " 暴富 " 的渴望來到直播間購買投顧服務,尋求應對市場波動的解法。但是直到交錢的那一刻,李哲心裏依然有疑問:" 如果他們真的這麽有本事,爲什麽不自己炒股賺錢呢?"
跟着短視頻學炒股
自從進入 11 月份,李哲的這次牛市之旅就不再那麽順利了。
他是 9 月份進入股市的新股民,聽周圍人說 " 國家下定決心要重振股市,結構性牛市要來了 ",就翻出了自己四年前開過戶的賬号,用手頭僅有的 6000 元閑錢,買了一隻社交媒體和股市論壇都推薦的、" 小白閉眼入 " 的 ETF。
很快他就嘗到了牛市的甜頭。買入當天,A 股收盤一片飄紅,他把自己的 " 戰績 " 發在朋友圈,寫道 " 機會說來就來,猝不及防啊!" 到國慶節前,6000 元的本金已經産生了 2000 多元的浮盈。" 這就是資本的遊戲嗎,太刺激了。" 他想," 這還隻是 ETF,如果買股票,豈不是賺的更多?"
但好景不長,10 月 8 号後的一波下跌,李哲沒能在高位賣出,收益縮水了一半。後來,他陸續關注了一些财經博主,跟着他們學操作。11 月開始,随着一波小盤 " 妖股 " 的爆炒,市場進入強監管,李哲熟悉的财經博主相繼被封号,他也變得迷茫起來。
同樣迷茫的還有彭格。他沒有李哲幸運,聽了現已被封禁的博主大藍 " 全倉猛幹 " 的鼓動,連夜拿出 30 萬,在 10 月 8 日的高點入市,立刻踏上了回本之路。
在短視頻博主和自媒體的渲染中,股市從不缺少一夜暴富的故事。"96 後碩士炒股一個月賺 112 萬 "" 網文作者炒股賺 300 萬直接斷更 "…… 這些短視頻在病毒式傳播的同時,也給李哲和彭格心裏添了一把火," 牛市來了,自己卻賺不到錢,很着急 "。
彭格也關注了 7、8 個财經博主,每天挨個看過去,他們對盤面的分析不盡相同,但每一個都擲地有聲、令人信服。彭格不知道如何判斷,往往隻能記住最後看到的一個博主說了什麽,以此爲依據進行操作。
但進入 11 月後,股市震蕩劇烈,彭格覺得市場變得 " 混沌 " 了,不再是随便誰都可以撿錢的狀态。在絕大多數頭部主播避風頭停播停更期間,他自己琢磨着操作,有時一天就要虧上萬元。
而在這些博主過往視頻下面,經常出現 " 快回來吧 "" 沒有你,我沒方向了 " 的評論。
李哲輾轉在 B 站找到了新方向。他關注到 B 站的一個财經博主,視頻中說,如果需要具體的指導,可以關注博主的微信公衆号。每天中午 11 點收盤後,公衆号都會發布文章,花 28 元打賞,就能在後台得到一張寫有具體股票代碼的圖片。有時還會附上提示,建議下午開盤就買一手,如果後續跌了 3%,就再補,再跌 3% 再補,補完之後肯定會漲起來。
跟着這個博主,李哲每次投入幾千元,買了 4、5 隻股票。有一半多的确如博主所說上漲了,但加起來,李哲并沒有賺到錢。他覺得是自己 " 心态太差了 ",每次漲一點點,就害怕它跌,趕忙賣了;每次跌一點點,就怕跌得更多,沒等到上漲,也賣了。
在迷茫和不甘中,看起來更專業的投資顧問服務,被推送到他們面前。這類服務價格高昂,一個月要花幾千到上萬不等,但對于這些新手小白來說,這看起來是爲數不多他們能抓住的确定性。
直播間背後的投顧公司
" 來!家人們!在彈幕上扣出 666!"" 寶寶左上角關注點一點,粉絲團燈牌亮一下 "……
12 月 12 日下午三點收盤後,打開抖音,不少财經博主都在開直播。帶貨要點小黃車,帶 " 股 " 則點小風車。主播側身站在屏幕前,手上拿着筆圈圈畫畫,不講解 " 寶貝詳情 ",而是分析明天市場會炒作什麽題材、什麽方向。
經曆過一波整改後,如今在抖音上能看到的财經直播間,都需要在背景闆打上直播人員的執業編号,它們大多以 A 開頭,表明主播來自第三方投顧公司。這一天,許多直播間都将 " 消費 " 和 " 關注老字号 " 打在了屏幕上,營造出一種大勢所趨的氛圍。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這些名字各異的主播都來自同一家投顧公司。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國内現有 78 家持牌投顧公司。以行業頭部公司,也是港股上市公司九方智投爲例,它的中報中寫道,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計直播 2.35 萬小時,場次 1.25 萬場,同比增長 1.22 萬小時和 4778 場;累計有 4560 萬粉絲和 488 個 MCN 賬号,同比增長 1460 萬粉絲和 160 個賬号。九方智投孵化的頭部博主 " 洪幫主 ",在抖音有高達兩百多萬的粉絲。
這些主播,無論投研能力高低,對大盤和闆塊有何見解,最終都會反複講一句話:" 微信添加小助手,領取資料。" 從直播間到微信群,流量轉化爲銷售額,許多股市新手都會掏錢購買高價的投顧服務。
加上潛在客戶後,高能雲投顧的銷售小陳第一時間打了個電話過去,當聽到對方質疑公司是否正規,小陳又将電話轉爲視頻," 我帶你看看我們的辦公區域 "。視頻裏,公司位于一棟寫字樓的高層,窗明幾淨,紅色的牆上貼滿了投顧老師們的從業資格證。在得到初步信任後,小陳緊接着問:" 您這邊準備拿多少資金來炒股呢?"
一般來說,投顧公司會有免費的體驗服務和付費的高階服務。免費服務會在每天開盤前給出 3-5 隻股票的代碼,而如果要确定到某一隻股票以及具體的買賣點位,就需要升級成 VIP 服務。
" 無需盯盤,隻需要負責挂單 ",小陳報出了 28800 元 / 半年的價格,這也是行業内較爲普遍的定價。唐路是一位律師,經手過許多投顧退費業務,據他了解,這隻是最基礎的價格," 後期會根據你的資金量讓你升級服務,上不封頂 "。唐路見過最極端的案例,光是投顧費就陸續花費了 100 萬,後期虧損高達 700 萬。
李哲和彭格不約而同地在雙 11 期間購買了投顧服務。" 如果是一兩萬的原價就太貴了,我是不會買的 ",李哲說。他在小紅書上看到了廣州一家投顧公司的廣告,加了微信,觀望了很長一段時間。來自銷售的消息每天在手機裏響個不停:王女士第一天賺回了服務費、張先生一隻票就賺了 30 萬、昨天推薦的股票今天直接漲停 ……
" 這五隻票已經給到你了,由于你不知道怎麽操作錯失了這次賺錢的機會,要是加入 VIP,有老師手把手教你,是不是就能賺錢了?" 雙 11 當天,李哲又收到了銷售的信息。一直猶豫到第二天,李哲問銷售,能不能還按雙 11 優惠價,8100 元 /4 個月購買。銷售佯裝爲難," 好像賣了我一個人情一樣 ",半推半就地收了錢。
彭格對機構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 感覺機構都是人設 ",最終選擇了一位财經博主開通了投顧服務," 主要是覺得他比較真實 "。目前該博主在抖音上的賬号已清空作品并停更,據網上流傳的截圖來看,他走的是 "A 股浮沉多年、兩次東山再起,爲後來的粉絲無償分享 " 的普通人逆襲路線。
在抖音嚴禁薦股後,這個博主轉戰微信公衆号。11 月 10 日,他在文章中推薦了一隻名叫 " 中國衛通 " 的股票,次日,該股一字闆漲停。當天,這個博主發視頻稱,怕粉絲們到處交學費被騙,決定自己開課。
苦于在市場裏找不到方向,又覺得這個博主預測得挺準,彭格第一時間付了 6800 元 / 半年的費用。直到加上小助理付錢,粉絲們才發現,這位博主表面上營銷着 " 普通人逆襲 " 人設,背後依然是一家位于深圳,名叫 " 優品 " 的專業投顧機構。
最終,對股市迷茫的新股民們,在短視頻和直播間裏頂着名校學曆、資深從業經曆光環,或打造各種人設的主播誘導下,交出了進入股市後最昂貴的一筆學費。
以爲是稻草,實際是鐮刀
跟着投顧炒股,真的能賺到錢嗎?
在交費之前,投顧公司看起來戰無不勝、喜報連連,而在交完費後,情況卻完全變了。李哲跟着投顧買入 10000 元,單日最大回撤 20%;彭格跟着買了 10 天,虧損約 20000 元,追漲殺跌的情況時常出現。
對此,投顧公司的回應是,市場行情不好,老師也有出錯的時候。李哲感到很憤怒," 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閉眼買都能賺錢,我爲什麽要花錢找你?" 彭格組織了一個退款群,在群裏,有人懷疑投顧是否和遊資有灰色交易," 不然爲什麽每次都是讓我在地闆割肉?"
在某私募基金股票交易員汪有看來,投顧公司的投資顧問并沒有多少研投實力,實際上玩的是一種概率遊戲。" 我給這 500 人推 5 隻票,給那 500 人推 5 隻票,稍微加點分析,加上行情火熱,總能有 2-3 隻上漲。這樣赢得部分股民信任後,繼續分組,層層篩選,用概率留下小部分人,哪怕最後隻有 50 人,一人一年 6 萬,也有 300 萬了。"
● 投顧公司的銷售每天都會發出類似的喜報。圖源:高能雲投顧銷售
這種玩法最核心的就是流量。以頭部公司九方智投爲例,公司依靠各大短視頻平台批量孵化賬号,進行 " 流量運營 ",最終引流到自家軟件産品進行變現,投流是最重要的一環。
數據顯示,2021 年 -2023 年,九方智投在互聯網流量采買方面的支出分别爲 6.40 億元、7.68 億元和 6.69 億元。2024 年上半年,九方智投在流量采買的相關支出爲 3.95 億元,占上半年營收 44%,而員工薪酬成本占營收的 64%。
高昂的投流費用和銷售工資,讓九方智投上半年面臨虧損。但是,這波牛市到來後,九方智投的業績有望快速改善。有媒體報道,得益于 10 月份的火爆行情,九方智投新增了大量用戶,當月營業收入可能高達 8.6 億元,相當于今年上半年的營收規模。
更直觀的是九方智投的股價,從 9 月底 8 元一股,到如今徘徊在 25 元上下,已經翻了三倍多。
賣鏟子的人成了牛市的最大赢家。
唐路從 2022 年開始和律所合作處理投顧退費業務,他觀察到,湧入股市、購買投顧的人變多了,但是因爲投顧導緻虧損,尋求退費的人也多了。最多的時候,他一天會收到三四十個咨詢。據九方智投财報,公司兩款核心産品的退款率分别從 14.7%、18.5% 猛漲至 30.3% 和 31%。
但在牛市裏,投顧公司的态度也在悄然轉變," 現在是你要退就退,反正還會源源不斷有新韭菜進來 "。
爲了争搶客戶,正規的持牌投顧公司也存在着一系列違規行爲。例如購買服務前進行的投資偏好測試,部分銷售爲了提高業績,會要求結果爲保守型的客戶重做測試直到顯示積極型;有些公司或從業者違規公開薦股。據證券時報 12 月 16 日報道,第三方投顧公司廈門市鑫鼎盛控股有限公司的員工,通過 " 快手 " 平台公開分析和推薦個股,違反相關規定,公司及員工、董事長悉數領罰。
買了投顧服務,頂多是不管用,白花錢,但直播薦股的風險遠不止于此。
汪有了解到," 直播 + 遊資 " 的模式确有其事," 遊資給直播間充個幾十萬很正常。直播間把散戶吸進來,主播推某個票,同時遊資在背後把這個票做得比較強勢,散戶一看确實厲害就跟着買,很容易形成合力,一來二去就把股票炒作起來了。" 而這已經涉及到操縱股價和内幕交易的違法風險。
唐路也在抖音上兼職 " 打假博主 ",見過更加赤裸的 " 殺豬盤 "。博主将粉絲從短視頻平台引流到微信公衆号,又轉手将公衆号賣出,殺豬盤團隊接手後,會将粉絲最終引流到一個名叫 " 财經社交 " 的 App,引導粉絲将錢充到一個虛假的模拟盤裏,完成收割。唐路遇到最極端的情況,有人被騙了 1000 多萬。
" 得散戶者得天下?"
唐路 2005 年進入股市,起初是跟着新浪博客學炒股。回憶起當初自己從博客被引流到 QQ 上,拿着别人推薦的代碼買股,似乎也和今時今日的薦股盛況沒什麽兩樣。唐路還記得他跟着别人買的第一隻股票,當時叫 " 深鴻基 ",現已改名 "ST 旭藍 ",成了一元低價股," 也許每個新股民都要交這樣一筆學費 "。
薦股和投顧由來已久,但過去寫博客、打電話,都沒有直播間這麽高效,輻射範圍如此廣,能最大程度把散戶聚攏起來。
前幾年,汪有管理的基金規模大約在 13-15 個億,而到了最近,規模已經縮水一半,隻有不到 7 個億。他 2015 年入行,前兩年眼看着基金經理們一點點失去了投資者們的信任,"2021 年之後,白馬股見頂其實也有很多原因,但股價下跌造成基民贖回的負反饋,反過來進一步加劇股價下跌,越贖回越跌,越跌越贖回。典型的比如光伏、醫藥 "。
自 2022 年以來,主動權益基金持續被贖回,今年上半年繼續加速。Wind 數據顯示,2021 年底,混合型基金總規模爲 6.19 萬億元,這一數據在 2024 年二季度末降至 3.33 萬億元,減少 2.86 萬億元,縮水 46%。這些錢先是流入了債基,9 月份以來又流往股市。
而這些新入股市的增量資金,也以散戶爲主。畢竟在今天,最不缺的就是教你如何炒股的短視頻,而它們每一個看起來賺得都那麽多," 讓你很容易就能學到一些皮毛的金融知識,之後你就想自己上手去驗證一下。散戶自己操作的意願變得更強了,甚至認爲自己做的比機構還好 "。
散戶不再相信機構,在遊資的帶領下,開始抱團打造 " 妖股 ",先是熱炒 " 并購 "" 國産替代 "" 谷子經濟 " 等缺乏基本面支撐的熱門題材,而後又炒 " 東方 "" 蛇年 " 等玄學概念,一些相關概念股動辄連續一字漲停闆,股價直接翻倍,賺錢效應拉滿,但某個時刻有人帶頭,又會一哄而散,連續跌停。
在短視頻的加持下,市場輪動節奏加快,以前炒作闆塊、題材還能發酵幾天,現在則是一天一個樣,在這樣非理性的氛圍中,散戶們更容易追漲被套,承擔着更大的風險和損失。
本輪行情裏,像唐路和汪有這樣的老股民,反而很淡定," 像我們這些做長線、做價值投資的,是賺不到錢的 "。他們一緻認爲,在這樣的情況下,唯一能賺錢的機會就是短線操作,是純粹的投機和博弈。
作爲新入場的散戶,李哲直言自己确實不看基本面,也不考慮公司經營狀況。他想得明白:" 我就是投機,就是想彎道超車。在這個股市裏面,像我這種投機想掙快錢的人太多了。如果有這種人存在的話,那價值投資肯定就起不來。我想賺錢,最好就還是随大流。"
某種程度上,A 股到了一個 " 得散戶者得天下 " 的狀态,比如某遊資因被散戶追随,但凡出現在龍虎榜上,該股票都會連續幾天漲停。因此,爲了引流獲客甚至引導股價,短視頻平台成了競争最激烈的地方。财經自媒體博主酒窩媽媽最大的感觸是," 發财經幹貨沒人看,反而是發洩情緒的内容流量大 "。
像汪有這樣的機構精英,如今也要看短視頻了。他和身邊的同事會定期觀察抖音上熱炒的題材股,将其作爲某種情緒觀察指标," 如果一個垃圾都能玩得很瘋,就說明市場起碼還是一個比較熱的狀态,場子裏還有活錢 "。
一些機構也會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短視頻平台的輿情進行分析,判斷市場情緒,輔助投資決策,比如當一個标的被過度追捧,就是賣出的時機。
汪有還有一個期待,如果把這些題材股、概念股看作一個水池,當水足夠多的時候,也會溢出來,填滿周邊的窪地," 至少不要回到像上半年那樣半死不活、一直陰跌的狀态 "。
他們所有人,都希望這個牛市能維持下去。
(文中受訪者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