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唱會票又秒沒,到底是誰在搶票成功。"
昨天周傑倫嘉年華香港站門票開售,7 場 14 萬張票一秒售罄。
感歎天王現象級人氣的同時,粉絲們也在超話哀嚎一片," 哭了,真的哭了。讓周傑倫自己來搶票試試。"
哭歸哭,臨到下一場售票,粉絲依舊幹勁十足,哪怕 " 陪跑式買票 " 也在所不惜。
線下演唱會回來了。
周傑倫、陳奕迅、林宥嘉等一衆熟悉的名字重新占領首頁,用一場場巡演點燃人們久違的熱情。
微博 @陳奕迅 FearAndDreams 巡回演唱會
演唱會的意義是什麽?聽衆花費高額的門票,長途跋涉去到場館,追逐一場狂歡,到底是爲了什麽?
帶着這個問題,社長發起了一次征集:" 花掉一半積蓄看周傑倫演唱會,值得嗎?"
我們用六個問題和四百萬讀者聊了聊,那些限定的演唱會記憶。
底下最高贊的評論是:" 如果你再問一遍,花一半積蓄去回憶一遍你的青春和時光,你覺得值得嗎?傻瓜,那是披星戴月都要去奔赴的約會啊。"
這一次,我們聽到了他們關于 " 約會 " 的故事。
@六六
陪我去看周傑倫演唱會的人,已經從男朋友升級成老公啦。
還有哦,全場大合唱,真的很有氛圍。
@Kent
作爲一個傑迷,看了周傑倫在不同城市的三場演唱會。
永遠對演唱會的粉色燈海念念不忘,那是傑倫獨一無二的應援色。
三次演唱會都是不同的人陪我一起去看,但都不是我最想帶的人。
2023 年了,最想要帶老婆去看一次演唱會,帶她感受一下我最想帶她看到的粉色。
周傑倫演唱會上的粉色燈海 / 微博 @地表最強周傑倫世界巡回演唱會
@阿盒
印象最深的,是去看林俊傑的演唱會,爸爸媽媽在場外等我。
記得 JJ 穿着銀色衣服的一個舞台,唱《不爲誰而作的歌》。
微博 @林俊傑巡回演唱會微博
@陳信宏的小迷妹
當年陪我去看梁靜茹演唱會的人,已經互删好友了。
@白露爲霜
看過伍佰的三場演唱會,必須說每一場都很棒!而且每次全場大合唱都很快樂!
當初和我一起去看的是我的三個閨蜜,現在我們依然是少女,依然是最好的朋友。
微博 @伍佰
@芊芊麻麻
2015 年在南京看蘇打綠的演唱會,印象最深的是全場一起合唱《小情歌》,大家揮舞着綠色的熒光棒,很浪漫。
當年陪我看蘇打綠的男朋友現在是結婚五年的老公啦!
我們還有了一個一歲多的寶寶,希望未來可以帶着他一起去看蘇打綠。
蘇打綠演唱會現場的綠色燈海
@Vampire
去看周傑倫演唱會的人,大概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在等粉絲大合唱環節吧。
我們唱的不是歌,是我們念念不忘的青春。
@H
張傑每次演唱會都會講一句," 留給你們啦!"
這就像是粉絲和他的約定,這句話一出來,就會全場大合唱。
印象最深的那首歌是《最美的太陽》,全場亮黃色的燈光中,大家一起唱," 給我力量,是你讓我變堅強,不怕受傷 …… 你的笑你的淚,是我築夢路上最美的太陽 "。
全場大合唱真的很感動,全場 " 星海 " 真的很漂亮。
張傑演唱會上的 " 星海 "/ 微博 @張傑
@川川
從 2016 年到 2018 年,華晨宇的演唱會我每一年都沒有錯過。
那些大合唱的瞬間,幾萬人的力量彙聚在一起,真的很震撼。場館外爲他奔赴而來的人,也都讓我很感動。
四月份就要在杭州再見到他啦,攢了好久的錢終于派上用場了!
微博 @華晨宇
@橋本環喬
2018 年張學友的經典演唱會。
那是我第一次看演唱會,那麽傳奇的人物、神聖的偶像,就那樣出現在了離我隻有三十米遠的地方。
我們之間這麽近又那麽遠,感覺就像夢一樣。
我看着他在我眼前唱《慢慢》,一首我曾經無數個夜晚單曲循環的歌,就這樣現場唱給我聽,幾乎一下就動情流淚了。
@Emma
去看 Super Junior 演唱會時,看着全場燈牌亮起,一片藍色海洋出現,我覺得很榮幸、很快樂。
那是粉絲給他們最好的禮物,也是我能見證的最盛大的奇迹。
@樂光夏
如果人生歌單裏隻能留一首歌,那我的首選一定是張傑的《這,就是愛》。
2016 年十月,我在成都看了張傑的演唱會,《這,就是愛》是演唱會的最後一首,而這首歌也在無數個清晨、午後、深夜帶給我無窮無盡的力量。
印象最深的是開場前的下午,傑哥在場館裏彩排,我在場館外午睡。當時有一點累,靠着欄杆,聽着他的聲音,淺淺入睡。
那時候我還念大三,一個人去成都看他,在他的家鄉看他的演唱會,還蠻奇妙的。這個我從 2007 年就喜歡的歌手正在越來越好,我也在一起成長。
希望我們都有遠大前程。
張傑演唱會,全體觀衆大合唱 / 微博 @張傑
@嘿嘿嘿
看過幾十場五月天的演唱會了,最喜歡的還是 2012 年 4 月 29 日北京鳥巢的那一場。
主唱阿信脫掉鞋子、襪子,踩在舞台上說,他們終于用十年的時間,從北京的 live house 走到了鳥巢。
五月天 2012 鳥巢演唱會
這樣的話,讓我很難不因此想到自己。
2010 年我還在念高中,他們在工體開演唱會說下次要在鳥巢開。很多粉絲覺得他們說大話。
但是兩年後,我考上了北京的大學,也出現在了鳥巢的現場,有種和偶像一起成長、一起圓夢的感覺。
@橙子
2015 年,我獨自一人去看魏晨的演唱會。
2009 年開始喜歡他,但因爲在讀書,錯過了無數次見面的機會。
大學終于考到了北京附近的城市,也趕上了演唱會,就早早買好了票,期待這已經盼望了六年的見面。
但很奇怪,開場前大家都在歡呼呐喊的時候,我卻沒辦法發出聲音,覺得很不現實,就像在做一場夢,不敢相信這一天真的到來了。
等到他的歌聲出來,我就開始掉眼淚。
也許是夢的實現讓我激動過度,又或許是感慨自己終于和 " 青春 " 見了面。
無數次的錯過終于換來了相遇,和那麽多喜歡他的人一起去看演唱會,真的很值得。
魏晨 2015 演唱會
遺憾的是,2017 年他開十周年巡演,我卻又一次錯過了。
回想起自己這十幾年,曾經在爸媽的幫助下翹課去看他的商演,卻也爲了考試錯失無數次見面的機會。牆頭爬了千千萬,最愛的還是他。
有時候朋友都詫異,你怎麽還喜歡魏晨啊。也許在快餐時代,這樣長情是奇怪的吧。
但是對于喜歡的人和事,有時候不需要刻意堅持。
現在他轉型當演員啦,但隻要他願意唱,我們樂橙就一定願意聽——不遠千裏甚至萬裏,隻爲和耳機裏的那個他相見,便一切都值得。
回到最初的問題," 花掉一半積蓄看演唱會,值得嗎?"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覺得值得,甚至會後悔 " 爲什麽沒買内場 ";有人覺得不值," 量力而爲就可以,不要給自己增加負擔 "。
但在所有的問卷中,當回答到 " 演唱會印象最深的場景時 ",大家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樣的答案——全場大合唱。
無論是青春時代的集體記憶,還是獨屬于個人的追星時刻,那些在萬人場館裏共同舉起熒光棒歡呼的瞬間,都熱烈而盛大。
@橙子 的回答裏,引用了蔡康永的一段話:
" 如果你喜歡一位偶像,請你一定要看一場他的演唱會,親自去,要親眼看看他,好好看看他。
因爲舞台上的生命可能持續很久,也可能轉瞬即逝,你不知道他屬于哪一種。"
在音樂裏搖擺,在人群中晃動,耳機裏的聲音終于來到了現實,在音響震天的喧嚣中締結一段珍貴記憶。
這段記憶按時收場、不可複刻。
我們抱着離别的心情去赴約,卻在三個小時的狂歡裏,共享心動。
微博 @五月天
2020 年的複活節當晚,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安德烈 · 波切利在米蘭大教堂直播了一場音樂會。
這場音樂會有三百四十萬人在線觀看,而演出現場,卻沒有觀衆。
後來,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
" 曆史告訴我們,在這一切結束後,春天會比我們記憶中的任何一個都要燦爛。"
或許,這個燦爛的春天已經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