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彭蘇平
編輯丨李勤
酷似高鐵的車頭、近乎溜背的造型……最近,理想汽車 CEO 李想發布了年底即将上市的新車 MEGA 的照片,話題熱度一度沖至微博榜首。
這是 MPV 車型少有的待遇。
與 SUV、轎車相比,MPV 更爲小衆,市場規模不算大,今年前 9 個月,國内 MPV 累計賣出 81.4 萬輛,僅占乘用車總銷量的 5.34%。這一細分市場中,賣得最多的車型月均銷量也才将将過萬,并且由于過去主要用于商務接待,市場對 MPV 的感知度也相當低。
但這個看上去略顯寡淡的市場,現在卻湧入了越來越多的玩家。
繼極氪 009、騰勢 D9、岚圖夢想家等之後,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的下一款新車都是 MPV,據 36 氪了解,比亞迪明年也會有一款 MPV 亮相。此外,蔚來早期也規劃過 MPV 類的産品,但後來并未推進,業内推測可能受換電平台等方面的限制。
理想對 MEGA 這款純電 MPV 寄予厚望,距離上市還有兩個月時間,李想就在微博上曝光了這款車的外觀,頻頻爲其造勢,他還放言這會是 "50 萬以上銷量第一的車 "。36 氪從産業鏈上獲悉,理想内部對這款車明年的銷量預測超過 8 萬輛。
更大的空間、更強的配置是車企們攻城略地的法寶,當舒适取向的家庭用車成爲市場增量的共識,戰役打到 MPV 領域是必然趨勢。
但這個市場的空間究竟會有多大,還有多少增量可以挖掘?特别是,純電驅動的超大車型,尚未被市場充分驗證,這些都是新玩家們難以回避的問題。
理想 MEGA
補齊家用市場
理想汽車做 MPV 并不意外。從産品策略上看,這家新勢力一直聚焦于家庭用車,在現有的産品矩陣上,提供更大空間、能裝下更多人的大車是很自然的邏輯。
新産品來源于市場需求。一位熟悉汽車行業的人士對 36 氪分析,MPV 的空間優勢還是相當顯著的," 理想賣 L9 的時候,肯定有很多潛在客戶因爲 6 座 SUV 的體驗不如 MPV 而放棄購買。理想顯然是想把這塊市場吃下來。"
上述推測不無道理,這的确是一部分用戶的需求痛點。在李想本人微博的評論區,就有不少用戶反饋:試駕完後覺得,"(理想)L8、L9 的二排、三排不如(騰勢)D9。"
除了後排空間差距外,MPV 也能給更多人出行的場景提供可能性。此前,理想的車最多隻能提供 6 個座位,而 MEGA 則規劃了 7 座甚至 8 座的版本。
從家庭用車這個細分場景看,MPV 的帶寬顯然更大,對于人口更多的家庭,它能實實在在地解決大型 SUV 的痛點。李想此前也在接受采訪時提及,市場上的大型 SUV 雖然有 7 座版本,但沒有真正坐得了 7 個人的,因爲不舒服。
"MPV 的市場需求一直存在。" 有車企人士向 36 氪表示。近年來業内反複引用的一個論點是,生育政策放開之後,國内二胎、三胎家庭增加,必然會湧現對大空間、多座位車型的需求。
一些先行者的嘗試也開了個不錯的頭,理想自身就因精準切中家庭用車打開了市場,騰勢 D9、傳祺 M8 等 MPV 也都斬獲頗豐,今年月銷量可達 1 萬輛左右。有車企人士對 36 氪直言:" 沒想到 D9 賣那麽好。"
今年,MPV 的市場規模也在持續增加,這是一塊少有的總量在增長、但業内布局相對少的領域,特别是純電市場。"SUV 和轎車領域競争太激烈了,MPV 就沒那麽誇張。" 一位車企人士認爲,理想、小鵬等車企都在搶占家用純電 MPV 的先機,放眼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這樣鮮少有人啃下的地帶已然不多。
MPV 作爲一個大品類,遠不如 SUV、轎車等成熟,其産品囊括的價位帶并不豐富,可選車型也很有限,這意味着車企可以更靈活地定義不同價位段的産品。
一位接近比亞迪的人士對 36 氪表示,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存量驅動的時代,消費升級或者消費降級是兩個方向,消費升級買輛 MPV 可以獲得更舒适的體驗,而消費降級的一種場景是用一輛車代替原來的兩輛車,MPV 也有機會。
長處和短闆
當被問及:除了空間大之外,MPV 還能解決哪些價值痛點?一位新勢力産品人士反問:" 空間大還不夠嗎?"
在汽車行業,通過提供更大的空間、更多的配置來提升性價比是常見的産品策略。比起現有的純電大型 SUV,MPV 空間更大,舒适度可以做得更高,這種需求導向下的産品定義在當下的市場被奉爲真理。
而相比于燃油車,電驅動産品能夠提升的體驗節點更多,比如動力、能耗——傳統燃油 MPV 車身沉重,提速較差,油耗偏高;再比如智能化—— MPV 領域尚未有大規模的産品叠代,一些高端豪華車型甚至 " 快 10 年沒有大的更新 "。
有些體驗在燃油車架構下提升空間有限。極氪 CEO 安聰慧此前就曾介紹過,早在 2010 年吉利就想推出一款 MPV,但後來項目被擱置,原因是産品力不夠。
一個顯著的悖論是:發動機和駕駛艙搶空間,如果壓縮發動機尺寸,動力會很弱,拉長加高車身,安全性又會變差。而随着電池、電機技術的叠代成熟,電驅動的架構解決這一問題會容易很多。
但打造一款優秀的純電 MPV 也不容易。除了動力性相對有保障,能耗以及與之相關的續航、補能效率是新的難題。在一些汽車論壇上,潛在用戶普遍談到的顧慮是 " 跑不遠 "、" 充電慢 "。
當下,賣得最好的 MPV 仍以燒油爲主。今年前 9 個月,國内 MPV 市場銷量最高的幾款車分别是騰勢 D9 Dmi、别克 GL8、傳祺 M8 等,月均銷量在 7500-10250 輛左右,其中 GL8 是傳統燃油車,騰勢 D9 Dmi、傳祺 M8 都是插混車,而純電 MPV,如極氪 009、騰勢 D9 EV 等,月均銷量僅 2000 輛左右。
李想本人早先也公開談論過電動 MPV(包括增程式)的難題:MPV 的風阻系數,是電驅動的續航殺手,而底盤電池一鋪,上下車便利性和車内空間都要犧牲。
而甯德時代推出麒麟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且支持高倍率快充,不難推測,這樣的硬件支撐下,理想才有了做純電 MPV 的底氣。在整車設計上,理想通過更流線、更大膽的造型等方式,降低風阻,此外理想也在加快超充電場站的建設,試圖緩解潛在用戶的補能焦慮。
不用增程,而用純電進軍 MPV 市場,直面 " 帶着家人去充電 " 的場景,不能不說,理想是放棄了自己的長闆來進入新的領域,這無疑是一場冒險。
但這個正被開辟的新品類仍值得期待。一位長期觀察汽車行業的人士對 36 氪表示,現在市場上幾乎還沒有真正面向家用市場的純電 MPV,極氪 009、騰勢 D9 這些,從外觀、配置上來看還是做了一些滿足行政場景需求的設計,而理想 MEGA 等仍有機會做出自己的特色。
比如,他認爲,在外觀上,MEGA 對比過去偏商用的 MPV 還是有明顯的不同,而虜獲 C 端用戶的心,首先 " 至少不要讓開車的人覺得自己是司機 " ——從這點來看,盡管外觀争議不小,但理想 MEGA 開局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