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港口,你會想到什麽?
充滿江湖義氣的 " 碼頭文化 ",或者豪華壯觀的國際郵輪?一艘艘進港停靠的船舶,一個個鱗次栉比的集裝箱,一條條開放運輸的航道 ..... 是一座座港口的真實寫照。
港興通天下,近兩年,中國的港口實力正在顯著提升。2023 年中國港口的貨物吞吐量達到了 169.73 億噸。其中,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爲 108.35 億噸,内河港口貨物吞吐量爲 61.39 億噸,分别比同比增長 6.9% 和 10.5%。
最近交通雜志 AJOT 公布的最新一期(2023 年度)全球集裝箱港口百強名單顯示,中國以一己之力占據 20 席,上海港以近 4920 萬标箱,穩居全球第一名,甯波港位居中國第二名,全球第三名。港口企業的營收利潤同步增長。
上港集團 ( 600018.SH ) 最新财報顯示,2024 年前三季度營收 290.26 億元,同比增長 5.81%;歸母淨利潤 118.11 億元,同比增長 3.98%。甯波港 ( 601018.SH ) 緊随其後,實現營收 218.11 億元,同比增長 13.50%; 歸母淨利潤 41.07 億元,同比增長 2.02%。
主要港口企業的 2024 年三季度業績,王靜儀整理
一系列港口建設也在進行中。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全自動化碼頭擴建項目正在進行中;青島港前灣港區加快推進集裝箱升級改造工程;天津港提速擴建原油、煤碼頭;安徽加快建設蕪湖港 …… 根據交通運輸部近期印發的《關于新時代加強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的意見》,一大批港口正在提速擴建升級,加快建設國家港口樞紐體系。
港航業内有個通俗标準," 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強不強,看集裝箱 "。
貨物吞吐量與集裝箱吞吐量均是衡量一座港口實力的關鍵指标,2023 年全球前十大貨物吞吐量港口排行榜顯示,甯波舟山港以 13.24 億噸的貨物吞吐量排名第一,同比增長 4.9%。
2024 年 9 月,甯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将投資 65 億元,建設甯波舟山港六橫港區佛渡作業區一期工程,意味着全球唯一擁有雙 " 千萬箱級 " 單體集裝箱碼頭的甯波舟山港再度迎來擴容。選擇走擴容之路的沿海港口不止有甯波舟山。
擁有青島、煙台、日照、威海、濰坊、東營、濱州七個沿海港口的港口資源大省山東,打出 " 再造一個青島港 " 的口号。青島港明确 " 一灣兩翼轄六區 " 構建,将環膠州灣和南翼董家口、北翼鳌山灣布局發展,下轄老港、黃島、前灣、海西灣、董家口和鳌山灣共六大港區,規劃綜合通過能力 8.3 億噸,相較現在再翻一番。
上海港、天津港、大連港、廣州港等沿海港口,也在馬不停蹄地開展選址、動工、投産等動作。上海港羅泾港區集裝箱碼頭改造一期工程已經開港,二期将于 2026 年投入生産;天津港大沽口港區 9 号油品液體化工碼頭改建工程開工建設;廣州港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工程開工建設;大連港長興島港區西中島作業區工作船碼頭一期工程主體完工。
2023 年全球貨物吞吐量排名,劉思彤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與沿海港口同步,内河港口建設也不甘示弱。
内河主要港口之一的武漢港未來将形成九大港區的總體格局,規劃生産性貨運泊位共 315 個,通過能力約 2.8 億噸。港口的擴建助力其處理能力的提升,承載更 " 龐大 " 的港口吞吐量。
全國首個内河水運轉型發展示範區的湖州港集裝箱吞吐量屢刷新紀錄,2024 年一季度憑借内河集裝箱吞吐量 21.23 萬标箱的數據拿下浙江省内河港的榜首,再創曆史新高。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院長費維軍曾表示,要構建 " 雙循環 " 新發展格局,就要充分發揮内河航道與沿海通道的 " 黃金水道 " 功能,提升港口現代化管理與服務水平,大力發展多式聯運,使其成爲雙循環聯動發展的大樞紐。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競争力。
無論是沿海港口的擴建還是内河港口的修建,都需要具備不可小看的财力,因此,港口規模大、投資金額高是這一輪港口建設行動的特點,有企業投資建設也有國家資金和金融機構的助力。
由上港集團投資建設的洋山深水港區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及配套工程項目,被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水運 " 十四五 " 發展規劃确定爲重點工程,總投資額達到 513 億元,得到了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 20 億元 10 年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國能(天津)港務有限責任公司二期碼頭項目由企業投資 57.97 億元;山東港口在青島市 2023 年建成投産、目前續建以及 2024 年計劃新開工項目共計 32 項,總投資 754.85 億元,創下近年港口投資新高。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現有港口數量爲 430 個,2023 年中國港口生産用碼頭泊位共 22023 個,比上年末增加 700 個,其中,内河港口生産用碼頭泊位 16433 個、增加 551 個,沿海港口生産用碼頭泊位 5590 個、增加 149 個。
前不久,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加快建設國家港口樞紐體系,推動實施全國港口航道布局規劃。僅在 2024 年上半年,就新增了包括上海羅泾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福州港江陰港區 8 号和 9 号泊位等在内的 7 座大型自動化碼頭。從沿海到内河,港口建設正在加速。
2007 年《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對中國港口進行了明确的劃分,将全國沿海港口劃分爲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 5 個港口群體。港口群可以将在一定區域範圍内,地理位置相近,經濟腹地相似或相同,存在一定競争與合作關系的若幹港口聚合起來,進一步提升港口功能,增加競争力。
環渤海港口群由遼甯、津冀和山東沿海港口群組成,在環渤海在環渤海地區 5800 千米的海岸線上,作爲全國首個交通強國 " 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單位 ",其中的山東港口率先走上 " 智慧港口 " 之路,2024 年 12 月,全國首個全國産全自主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青島港投産運營。長江三角洲港口群是中國沿海港口分布最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兩大港口 " 霸主 " 上海港和甯波港均位列于此,同時具備發達的内河港口,海運優勢明顯。
圖源: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浙江省委員會
長江全長 6400 公裏,被稱之爲 " 黃金水道 "。
橫向看,綿延 2800 餘公裏的長江幹線航道,與岷江、嘉陵江、烏江等支流航道共同組成通江達海的高等級航道網絡;縱向看,連接上下遊、左右岸,成爲沿江貿易往來的重要因素。
上遊,作爲内河港的重慶港加速對接東部沿海地區與中歐班列銜接,2023 年,完成貨物吞吐量 6131.3 萬噸,同比增長 6.9%。重慶兩江新區果園從 " 港散雜貨碼頭 " 搖身一變,變身如今的 " 世界中轉站 ",擁有 16 個 5000 噸級泊位、14 條進港鐵路專用線作業線、年吞吐能力達 3000 萬噸。
中遊,江西的九江港以突破 2 億噸的貨物吞吐量遙遙領先于中遊其他港口。九江港向東開通到到日韓、東南亞的國際直達航線,銜接 " 海上絲綢之路 ";向西開行到四川、重慶的始發定點班輪,通 " 絲綢之路經濟帶 ",目前,九江港鐵水聯運可達全國 27 個地市。
下遊,位于中國大陸東海岸的中部、長江與沿海運輸通道構成的 "T" 字形水運網絡交彙點的上海港逐步從沿海大港邁向國際航運中心。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以香港港、深圳港、廣州港爲重要國際貿易樞紐,毗鄰港澳台,與東南亞地區的貿易往來較爲頻繁。
近日,廣州南沙港區聚焦東南亞地區開辟兩條新航線 "RFM2 航線 " 與 "CVM2 航線 ",将珠江三角洲的出口産品更加高效送達海外。
唐朝開始,廣州港就一直扮演着近海遠洋的貿易窗口,廣州黃埔港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最早的三個集裝箱碼頭之一;香港港率先進入全球化體系;深圳港成立蛇口自貿區,三港引領下,惠州、珠海、東莞等港口紛紛興建、成爲珠三角地區招商引資和發展工業的大基礎。從港口到港口群,好似江河彙入湖海,共同掌舵着海洋的經濟航道。
從 " 一窮二白 " 到如今的港口強國,中國港口建設有着自己的曆史脈絡。新中國成立初期,港口建設處于 " 恢複 " 階段,全國港口完成生産資料所有制改造,建立了 " 集中統一、分級管理、政企合一 " 的水運管理體制,由國家爲主導有計劃、有重點地建設和管理港口,使中國港口獲得了新生。
20 世紀 70 年代,港口建設步入 " 起步 " 階段,也迎來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港口建設高潮,吞吐量從最初的 1000 萬噸到近 3 億噸;随着改革開放的步伐,第二次港口建設高潮興起,吞吐量實現約 8 倍增長。
2003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的頒布實施與 2007 年《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的出台,讓中國迎來了第三次港口建設高潮。在實現港口強國的建設目标下,中國步履不停。2013 年," 海上絲綢之路 " 倡議的提出,将東亞、歐洲、中亞的經濟圈連接起來,港口成爲了中國海上貿易之路的連接點,愈來愈密切的貿易往來帶動着新航線的開辟,也就代表着港口需要 " 更上一層樓 " 地擴大規模。
2024 年,青島港接連開辟 " 青島—新加坡 "、" 董家口—俄羅斯 " 等 " 一帶一路 " 新航線,加速中俄貿易往來;甯波舟山港開通新航線 OSPREY,滿足日益增長的中印貿易需求;廈門港開通地中海航運運營的澳新線,深入大洋洲腹地,全面覆蓋悉尼、墨爾本、奧克蘭等大洋洲重要港口。
總體上看,目前中國港口的供需狀況能夠保持平衡,但部分地區如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帶會存在供需緊張的問題,需要通過港口的擴建提升吞吐量的規模,進而滿足港口的運載能力。
例如甯波港的擴建,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表示,修建新碼頭将爲帶來甯波舟山港更先進的硬件條件,提升其集裝箱業務在長三角地區的競争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企業的營收和利潤水平。
2024 年上半年,中國沿海和内河港口進出港船舶數量達 1521.17 萬艘次,貨物吞吐量達 91.84 億噸,同比分别增長 14.35%、4.85%。
作爲城市對外開放的窗口,港口以不息的喧嚣與甯靜爲城市發展帶來新的契機。鄭州是中國的 " 鐵路大佬 ",但在 " 鐵公機 "(鐵路、公路、機場)相對完善的交通格局襯托下," 航運 " 成爲了 " 大佬 " 的短闆。
對比其他幾個身處中部的省會城市如武漢、長沙、合肥等,無一不是港口城市。而鄭州,因爲缺少港口,錯失了很多發展機會,成爲了鄭州發展的 " 内傷 "。
港口是一座城市各種交通工具銜接轉換的據點,也是拉動腹地經濟發展的龍頭。港口的崛起帶動城市産業發展,支撐地方經濟,地方經濟有了活力又會正向提升港口吞吐量,形成 " 以港興産、以産興城 " 的城市與港口 " 雙向奔赴 " 的發展格局。
港口于城市的魅力遠不止于此,2024 年 8 月,山東港口日照港的海龍灣景區正式對外開放,46 萬平方米的金沙灘和一道綿延入海的弧形棧橋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打卡,讓日照從青島、淄博、威海等一衆熱門旅行城市中脫穎而出。
俗語道 " 要想富,先修路 ",2017 年 4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廣西北海鐵山港時,又在這句話後面加了一句 " 沿海地區要想富也要先建港 "。爲什麽要大規模地建設港口?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開發處副處長姜雲鵬表示,水運交通對于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支撐外向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當前,中國的水路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占比分别達到 16.9% 和 53.5%,海運更是承擔了約 95% 的對外貿易運輸量,通江達海的港口是銜接國内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實現着國際貿易與經濟的聯動發展。作爲制造業大國,港口規模的擴大能夠大幅提升物流效率與運輸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從而提高市場競争力。
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劉秉鐮曾表示,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占據世界排名前 20 位港口城市中的 16 個席位,已成爲全球物流市場中心,帶動現代物流成爲國民經濟基礎性、戰略性先導産業。不過,"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港口的擴建除建設規模、地理位置、發展優勢等因素之外,也需要考慮高比例投資可能會帶來的吞噬效應。
從商業模式上看,港口主要通過提供裝卸、搬運、倉儲等貨物運輸與物流服務進行盈利,高投資計劃之下,也會通過集裝箱吞吐量、貨物吞吐量的提升來平衡收益。
2024 年前三季度過完,主要港口企業都實現營收和利潤雙漲:
上港集團前三季度營收 290.26 億元,同比增長 5.81%; 歸母淨利潤 118.11 億元,同比增長 3.98%。青島港 ( 601298.SH ) 營收約 139.78 億元,同比增長 2.34%;歸母淨利潤約 39.31 億元,同比增長 3.78%。
結合各港口上市企業 2023 年報數據,2023 年營收前三名的港口分别是上港集團、甯波港與廈門港務,其中上港集團營收爲 375.52 億元;利潤前三名的港口是上港集團、青島港與甯波港,分别爲 132.03 億元、49.23 億元、46.68 億元。
開港後是否能夠完成既定目标的貨物吞吐量,是否能夠創造投資項目的收益,都是需要進一步切實考慮的問題。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出行一客 ",作者:施智梁團隊,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