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柏柳康
來源:中信出版集團 《模仿欲望》
打卡網紅店 / 景點、閉眼入明星同款商品、跟風買股票……在這些無法自控的行爲背後,一種名爲 " 模仿欲望 " 的力量正隐隐發作。
模仿欲望是由法國思想家、" 人類認知領域的新達爾文 " ——勒内 · 基拉爾教授所開創的概念。他發現,人們總是會以他人擁有的或渴求的東西爲目标,以此設定自己對物質、身份甚至人生道路方面的選擇和欲望。
不可否認的是," 模仿欲望 " 讓我們互相學習、創新超越,一步步建立起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但同時,它也有陰暗的一面。美國企業家柏柳康說," 模仿欲望 " 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多以盲從、嫉妒、攀比、敵視等形式表現出來。很少有人願意承認自己在模仿他人,但模仿欲望的消極影響力已蔓延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普通人如何識别 " 模仿欲望 " 帶來的積極或消極影響?我們如何不被欲望操控,反而利用欲望讓自己變得更好?
美國企業家、作家,連續創業者柏柳康在《模仿欲望》一書中提出,如果想讓 " 模仿欲望 " 爲自己帶來積極的影響,就得識别淺薄的欲望和深厚的欲望,并積極發展深厚的欲望。這有利于讓你識别更多浮于欲望表面的誘惑,追逐真正的充實人生。
1
發展深厚的欲望
發展深厚的欲望,可以防止廉價的模仿行動,并最終創造出更充實的人生。深厚的欲望就像在地表深處形成的鑽石,更接近一個人的核心。深厚的欲望不受我們生活中不斷變化的環境的影響。而單薄的欲望是具有高度模仿性的,容易傳染,而且往往膚淺。
在我們年輕時,内心的膚淺欲望會非常強烈,比如要賺大錢、和性感的人約會或者成名。你的欲望越膚淺,渴求的感覺就越強烈。随着年齡的增長,青春期時的許多強烈的欲望會漸漸消散。這并不是因爲我們放棄了這些無法實現的欲望,而是因爲我們有了更廣的見識,也就知道有些欲望會使我們永遠無法得到滿足。因此,随着年齡的漸長,大多數人學會了培養更深厚的欲望。
但并不是說深厚的欲望一定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刻意的訓練可以幫助你盡早發現和發展自己的深厚欲望。有些老年人,他們到了遲暮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欲望的單薄,但實在爲時已晚。
例如,有人期待了幾十年退休,到頭來卻發現退休生活實在讓他不滿意。這是因爲退休的願望是一個膚淺的願望,充滿了很多有關一個人在理想狀态下可做或不做之事的模仿性想法。
反過來說,想花更多時間與家人相伴的願望,是一個深厚的欲望。你從今天開始就可以實現它,退休後同樣可以。它會逐年呈複利式增長,時間會幫忙。
深厚欲望與淺薄欲望之間的張力始終存在。
每個藝術家都有類似經曆:他們可能一生都渴望追求真實,做有意義、有表達的藝術。然而,又有一個與之競争的願望,那就是向人們兜售自己的作品,被市場接受,得到贊美,獲得評論,跟得上可能每年、每月、每天都在變化的潮流。後者是單薄的欲望,如果任其積累,深厚的欲望就會被掩埋。
有時我們需要一個特定的事件,讓自己抖一抖身子,甩下那些單薄的欲望。
2
甩掉單薄的欲望
以我自己的創業故事爲例,我将告訴你單薄的欲望是如何一步步掩埋深厚欲望的,我們又該如何擺脫它。
2008 年,在把公司出售給美捷步的交易失敗後,我被迫反省自己:到底爲什麽一開始要創辦這家公司?我發現至少有三個深厚的欲望被完全掩蓋了,它們被埋在單薄的欲望之下。
第一,剛開始創業時,我隻想開創對這個世界有價值的公司,根本不在意是否有人知道我的名字。但在開始創業的這幾年裏,我花了很多時間瞄向周圍,而不是向前看。我一直在尋找衡量成功的方法——咖啡館裏面拿着比我還高端的筆記本上網的那個小子,有著名風險投資機構站台的友商創始人,還有那些看起來沒那麽努力的企業家,他們的存在都在影響着我的判斷,是否聲望越高就代表自己越成功?
由于我的同齡人都有這樣單薄的欲望,我也開始想要得到認可。我開始争取進入 " 最佳雇主 " 的名單,獲得其他虛假的贊譽。人們渴求職業聲望,獲得對其才能的尊重或欽佩,卻沒有意識到這就是在追求海市蜃樓。
第二,我一開始想要主導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創業的最大好處之一),而到了後來,我開始遵循其他企業家的模式了。當我剛辭去華爾街的工作,開始創辦公司時,我渴望給工作和生活建立明确的界線,更好地平衡二者。我想每天晚上有 1 小時的時間讀書,想有更多的時間和我的狗一起散步,有更多的時間和朋友在一起,建立一個充滿信任的愛情關系。但作爲公司的一把手,我發現自己每周工作超過 80 個小時,無視了所有的界線和平衡。
到底發生了什麽?
矽谷的生活方式,創業公司的風氣,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帶動的。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搬到門洛帕克,每天穿着印有公司标志的連帽衫和滑闆鞋。不是每個人都要用小寫字母發送着陳腐、缺乏想象力、平淡無奇的電子郵件,假裝自己很忙很重要!
第三,我從對傳統意義上的智慧的渴求變成了對流行文化、推特和科技新聞的癡迷,這讓我在不知不覺中産生了很多模仿的想法。我對博主加裏 · 維納丘克關于幸福的說法的關注,比對亞裏士多德更多。
當我認真思考支配我的世界的思想時,我發現它們很單薄。早年間在我心中燃起的探索真知的願望,到底發生了什麽改變?我必須改變一切。
由此我意識到,我最厚重的願望之一,是探索人生的大問題——理解人性,而且我要從理解自己開始。這是我更願意做的,而不是每周花 90 個小時來梳理我的倉庫業務,找到節約現金流的方法,最終拯救一個我不想再領導的公司。
于是我決定離開業界,在決定下一步該做什麽之前重新定位自己—主要是重新定位我的欲望。這是我超越單薄欲望生活的頭 3 個月。
3
分享你的成就故事
是時候把單薄的欲望放在一邊,專注于反模仿的、根本的、深厚的欲望了。最理想的情況是,你可能已經有了深厚的欲望。它們沒那麽容易被發現。深厚欲望隐藏在支配我們大多數生活的短暫和沖動的欲望之下。
我要向你介紹一種發掘深厚欲望的方法,這也是我所發明并使用的,那就是花時間傾聽你的同事(或合作夥伴、朋友、同學)生活中最深刻的成就體驗,并與他們分享你自己的經曆。我們越是了解對彼此有意義的成就故事,就越能有效地理解如何與對方合作,因爲我們知道了是什麽打動和激勵了他們,是什麽讓他們在工作中獲得滿足。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幾乎沒有人會這樣做。問問你自己,在和你一起工作的人中,有多少人能夠說出你最有意義的一項成就,并能解釋爲什麽它對你如此重要?
這個練習的一個關鍵目标是确定核心的内在驅動力。内在驅動力能提供具體而持久的行動力量,它會在你的一生中引導你去追求特定的結果。你也許可以從根本上感受到激勵,例如,獲得控制感,喚起對自己的認可,或克服障礙。由于我們大多數人從未認真思考過動機的本質,所以我們缺乏能夠準确描述我們内在動機的語言。這個練習賦予了你這種能力。
内在驅動力是持久的、不可抗拒的、永不滿足的。它們或許可以解釋你自孩童時代以來的許多行爲。你的動機中存在着一些相似性,如果你能指出它們具體是什麽,就會在理解自己的深刻欲望方面邁出一大步。揭示這個模式的最好方法就是分享故事。
我建議的方式,就是分享你真實的人生經曆,向他人講一講有哪些你曾經采取過的行動最終深深地滿足了你。如今,這是我在所有工作面試中都首先會問的一個問題,因爲它有助于穿透膚淺的東西,直達人的内心。我會問:" 告訴我,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并且帶給了你一種成就感?"
我已經看到這個簡單的問題如何改變了一個人和整個環境之間的互動了。當故事在兩個懂得傾聽的人之間分享時,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都将進入一個從欲望到滿足的時刻。分享這些故事是快樂的體驗。一個成就故事,包含 3 個基本要素:
1.這是一個行動。在這段經曆中,你采取了一些具體的行動,你是主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一種經驗。盡管斯普林斯廷的音樂會是一場蕩滌心靈的體驗,但這并不是一個成就故事。對開音樂會的人來說,它可能是,但對你來說不是。不過另一方面,緻力于研究關于一位藝術家和他們作品的一切,則可能是。
2.你相信自己做得很好。你做得很出色,這是你對自己的評價,而不需要别人的贊美。你在尋找一個對自己而言很重要的成就。如果你那天晚上烤出了你認爲是全世界最完美的肋排,那麽你就做了一件對的事,取得了成就。不要擔心這個成就在其他人看來有多大或多小。
3.它給你帶來一種成就感。你的行動給你帶來了深刻的成就感,以及快樂。不是那種轉瞬即逝的、暫時的,像荷爾蒙沖動那樣的快樂。滿足感的定義是:你在第二天早上醒來時,對它滿意。現在仍然如此。隻要一想到它,你就會感到滿足。這種具有深刻意義和滿足感的時刻很重要。它們揭示了關于你是誰的一些關鍵問題。
亞裏士多德在 23 個世紀前寫道:" 行動跟随存在。" 他的意思是,一個事物隻能根據它的本質屬性行動。但就人類而言,我們還需要深入了解其行動的内部機制:這個人采取這種行動的動機是什麽?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行動在情感層面上對他們有什麽影響?
想象一下,三位藝術家肩并肩地站在宰恩國家公園的一片高地上,畫出同一片夕陽。一位想爲比賽磨煉自己的繪畫技巧;另一位想在結婚紀念日時把畫送給丈夫,因爲他們曾在公園裏進行第一次約會;最後一位想把風景的純粹之美保存在她的記憶中。在外人看來,這些藝術家似乎在做着完全相同的事情。但從内部來看,每個藝術家都在做非常不同的事情。
也許我們可以單憑外在表現去理解貓和狗的行動,但人是不同的:了解一個人的内心生活對于理解他們爲什麽做這些事,以及這對他們意味着什麽是必要的。成就故事通過由内而外的審視,抓住了行動的核心。成就故事帶來的提問是:" 但是,爲什麽這個行動對你來說意義非凡?"
問題和回答開啓了一個積極的模仿循環。你講述你的一個成就故事,我以同理心聆聽你的分享,并将我在你的故事中聽到的、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東西反饋給你。然後,你也爲我做同樣的事情。以情動情,以心交心。
4
小結
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如何掌控欲望,讓自己開啓并維持積極的欲望循環。他們對他人抱有同理心,想了解别人,也渴望被别人了解,不論其在組織中的身份是什麽。他們專注于培養深厚的欲望,并把單薄的欲望抛在一邊,這将幫助我們掌控并運用模仿欲望的力量,找到内在驅動力,最終發掘并實現真正的人生夢想。(本文完)
end
管理智慧粉絲福利
文中的哪個觀點對你啓發最大?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截止到 4 月 17 日 24:00,獲贊數最多的三位小夥伴,将獲贈《模仿欲望》這本書。
高績效問題分析及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