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 "TMC 動力 " 關注我
從廣汽本田項目正式簽約到雅閣首發國産,再到東風本田如日中天的 CR-V,本田情懷在中國市場一步步無限放大,長期引領合資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然而,當本田在全球市場收縮戰線,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銷量連年下跌之時,我們才恍然大悟,本田的全球銷量規模遠遠落後于韓國現代汽車,與比亞迪相差無幾。
内卷的中國市場,自主汽車崛起,廣汽集團和東風汽車或許不應該對本田要求和期望過高。
在中國市場陷入困境,本田的全球市場表現卻是出乎意料的高速增長,日本和北美兩大市場成爲其增長主力,中國市場開始拖後腿了。
北美是本田最爲重要且不容有失的市場,在穩定燃油車銷量的同時,本田借用通用汽車的奧特能純電動平台開發純電動汽車,還與之聯合開發氫燃料電池平台和汽車,全新整車工廠和動力電池工廠也相繼開工建設。
近日,本田宣布與日産探讨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合作的可能,包括聯合研發和采購,以共同應對新能源汽車帶來的新挑戰,這兩家活在豐田陰影下的日系車企終于要合作了。
與日産和本田都有合資公司的東風汽車将會受益于雙方的聯合行動,畢竟這兩家合資公司是東風汽車的利潤來源。
本田與通用汽車聯合開發的電動汽車注定無緣中國市場,而其燃油車型和電動技術儲備已經掏空,無法獨自支撐在中國市場未來更大的發展。
本田要體面地維持在中國市場的存在,或是集中資源維持少數主力車型,維持小而美的存在,如果想要進一步發展,中國市場和合資車企的本土資源就是唯一的希望。
作爲全球産銷量規模第一市場,深耕多年的本田誠然不願意放棄,它已經開始出手了!
東風本田借助東風汽車的電動汽車平台,推出了全球首個合資自主電動汽車專屬品牌——靈悉,首款車型靈悉 L 純電轎車很快就會上市。
靈犀品牌的推出,讓處于市場困境的廣汽本田陷入左右爲難的尴尬境地。
在電動汽車的技術儲備和市場運營方面,擁有埃安和傳祺新能源的廣汽集團誠然發展得比東風汽車好,雙方還創立了首個合資自主品牌——理念。
就連廣汽豐田都決定引進了廣汽集團的電動技術,發力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廣汽本田卻沒有一絲動靜,合資雙方的合作停留在了懸挂廣汽标志的逸樂 EA6 純電動轎車。
對廣汽集團來說,廣汽本田是其發展的基石,遠不是提供銷量和利潤的簡單角色;本田卻有更多選擇,維持現狀,也許隻保留一家合資公司或許是符合其全球利益的選擇。
在燃油車整體銷量增長受限導緻産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各有一座新能源汽車專屬工廠在 2024 年正式投産,但本田卻已經沒有資源和能力來保證這兩座工廠的順利運行。
關停部分生産線、從雙班生産改爲單班以及人員再次優化等等,都将是這兩家公司在 2024 年的主旋律。
本田已經爲兩家合資公司增加了汽車出口業務,奧德賽返銷日本、CR-V 進軍歐洲,面對嚴重的産能過剩卻也是杯水車薪,廣汽集團和東風集團都要爲本田退出做好心理準備,并全力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一個由東風、日産和本田組成三方聯合體,一個由廣汽主導的廣汽本田,或許是本田考慮退出中國主流市場競争之前應該嘗試的努力。
此外,汽車産業的股比限制已經全面解除,借助兩家合資車企的富餘産能,再次打造本田的出口基地,也是本田脫身中國市場的一個選擇。
借助全球市場絕無僅有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和整車制造能力開拓全球市場,無需犧牲利潤和品牌影響力深陷内卷的中國市場,這就是本田在中國市場不多的選擇。
對本田而言,中國市場依舊重要,但它已經無心戀戰,打不過那就逃,在全球市場看中國車企自己内鬥。
全文結束!
如果我寫得還行,點個贊或者 " 在看 " 吧
有不同意見或想法,發個評論一起交流
公衆号規則修改,還請給我加個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