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度盤點時刻。
2023 年,大環境波詭雲谲,科技圈浪潮依然奔湧不停。
大模型打開 AI 新世界,Vision Pro 引領空間計算,智能電車超越油車,拼多多 " 新王 " 已立,智能手機狂卷創新,新硬件層出不窮,鴻蒙系統加速壯大,AI 芯片驅動萬物…… 2023 年,科技産業發生了太多重大事件。
作爲專注 " 硬 " 科技的新媒體,雷科技以及旗下賬号持續觀察科技行業、追蹤産業趨勢、解析前沿技術、體驗創新産品,給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内容。年底,我們推出 " 雷科技 · 年度 " 專題,其中 "2023 請回答 " 系列将系統梳理科技産業值得記錄的公司、産品、技術與人物,持續輸出精品内容,緻敬創新、記錄時代,思考過去方能啓迪未來,歡迎訂閱關注。
臨近年末,2023 年終将來到尾聲,而手機市場也和我們共同度過了相當特殊但也十分熱鬧的一整年。
在市場全面轉入存量競争後,各家手機廠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向更高處發起沖擊。爲了成爲這塊市場的勝者,各家手機廠商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的旗艦鬥法,在形态設計、遊戲性能、影像系統等諸多領域各顯身手,而得益于處理器能效的全面提升,如今安卓用戶也能獲得媲美 iPhone 的綜合體驗。
值此機會,在雷科技編輯部的讨論下,我們選出了十款具有代表性的年度旗艦手機。這幾款産品個個都有獨門絕招,設計和配置更是技驚四座,秘密武器更是要給用戶帶來意外驚喜呀!至于這一年的年度旗艦機皇,誰能當之?在看完這篇年度盤點後,我想大家的心中自然會有定奪。
雖然降價的新聞接二連三,但是蘋果 iPhone 15 系列還是賣爆了。
特别是其中的超大杯 iPhone 15 Pro Max,這款産品不但搭載了全球首枚 3nm 芯片—— A17 Pro,還首發了 5 倍長焦鏡頭,更大尺寸的屏幕 / 更強的影像能力和更好的散熱表現,讓這款産品成爲了 iPhone 15 系列中的最佳選擇。
(圖源:蘋果)
當然,肯定還是會有人覺得,對比日新月異的安卓手機市場,這一代 iPhone 在功能更新上依然過于保守。考慮到現任蘋果産品設計副總裁的 Tang Tan 将于明年 2 月離職,或許在下一個更新大年,我們就能見到真正全方位躍進的新 iPhone。
在去年 Mate 系列宣布重磅回歸之後,今年的華爲Mate60 系列成爲了今年國産手機圈最響的一顆爆彈。
(圖源:華爲)
在設計上,華爲 Mate 60 Pro 是首次采用「拼接」工藝的 Mate 機型,配色靈感源自于大地精華,衍生出雅川青、白沙銀、南糯紫、雅丹黑四種配色,優雅、時尚,不乏沉穩。
在配置上,華爲對「科技自強自立」、「零部件國産化」方針的堅持,最終推動了麒麟 9000s 處理器的誕生,搭配上基于分布式應用的軟件操作系統 Harmony OS4,軟硬件協同更是爲華爲 Mate 60 系列振奮旗艦智能手機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讓高端手機市場掀起了一場激烈的技術競賽。
平心而論,小米 14 可能不是今年最全面的高端旗艦手機,但絕對是 2023 年旗艦手機中最爲亮眼的一款。
在前代小巧的機身設計上,小米這次特别補齊了前代最大的遺憾,帶來了一塊全新的 1.5K 屏幕,搭配上升級了 75mm 的徕卡浮動長焦鏡頭和首發骁龍 8 Gen3 處理器的性能優勢,在年末旗艦市場一時間竟找不到合适的對手。
(圖源:華爲)
對小米而言,從蘋果口中搶高端用戶,可能并不是一句空話。
從 X50 系列開始,vivo 就将 X 系列一步一步打造成它們最強的影像旗艦産品,在後續的 X60、X70、X80、X90 系列上,我們更是看到了不少與衆不同且引領行業發展的新特性。
這一切的積累,都展現在了 vivo X100 Pro 上,首發天玑 9300 處理器,保證了這款産品的性能表現,而全焦段影像系統 + 自研影像芯片 + 蔡司聯合調校的配置讓它擁有了更專業、更爲人性化的影像表現。
(圖源:vivo)
如果說之前的 X 系列是爲了讓消費者明白手機的影像同樣專業,那麽 X100 系列就是讓手機真正進化成一台「相機」,一台可以揣在口袋裏的「相機」。
在嘴硬了一年以後,iQOO 最終還是抵不過這陣莫名卷起來的質感風暴,加入了「去除屏幕支架」的行列。
從成品來看,iQOO 的決定是無比正确的。iQOO 12 不僅把産品質感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還成功補足了影像上的短闆,由第三代骁龍 8 移動平台,滿血版 LPDDR5X 和 UFS 4.0 組成的新一代 " 性能鐵三角 ",也保證了 iQOO 主打遊戲體驗的品牌調性不會輕易流失。
(圖源:iQOO)
盡管可能已不再是那個「Never Settle」的自己,但是一加 12 還是很好地完成了轉型後的使命——一款更具有性價比的綠廠線上旗艦。
在今年行業内争鬥最激烈的環節,一加 12 不僅首發了一塊與京東方聯合定制的 2K 東方屏,還對自身的哈蘇影像、馬達振動、光學指紋、雨水觸控、揚聲器和整機質感等方面進行了一次全面升級。
(圖源:一加)
不過,在一加 12 正式出貨這段時間後引發的一系列社區讨論問題,或許真的會讓李傑好好地思考一下,下一代旗艦手機真的還要用如此複雜卻又不怎麽被欣賞的産品設計嗎?還是應該走出差異化的路線,将曾經那些屬于一加的屬性發揮到機制呢?
就像雷科技此前在評測中說的那樣,真我 GT5 Pro 可能是有史以來真我旗下最全面的旗艦手機。
該機不僅保留了真我在外觀設計和性能釋放上的優點,甚至還首次加入了大底潛望鏡頭和無線充電功能,更将首銷價格壓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水平,這讓其成爲了目前市面上最具性價比的骁龍 8 Gen3 旗艦手機之一。
(圖源:真我)
當然,目前真我在性能釋放 / 潛望長焦都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至于它還能挖掘出多大的潛力,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沒有像藍廠那樣趕上旗艦芯片手法的浪潮,OPPO 今年的年度旗艦依然是上半年的這款影像「超大杯」。
作爲頂級旗艦,OPPO Find X6 Pro 的三顆攝像頭均配置了旗艦級的傳感器,這也使得 Find X6 Pro 的影像性能達到了系列的巅峰,結合三大影像引擎的加持,成功突破計算攝影的天花闆,讓手機攝影回歸攝影的本源,讓真實的光影得到還原。
(圖源:OPPO)
而 OPPO 的目的,就是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都可以提供更出色的影像性能,舉手出佳作,不再是空談。
有趣的是,在這次盤點的十款年度旗艦中,榮耀 Magic 5 Pro 可能是最低調的一款——一款無明顯短闆的水桶旗艦。
除了做工紮實的質感之外,榮耀 Magic 5 Pro 擁有着标準的後置三主攝模組,分别爲廣角、超廣角、潛望式長焦,都是 5000 萬像素,最高可以帶來 3.5 倍光學變焦和 100 倍數字變焦,5450mAh 的矽碳負極電池,更是掀起了一波電池技術的内卷小高潮。
雖然在國内熱度寥寥,但是要論安卓旗艦,坐擁厚實家底的三星,旗下的安卓旗艦手機理應是旗艦中的旗艦。
今年年初發布的三星 Galaxy S23 Ultra,不僅有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這種基操,還有理論上最成熟的 LTPO 自适應高刷、「遙遙領先」的 1200nits HDR 亮度,此二項皆是競品難以企及的存在。
(圖源:三星)
在影像上,該機甚至搭載了 2 億像素主攝 +1200 萬像素超廣角 +1000 萬像素長焦 +1000 萬像素潛望式長焦的四攝組合,最高 10 倍光學變焦和獨有的夜間人像算法更是讓其成爲了今年各家演唱會上的「指定」錄制設備。
盤點完今年的旗艦手機,小雷最大的感受就是,得益于處理器性能的全面提升,如今各家廠商的旗艦機在性能上已經不會再像往年那樣留有明顯的缺憾,廠商們更多的精力被投入到影像系統上,手機攝影已經成爲人們生活本能,即便是普通大衆也能憑借旗艦手機跨入專業攝影門檻。
在這一年茫茫機海之中,哪一款是你眼中的年度真旗艦?不妨在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