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最受期待的電影是哪部?
毫無疑問,是它。
想看人數,排名第一。
預售破億,首日票房預測超 4 億。
它的唯一對手,可能是它自己(第一部)。
而原著作者劉慈欣看過之後,已經表态:比第一部有很大的進步。
果真這樣?
魚叔這就來聊聊這部春節檔獨一無二的國産科幻片——
《流浪地球 2》
四年前,《流浪地球》橫空出世。
最初,并不被内業看好。
誰知,憑借着視覺和心靈的雙重震撼,票房一路狂飙。
以 46.86 億的成績,打破了幾十項紀錄,問鼎 2019 年春節檔票冠。
刷新了内地影史科幻片票房記錄的同時,還斬獲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
可以說,憑一己之力,将國産科幻拉到新高度。
因此,許多人對《流浪地球 2》都抱了極高的期待。
魚叔看過首映之後,坦率地說,你可以相信劉慈欣的話,比第一部好的不是一點點。
《流浪地球 2》提前觀影的第一批觀衆,是科學家,包括航天專家、物理學家等。
流出的口碑非常強勁。
其中,中科院物理所的梁老師在觀影後給出的評價,頗有深意——
「人文永遠是電影的第一根骨頭。」
電影的核心是故事,故事的靈魂是人文情懷。
《流浪地球 2》就是這樣一部影片。
電影中,李雪健老師有一段關于「人類股骨」的演講。
一萬五千年之前,大腿骨折是緻命的。
一根斷裂的人類股骨,在衆人幫助下奇迹愈合。
這是人類文明誕生的标志。
一萬五千年之後,地球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如同當年那根斷裂的股骨,需要集結全人類的力量,抵禦危機。
什麼危機?
具體來說,太陽即将毀滅,世界危在旦夕。
為了尋找嶄新家園,人類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
試圖帶着地球離開太陽系,開啟流浪地球計劃。
為了順利拯救地球,勇敢的年輕人們,必須挺身而出。
展開争分奪秒的生死之戰。
故事落實到具體個人,就必須請劉培強(吳京 飾)出場。
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猜到。
雖然片名有個「2」,但它其實是部前傳。
上一部,男主角劉培強已犧牲。
這一部,時間線将不斷往前拉。
講述劉培強選拔領航員之前的故事。
當時,他的妻子身患重症。
在生離死别的關頭,他卻不能緊守親人身邊。
這件事,後來成為父子二人的心結。
有親情羁絆的角色,不止劉培強。
劉德華飾演的科學家圖恒宇,也是其中之一。
多年前,他的女兒在車禍中喪生。
為了讓女兒「複活」,他偷偷用精密的高科技,來延續女兒的數字生命。
從圖恒宇身上,延伸出影片探讨的另一個話題。
有些科學家,發明了能存儲記憶的機器。
在他們看來,人的認知記憶可以化作信号儲存起來。
這樣,就算肉身會枯萎死亡,人類文明也可以永存。
此計劃,被稱作數字生命計劃。
數字生命計劃宣布沒多久,就引起了全球争議。
有人為了追求「長生不老」,做出激進行為,幹擾了人類正常的道德準則和社會制度。
于是,官方徹底叫停。
在這種情況下,圖恒宇依然打算實施暗黑操作。
結果可想而知,一旦科學家黑化,即将帶來一連串的麻煩。
雖然劉培強和圖恒宇,都有親情顧慮。
但别忘了,他們都生活在末日背景下。
地球存亡之際,他們的信仰和使命,該何去何從?
步步逼近的太陽危機,又會把人類命運,引到哪種出人意料的境地?
一場關于親情、科技、人類未來的矛盾沖突,即将爆發。
可以預見的是。
影片會有更濃厚的人文情懷,以及更複雜的科技視角和對未來的暢想。
電影不止是人文的藝術,也是光影的藝術。
如果說,人文是電影的第一根骨頭,那麼光影就是第二根。
一部出色的硬核科幻片,一定有豐富的光影視覺表達。
《流浪地球》系列也是如此。
上一部的視覺場面,以殘酷的末日景象為主。
這一部的視覺場面,會有更多震撼的太空場景。
比如,視覺團隊掏空心思,設計的太空電梯。
作為《流浪地球 2》中的全新奇觀。
太空電梯是最早進入設計,且持續時間最長的高難度場景。
為了滿足觀衆對于科幻奇觀的想象,視覺團隊對太空電梯的體量感、重工業質感以及現實基礎做了精細研究。
最終呈現出,直沖雲霄般的科幻氣勢感。
有一種宇宙級高速公路的感覺。
科幻迷,可能對于太空電梯并不陌生。
這個概念,一直穿梭在各大科幻小說中,是著名的科幻奇觀。
為了讓太空電梯看起來更具真實感。
視覺團隊采用分段式動力推進,從發動機噴射到磁力抓取和空間站對接。
尤其是,從太空返回大氣層部分做了特别設計。
太空電梯轎廂返回大氣層時,通過摩擦生熱燃燒冰盾,節省返回成本。
導演郭帆透露,這個靈感來源于阿西莫夫的小說。
與此同時,也緻敬了馬爾克斯「冰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
僅憑這一個片段,網上已經好評如潮。
影片還有大量驚險的末日災難場面。
從天而降的火球,席卷城市的海嘯。
危機迫在眉睫,人類家園即将變成廢墟。
還有驚險的空戰場面。
為了應對危機,人類爆發了太空電梯空戰。
高空俯沖轟炸,看得魚叔腎上腺素飙升!
還有震撼的太空爆破場面。
宇宙之路,危機四伏。
面對浩瀚外太空,人類力量顯得如此渺小。
還有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的奇觀場面。
這在國産電影裡,還是第一次見!
視覺團隊花了 4 年,來籌備這些特效場面。
每一個場景,都是用上千張概念設計圖換來的。
這足以,證明它的用心好和誠意。
它不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科幻片。
它想通過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的結合,将國産科幻拔高至世界級高度。
這正好也呼應了,片中提到的「人類股骨」的概念。
故事和視覺,就是電影的兩根骨頭,也是電影的一體兩面。
衆所周知。
《流浪地球》這個 IP,對于中國電影很重要。
4 年前,它的出現,給中國電影打了一陣強心劑。
讓觀衆相信,國産科幻的潛力和能力。
4 年後,它的續集,有了更宏大的表達。
《流浪地球 2》想要走得更深,更遠。
它雖然是一部硬核科幻,卻有着柔軟的内核。
如果說,第一部的核心情感是「羁絆」,從父子間的隔閡到和解。
那麼,這一部更側重「牽絆」。
無論是圖恒宇對女兒的牽挂,還是劉培強對妻子的思念,都在訴說,家人是中式家庭永恒的母題,也是最堅強的後盾。
在末日背景下,影片書寫着最真摯的情感。
危難中,這些普通人選擇肩負責任,守護親人和家園。
正是這種柔軟的中式情感表達,成就了影片最打動人心的底色。
流浪地球有别于好萊塢式科幻片的地方是,除了個人主義,它還滲透着更宏大的集體主義的叙事。
片中,李雪健老師飾演的周喆直有句台詞,「團結延續着文明的火種」。
這是對「人類股骨」概念的總結。
末日危機下,隻有團結起來,才能拯救人類。
這種聯合性,是集體主義思維的一種延續。
它沒有刻意渲染任何情緒,因為中國人自古就有心懷天下的胸懷。
這段氣勢磅礴的演講,也直擊人心,廣受好評。
看到這你會發現,影片把格局直接拉滿。
用廣闊的視野與人類文明、宇宙空間對視,回到了一開始說的,「人文永遠是電影的第一根骨頭」。
這是電影的魅力,也是《流浪地球 2》的魅力。
極少有科幻片能同時做到,兼顧硬核和人文,燃點和淚點。
最後,魚叔想說。
作為 2023 開年首部驚喜之作。
尤其對于看慣了好萊塢大片的觀衆來說。
能在銀幕上,觀看這樣一部飽含中式能量、視野、格局、胸懷的科幻片,是多麼令人滿足欣慰的事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