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11 月 12 日消息,第 15 屆雙 11 落下帷幕,依舊沒有公布總交易額,高調回歸的 " 貓晚 " 也悄然而過。不少消費者反映,今年的雙 11" 異常平靜 "。
不過,從淘天、京東等平台披露的雙 11 數據來看,情況似乎也沒有那麽糟。
淘天集團稱,今年雙 11 用戶規模、商家規模、訂單量和成交總額全面增長,全周期累計訪問用戶數超 8 億,創下曆史峰值。
京東方面稱,雙 11 成交額、訂單量、用戶數齊創新高,京東采銷直播的總觀看人數突破 3.8 億。
抖音數據顯示,抖音商城整體目标超預期達成,雙 11 期間的 GMV、訂單量、DAC(日活躍客戶數)破曆史巅峰。
快手方面稱,快手電商消電家居行業 GMV 高速增長,品牌 GMV 同比增長 624%。
今年 " 低價 " 成爲電商焦點,平台不談 " 購買力 ",但對 " 價格力 " 的強調更加鮮明。低價帶來了購買用戶規模的增長,并進一步推動商家生意規模的擴大。
淘天稱雙 11 爲消費者省下超 950 億
今年雙 11,電商平台間的激烈競争中," 卷低價 " 是關鍵詞。
淘天集團将 " 全網最低價 " 定爲今年雙 11 的核心目标,包括三大行業發展中心和用戶、平台、直播等橫向部門,都明确 " 全網最低價 " 爲核心 KPI。
具體來看,天貓雙 11 在跨店滿減基礎上,首次大規模推出官方立減和天天低價,8000 萬商品實現全年底價。淘天集團稱,預計雙 11 全周期共爲消費者省下超 950 億元。
京東也在強調低價,京東采銷直播間将主題定爲 " 價格低過李佳琦,現貨 9 折起 ",并打出 " 驚琦價 "" 李不敢補 " 等口号,圈粉無數。截至雙 11 收官,京東采銷直播的總觀看人數突破 3.8 億。
拼多多相對低調,但低價一直是其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抖音、快手等平台也推出了百億補貼、秒殺、超值購等活動,以低價吸引用戶參與。
低價帶來了購買用戶規模的顯著增長,并驅動商家生意規模的擴大。淘天集團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 11 月 11 日零點,天貓雙 11" 官方立減 " 商品訂單量超 2.1 億," 天天低價 " 商品訂單量近 9 千萬。
"9 塊 9 包郵 "、" 京東百億補貼 "、" 京東秒殺 " 也爲品牌和商家帶來新的增量市場。京東雙 11 累計超過 60 個品牌銷售破 10 億元,近 20000 個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 3 倍,新商家成交單量環比增長超 5 倍。
抖音商城雙 11 好物節超值購商品總計曝光 5.32 億,超值購 GMV 破百萬單品 902 個,超值購支付 GMV 是去年雙 11 同期的 577%;低價秒殺商品頻道曝光超 3 億,低價秒殺訂單量是去年雙 11 同期的 1510%。
電商平台已進入存量競争時代,低價競争的背後是通過對下沉市場的開拓,獲得新用戶和增長機會。淘天集團雙 11 新增用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來自下沉市場。數據顯示,僅三線以下市場,今年天貓雙 11 就新增了超 2000 萬購買用戶,獲得了超 1.4 億筆新增訂單。
普遍觀點認爲,電商滲透率今天已近飽和,誰能有更多的活躍用戶、私域用戶,誰能有更多的留存和複購,誰才有更大的增長機會。
超頭部主播 " 退燒 " 店播崛起
今年雙 11 直播電商的場子依舊熱鬧,但以李佳琦爲代表的超頭部主播正在逐漸 " 退燒 ",店鋪直播則迎來爆發。
花西子眉筆事件的不當言論、底價協議、直播間售假和田玉等一系列負面風波,頻頻将李佳琦帶上熱搜。其中引發的一波接一波的 " 口水仗 " 甚至貫穿了整個雙 11,李佳琦的帶貨 GMV 也打了折扣。
根據每個商品頁面的售價和銷量數據進行初步統計,雙 11 預售首日,李佳琦直播 GMV 約爲 95 億元,相比去年的 215 億減少了一半不止,甚至不及 2021 年的 106.53 億元。
李佳琦今年整體勢頭有所回落,但仍然守住了超頭主播地位。辛巴首戰雙 11 單品鏈接累計支付額破 10 億,瘋狂小楊哥銷售額預計在 8500 萬 -1.5 億元。
而在超頭主播之外,店鋪直播迎來爆發,表現尤爲突出。雙 11 期間,天貓 38 個店播破億,451 個店播破千萬,天貓消電、珠寶、運動戶外、家裝家居、服飾等多行業店播成交增速亮眼。
其中,FILA 天貓官方旗艦店直播間在雙 11 預售前 4 小時成交即破億,打破行業記錄,具有标志性意義。千葉珠寶成爲淘寶天貓珠寶行業首個破億直播間,店播滲透率從一年前的 5% 增長至 38.9%。
據了解,今年品牌和商家以更加積極的姿态布局店播,近一年來,在淘寶新開直播的品牌和商家超過 30 萬個,其中成交破百萬的店鋪直播間超過 27000 個,破千萬的有近 4000 個。
可以預見,未來直播電商領域的競争将更加激烈。在天貓雙 11 老友之約活動現場,美 ONE、交個朋友等直播機構均有出席,淘寶直播相關負責人強調,不存在爲捧新歡抛棄舊愛,都是心頭好。
不僅超頭主播,直播電商生态的繁榮發展還需要 MCN 機構、店播等的共同助力。
AI 加持 未來雙 11 或演變成 " 技術戰 "
與往年不同,今年雙 11 大促中 AI 技術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度融入到整個産業鏈中。
今年天貓雙 11,淘寶面向部分商家推出了 10 款免費 AI 工具,幫助商家實現數字化經營。大模型原生 AI 應用淘寶問問也在雙 11 前進行了多項升級,消費者可以直接向 " 淘寶問問 " 提問,實現更高效的消費決策。
阿裏集團 CEO 吳泳銘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表示,今年雙 11,淘寶天貓平台上商家已經開始規模化使用 AI 工具,調用 AI 次數超過 15 億次。爲商家産出圖文創意日均超 3 億件,視頻創意超 500 萬件。
京東在 AI 技術的投入使用上也毫不遜色,以全線配備智能客服 " 京小智 " 的方式,讓 AI 的魔力凸顯出來。根據京東數據顯示,開售 10 分鍾,京東雲智能客服累計咨詢服務量超 188 萬次。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 雙 11 已經非常成熟,并且從行業大促進化至購物‘節日’,行業競争日趨激烈和差異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技術發展将進一步推動行業的創新進步,雙 11 也将出現更加豐富多樣的購物體驗。"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認爲,在今年大火的 AIGC 技術加成下,電商平台也有了更多玩法,如淘寶開放大模型原生 AI 應用 " 淘寶問問 ",綜合立減滿減等信息生成購買建議,什麽值得買、返利網等導購電商平台也在發展 AI 技術。尤其在直播電商領域,還有數字人直播等,在解放生産力的同時爲企業實現降本增效。未來雙 11 或許不打 " 價格戰 ",而是演變成新的 " 技術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