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短視頻、遊戲之後,快遞,成爲中國互聯網出海的第四次戰役。而且,這并不是電商出海的附加戰,而是中國快遞公司們主動開啓的大航海時代。
國内快遞市場增速下滑、競争加劇,而海外數萬億美元的物流市場,到處都是機會。中國的快遞巨頭們,隻有跳出這場内卷,才能獲得新的增長動力。
順豐控股、京東物流、菜鳥和極兔速遞,已經先後在出海和服務這兩大主線上布局,接下來的争奪,将會更加激烈。
當然,快遞公司的對決,本質上是其背靠的電商體系的競賽。阿裏巴巴、京東集團和拼多多出海業務的成敗,也成爲了這場戰事的關鍵變量。
模式換檔
中國快遞行業的起點,源自 30 年前的艱苦奮鬥。
1993 年,王衛每天背着書包、拖着拉杆箱往返于香港和廣東兩地幫人送貨,以此爲基礎創立順豐;同年,聶騰飛以差不多的方式,依托長三角,申通起步。
之後,在申通快遞(002468.SZ)的啓發下,浙江桐廬的老鄉們通過傳幫帶的形式進入快遞行業,先後創立韻達、圓通(600233.SH)、中通、彙通等快遞公司,統稱爲 " 桐廬幫 "。
2003 年,淘寶誕生,電子商務登上曆史舞台,電商基礎設施之一的快遞業務,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爲了輔助自己的電商業務,劉強東自建物流體系,京東物流應運而生。後續通過并購跨越速運、德邦股份(603056.SH)等逐步坐大。
爲了幫通達系解決 " 最後一公裏 " 問題,完善電商購物體驗,阿裏巴巴推出菜鳥,後期從數字技術平台升級爲快遞物流平台。
2016 年 -2017 年前後,申通快遞、圓通速遞、韻達股份(002120.SZ)、順豐控股先後在 A 股借殼上市,中通快遞(02057.HK)登陸港交所。自此,民營快遞江湖的行業格局确立。
順豐通過商務件牢牢把控高端快遞市場,以業務價值優勢穩坐行業老大的寶座;京東物流(02618.HK)以京東商城爲依托培育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緊随其後;兩大巨頭身後,便是靠業務量取勝的通達系快遞公司們;菜鳥,作爲快遞行業的 " 掃地僧 ",蟄伏多年,後來才開始慢慢顯山露水。
那是中國快遞江湖的黃金時代。不過,很快,動蕩來臨。
存量時代的壓力如期而至,率先感受到業務量壓力的順豐控股(002352.SZ),觊觎規模龐大的電商件市場,2019 年中發起價格戰,通達系倉促應戰。
這場拉鋸戰持續兩年多,順豐業務量一度突破又打回原形。此時,極兔悄然崛起,通達系被沖亂了隊形,在行業内的話語權被削弱,日漸邊緣化。
其實,通達系作爲國内電商市場的基礎設施,并非不重要。隻是,傳統的重資産、高人力和低盈利的商業模式,注定了它們跟不上下一個快遞時代的發展,隻能退守行業底層,在電商平台和快遞巨頭的夾縫中,賺點辛苦錢。
快遞業即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瞄準全球市場的供應鏈綜合服務。
快遞出海
存量時代,并不止發生在快遞行業。互聯網出海,其實早就開始了,目前已經在電商、短視頻、遊戲這三大闆塊取得了相當突出的成就。
阿裏巴巴國際商業集團和拼多多的 Temu,已經成爲全球電商市場的重要新興參與者;抖音海外版 TikTok 在全球市場接連霸榜;騰訊、網易、三七互娛、世紀華通等中國遊戲公司借助資本和産品,在全球市場的話語權不斷增強,也爲自身業務尋找到了第二曲線。
中國互聯網出海的下一站戰役,終于輪到快遞行業了。
首要原因在于,中國快遞市場增速下滑,正在過渡至存量時代。但是,超過 10 萬億美元全球物流市場,發展水平并不均衡,北美、歐洲、東亞這些相對成熟市場,東南亞、中東、南美洲、非洲這些低水平市場,都蘊含着巨大的市場機遇。
這些痛點明顯的快遞市場,相對于中國快遞行業,改進的空間很大。要知道,極兔速遞能快速在東南亞市場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在當地直接移植并改良了通達系的商業模式。
就不論速度和服務質量了,單就價格,就足以形成降維打擊。2023 年上半年,極兔速遞在國内的單票收入爲 0.34 美元,而類似的服務,在東南亞的單票收入爲 0.95 美元。這足以讓國内的電商物流公司們流下羨慕的口水。
另外,随着中國電商出海的漸入佳境,作爲電商核心配套設施的快遞業務,随之一起拓展海外市場,也是順理成章。
Lazada、速賣通、Trendyol、Alibaba、Shopee、Shein 等具有中資背景的電商公司們,都是菜鳥和極兔速遞等公司的主要客戶。
所以,近幾年,無論是老牌巨頭順豐、京東,還是行業新勢力菜鳥、極兔,都在通過跨境物流和海外業務布局快遞出海。
其實,并不是說快遞業必須出海。隻是,就像電商、短視頻、遊戲等行業發生過的故事一樣,不出海,便隻能留在國内這個相對飽和的市場中,繼續投身極緻内卷的汪洋大海,失去了未來的想象空間。
近幾年通達系的創始人們紛紛減持套現,甚至直接退出;而順豐、極兔和菜鳥紛紛謀求在更加國際化的港股市場上市,便是這場風雲變幻一體兩面式的注腳。
巨頭 PK
中國快遞市場的出海行動,并不是從現在才開始的。早在 2010 年,順豐便開始在新加坡從事快遞相關業務。
2019 年,順豐控股收購國際物流巨頭 DHL 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供應鏈業務;兩年之後,又收購主營貨運代理和供應鏈業務的嘉裏物流。在供應鏈服務和海外市場這兩點上率先突破。
順豐控股能夠成爲亞洲快遞老大,全球市場第四,當真不是等閑之輩。
那幾年,面對在快遞業務上的掣肘,順豐一邊通過并購培育第二曲線,還内部扶持了順豐同城和順豐房托赴港上市,在資本運作層面大獲成功。
但是,當價格戰在業績壓力之下偃旗息鼓,順豐的業務量仍然落後于三通一達和極兔,增長壓力再度降臨。
順豐的破局關鍵,應該還是在于業務範圍和服務深度的拓展。順豐挺進全球三強的征程,仍然任重而道遠。
相比于順豐借資本開路的大手筆,菜鳥借助阿裏巴巴的電商業務走出去,輕盈靈動得多。盡管菜鳥的實體業務起步較晚,但開局還算不錯。
截至 2023 年 6 月底,菜鳥擁有約 300 萬平方米跨境電商倉庫,全球第一;2023 财年,公司國際物流包裹量超過 15 萬件,全球第一。已經發展成爲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物流服務企業。
極兔速遞作爲從東南亞市場崛起、将業務拓展至中國市場的跨國快遞公司,在快遞業務出海上算是具備了得天獨厚的經驗優勢。
現在的關鍵是,近年拓展的埃及、阿聯酋、沙特和墨西哥、巴西,能否幫公司建立第三曲線,讓公司重獲增長動力;以及,極兔近年也開始在供應鏈和跨境電商物流業務上布局,能否追上順豐、京東物流和菜鳥,實現業務價值提升。
京東物流早期的重點是輔助京東商城的電商業務,近年的關注點轉移到了供應鏈服務和非京東業務的拓展。在境外市場和跨境業務上,相對于順豐、菜鳥和極兔速遞,并不突出。
中國快遞市場的下一次關鍵躍升,必然是圍繞出海和服務這兩大主題。順豐控股、京東物流、菜鳥和極兔速遞,誰将脫穎而出,成功挑戰世界快遞三巨頭 FedEx 聯邦快遞、UPS 優比速和 DHL 敦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