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創投圈正在發生的一幕——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感到困惑:看不懂、找不到、投不進。随之而來的是,産業投資機構愈發如魚得水。
這樣變化背後是一場深刻的産業變遷。告别互聯網時代,硬科技投資站上了舞台中央,風險投資人的門檻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産業能力日益成爲 VC 圈最具競争力的指标之一。站在這樣曆史背景下,一支從" 産業裏走出來 "的投資機構——華業天成資本,顯得格外稀缺。
成立于 2015 年,華業天成留給外界的印象依然模糊。圈内大緻知道這是一家具有深厚産業基因的 VC,但鮮有人知的是,2019 年後的疫情三年,這個機構總管理規模增長 10 倍,30% 的投資企業成爲獨角獸或準獨角獸,其中 11 家計劃明年内 IPO,3 期 LP 複投率超過 70%。
當科技投資浪潮席卷而來,這家流傳在 LP 口中已久的 " 隐秘狙擊手 ",開始浮出水面。
從企業家精神到投資人格局
作爲投資機構,如果我們是投機者,就不會欣賞日進一步的堅定苦行者;如果我們是寒蟬和灰雀,就不會理解鲲鵬水擊三千裏,扶搖直上九萬裏的豪情壯志。心有所想,目有所見。投資的方法策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成爲什麽格局的人,以及如何到達。
——華業天成資本創始合夥人孫業林
華業天成的兩位掌門人,孫業林是全球頭部科技企業前高管,楊華君是成功的連續創業家,這兩位華科校友在創業者公益咨詢活動中結緣," 相較于咨詢的間接性,投資是置身事内的,力出一孔 + 利出一孔,能最高效地驅動企業成長 ",兩人志向同頻,合力投身于科技投資事業。
在産業出身的孫業林看來,科技投資與科技實業明顯不同,他用作畫來形容兩者,科技實業就像油畫,過程中可以改進叠代來完善作品,科技投資更像水墨畫,筆筆花心思,落筆則無悔,從第一筆開始就要考慮到整體布局與節奏。洞察到這種根本性差異,華業天成團隊幾年摸索和叠代,通過對技術變革的穿透性認知、對企業成長的實戰性經驗、對産業資源的深度鏈接,謀全局而後動,解三觀(宏觀、中觀、微觀)再落子,形成了一套勝率頗高的産業穿透型投資打法。
" 商業有千行百業豐富多彩,卓越企業有大、專、強、久各種特質,共同的本質是持續爲客戶創造卓越價值。沒有純粹堅定的意志、堅韌的毅力、長期主義的精神,用投機的方式,或者簡單外延擴張的方式,都不太可能産生有長期生命力的科技領導企業 ",孫業林用這樣的價值觀構築着自己的投資生态。" 企業家精神是他們身上的基因,華業天成不是在做生意,是在經營事業,追求的是長期主義和長效發展 ",某家辦 LP 說。
孫業林不建議團隊去投 " 小而容易 " 的項目,"我們要創造價值而不僅僅是獲得收益,去做難而正确的事,既能築起護城河,又對産業産生更深遠的意義 ",孫業林堅定地升級項目的難度," 投資的方法策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成爲什麽格局的人,以及如何到達 ",從企業家精神裏叠代出來的投資人格局,令華業天成在企業側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認可。" 發掘、投資并成就科技行業領導者,爲中國科技企業群體崛起而努力 ",這在華業天成不是口号,而是以行踐言的日常。
All in 第三代信息技術
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尼采
孫業林把新一代信息技術直接定義爲 " 第三代信息技術 ",2018 年就預判第三代信息技術将會在 2020 年左右啓幕并帶來颠覆性變化," 回顧過去 50 年曆史,信息技術是全球經濟 GDP 增長最主要的驅動力。據經濟學家統計,1970 年前後第一代信息技術 -PC 機産生後的 25 年,和 1995 年前後第二代信息技術 - 數字通信與互聯網出現後 25 年,所産生的 GDP,分别都超過那個年代前的人類 GDP 的總和,其中 1996-2020 年的 GDP 是第 1971-1995 年 GDP 的 4 倍。2020 年以來,以雲原生、5G、AI、物聯網爲特征的第三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近期 ChatGPT 的持續快速叠代,足以窺見對下一個 25 年帶來的巨大變化 "。他認爲,每一輪新信息技術的出現,都推動人類文明進入更高的智慧等級,帶來社會與經濟等全方位的飛躍。
" 第三代信息技術的未來圖景是,智能物件中的多模态傳感,将數據通過 5G 傳到雲上,與其他數據融合,調用接近無限大的 AI 算力,從而實現超越個體人類的自主決策與控制,實體世界和數字世界完全交融,高度智慧化的數字孿生新世界将進一步極大地提升生産力 "。孫業林把第三代信息技術拆成四層結構,從下到上分别爲半導體、基礎設施(智能算力 +5G)、智能終端、智能應用,沿着時間軸,用這 " 四層掃描邏輯 " 來分析關鍵事件的相關性,從而有效挖掘、創造投資機會。
" 在第一代信息科技發展期,英特爾 1971 年推出 4004CPU(半導體層),爲現代計算機的發展鋪平了道路,令終端層誕生了如蘋果等一系列的偉大公司,應用層出現了微軟、甲骨文等一系列偉大的軟件公司;第二代信息技術發展期,iPhone 的誕生(智能終端層),促進了手機芯片(半導體層)的快速叠代,推動 FAB 制程到 5/3nm 時代 ,智能手機的出現也加速了基礎設施層3G/4G 網絡建設,兩者的普及後誕生了智能應用層的字節、滴滴、美團等移動互聯網巨頭;最近的第三代信息技術發展期,ChatGPT 出現不僅僅擴大智能應用層的深度變革,還會加速 GPU、CPU、DPU 這些大算力高帶寬芯片的叠代,以及基礎設施層智慧算力的快速部署,智能機器人産業通過 AGI 解決人機交互這個最大的瓶頸後很有可能會快速上量,從而突破成本瓶頸完成普及。",孫業林現場畫出了帶着時間軸的四層掃描結構及其間的輪動效應,清晰可見的投資掃射視角,就像一台 " 移動式無死角掃描儀 "。
附圖:華業天成四層掃描圖
2018 年初,華業天成堅定信念—— All in 第三代信息技術,明确布局半導體、智能算力基礎設施、智能終端、智能應用四個子賽道,既高度聚焦一個巨大的垂直賽道,以專注敏銳洞察變化态勢捕捉機會,又不過度狹窄地限制自己在一個太小的細分賽道不能對抗産業波動。彼時,正值中國 VC2.0 時代鼎盛時期,移動互聯網回報神話不斷在 VC 圈上演,類似華業天成這樣的投資方向聽起來不性感,也似乎遙遠,但改變已經悄然發生。
從 2019 年起,國内投資機構開始系統看起半導體賽道,到了 2020 年,更是上演 "VC 圈無人不投半導體 " 的盛況。而此時,距離華業天成 All in 已經過了近三年,當初出手的芯片初創公司,開始遭到了同行不同程度的争搶。
" 人很難賺到認知以外的錢 ",新一代信息科技成就了這支新一代 VC 機構。
科技企業發展是一場越野跑
過去 20 年我們目睹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級通訊巨頭的倒下,一個巨頭的業績巅峰之下,可能正是另一個新銳公司的颠覆性技術萌芽,我們既不能簡單地投技術,也不能簡單地投商業結果。
" 高科技産業,因爲疊加了強技術周期,而顯著性地區别于其他行業,就像一場長周期、路線複雜、動态性高的越野跑,比的是速度、耐力、韌性、領導力和組織力。将這些特征切換到投資視角,投資人就有了極高的門檻,既不能簡單地投技術,也不能簡單地投商業結果,從技術轉化成商業,中間要穿越的東西太多 ",孫業林這麽認爲,在這樣一個漫長的穿越周期,可能有一騎絕塵的領先公司,也可能有後發先至的超越者,不同投資機構對科技公司的認知分歧極大,許多項目可能在上市之後都未必能達成共識。
華業天成善用" 趨勢 + 時機 "組合法,大多數投資人看趨勢很擅長,但準确把握時機有挑戰。科技企業發展的三個拐點,産品拐點、商業化拐點、業績增長拐點," 每個拐點背後隐藏的邏輯及需要的能力都有重大區别,需要抽取出關鍵成功要素,去判斷企業是否具備穿越拐點實現高斜率突破 ",楊華君闡述了拐點邏輯," 我們命中企業成長拐點的項目占比 80%"。
投準很重要,投後更是勝率的保障。團隊内部始終認爲,雖然科技企業的 1 号位極度重要,但對于成長要素相對複雜的科技企業,一個英雄人物并不足以成就一家偉大的科技公司,必須依賴于科學管理,打造一個強大的團隊,構建其組織能力,才能讓一家科技公司保持健康和長期的發展——這是華業天成的底層信仰。
一支硬科技特種部隊
在華業天成,人的發展和成長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科技投資非常複雜,需要從宏觀微觀人員全方位信息抽象出主要矛盾," 壓根兒不可能出現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人,可以洞見一切,科技投資特别依賴團隊作戰 ",人人善戰、敏銳敏捷、獨當一面,又能群策群力,是華業天成追求的團隊養成。
華業天成的投資團隊全員都是來自産業,人均 15 年頭部科技企業工作經驗,被圈内譽爲 " 硬科技投資特種部隊 "。盡管每個人都各有所長,但孫業林始終用 " 開放和謙遜 " 要求隊友," 如果把專業度作縱軸,謙遜程度作橫軸 ",孫業林比畫着 " 頭腦藍圖 "," 一個頂級的科技投資人,既要縱軸上的專業度很強(對技術、企業、投資的洞見與經驗),橫軸又做到極度的開放、謙遜和好奇,從而凝聚出集體智慧,來獲得更高的成就 "。
" 我們期望把個人的職業生涯和時代的進步融彙到一起 ",孫業林也很慶幸,集結了這樣一群有着一緻的使命感的團隊夥伴。而這支團隊還在以終身成長爲目的持續發展,圍繞 " 怎樣進行一場高質量對話 " 課題,華業天成的團隊就進行了爲期 2 天的專業訓練。
附圖:華業天成總結的科技實業與科技投資的組織特點
危機感與使命感并驅
一個人最好的狀态,是眼睛裏寫滿了故事,但臉上卻不見風霜。
過去的一年,一級市場迎來嚴峻寒冬,LP 們捂緊錢包,投資機構出手銳減。華業天成卻反其道行之,不僅募資金額翻了一倍,還在圈内裁員時,将人員擴充了 50%。更重要的是,投資節奏并沒有放下來。
當問及華業天成沒有危機感嗎," 我們的危機感無處不在,從宏觀層面,我們面對一次 20 年長周期的産業變革機會,是否抓得住其中湧現出來的核心機會?在中觀維度上,是否會錯失一些細分領域的趨勢性賽道?比如來勢洶洶的 ChatGPT 意味着什麽?微觀維度上,機構的團隊成員,是否能持續保持高水平的同步進化?這種進化包括了我們底層價值觀的确定,是否能長期堅持初心?是否能夠保持極度的開放?認知上是否能不被過去的成功所困?" 孫業林提了一串靈魂拷問。
尋找答案的人,最終會成爲書寫答案的人。孫業林和楊華君除了日常工作,還會騰出精力碰撞和探索解決方案。爲此,華業天成在不斷優化組織管理體系和團隊進化體系,除了繼續夯實 VC 業務,華業天成最近明确劃分出一個更早的投資階段的 Seed,策略是專門針對不确定的賽道進行布局,保持探索各種可能性。
面對看似動蕩的一年,華業天成團隊剖析了所有動态變量,最終在内部發出幾個拷問——科技産業的變革周期消退了嗎?中國發展科技的決心變了嗎?科技公司生存的土壤沒有了嗎?" 都不是。" 孫業林的答案冷靜而堅定," 舍掉無謂的的悲觀,保持危機感,專注于不确定性裏的确定性,我們對投資機會依然保持謹慎的樂觀 "。
" 作爲一位投資人,我們的責任是保持客觀地去辨識機會在哪裏?怎麽捕捉它?風險是什麽?提高确定性的概率。"
有夢想的人海闊天空。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旸與,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03/510613.shtml
【本文爲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衆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系授權。違規轉載必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