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滿小滿,江滿河滿。" 夏天的第二個節氣——小滿如約而至。此時節,空氣正在一天天被熱浪侵吞,北方天氣漸熱,南方雨水頻降。依照 " 春夏養陽 " 的原則,人體在夏季需要适當補養元氣,以減少高溫對機體能量的消耗。那麽養生如何做到 " 将滿未滿 " 恰到好處呢?北京協和醫院中醫科大夫建議您從 " 補 " " 消 " 兩方面關注保健。
補可以 但不能太滿
小滿過後,天氣漸熱,人體出汗明顯增多,易出現乏力氣短、疲勞口渴,甚至心悸等耗氣傷津表現。平時血壓偏低,或有糖尿病、貧血等慢性病的體虛者,可适當通過藥物或食物來補氣養陰。西洋參性涼不易上火,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功效,适合入夏服用。
熱天戶外活動不宜過度,可用西洋參(每次 3-5 克)泡水,徐徐飲服進補;或取一薄片西洋參含在口中,可輔助緩解疲倦口幹症狀。偏愛調配養生茶飲者,可自制黃芪蜂蜜水(黃芪、麥冬各 10 克,五味子、烏梅各 6 克,水煎取汁,用蜂蜜調味),口感酸甜,可補氣生津、固表止汗、潤肺補腎。
此外,日常膳食中,平補身體的肉蛋類包括帶魚、黃花魚、鲳魚、雞蛋、鹌鹑蛋等;山藥、蘋果、烏梅、枇杷,爽口性平,是合時宜的果蔬。
避免辛辣肥膩 吃點 " 苦頭 " 能祛火
在此時令,北方氣溫漸高,人體陽氣随之隆盛,宜吃 " 苦 " 清涼祛火,進補宜适度。飲食忌辛辣肥膩,防止助火生熱。少吃或避免性溫性熱的食物,如鴿肉、鹿肉、鳝魚、榴蓮、荔枝等。" 大補大滿 " 會導緻上火,一旦上火可用 " 苦 " 祛火。苦菜(中醫稱敗醬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火涼血的功效。
現代研究表明,苦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夏季搭配養生補品時,可将苦菜焯熟,配蒜泥涼拌,或清炒、炒肉、拌餡,或煮苦菜粳米粥,均是可口佐餐。其他苦味食物,如苦菊、芥藍、生菜、苦瓜等,也均有清熱祛火功效。
吃飯七分飽 大滿易積食
小滿時節,農作物的籽粒開始飽滿,但還未成熟,故稱 " 小滿 "。脾胃負責五谷雜糧在人體的吸收消化,此時節,要特别注意讓脾胃 " 小滿 " 即七分飽,切勿 " 大滿積食 "。
胃是中醫六腑之一,生理特點是 " 實而不能滿 ",即人不能暴飲暴食把胃塞滿,要保持胃的消化通暢。入夏後,人的體力消耗大,進食量增多,易導緻積食。輕者腹脹打嗝,重者脘腹脹痛、口臭便秘,尤其是嬰幼兒,若頻繁積食還會影響生長發育。此時節,宜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爲主,盡量避免吃甜涼油膩和易産氣的食物,比如甜膩點心、炸糕肥肉、冰鎮水果等。
一旦出現腹滿食積,可選擇具有消食化積功效的藥食。例如山楂,能消食化積、行氣消痰,利于消肉食積滞。研究發現,山楂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其中解脂酶能促進脂肪類的食物消化,有促進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等作用。比如蘿蔔,有清熱生津、消食祛痰、利水消腫的作用,其營養成分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體内廢物的排出。而金橘具有理氣消食功效,還可疏肝解郁,祛痰止咳,醒酒提神。木瓜則能消食下乳、除濕通絡,可幫助人體消化和吸收肉食,還是風濕關節痛、哺乳期缺乳婦女的推薦食物選擇。
除 " 滿 " 來碗祛熱除濕湯
除了消食外,除 " 滿 " 保健還指祛濕消腫。随着南方降雨增多,人體易感受 " 濕邪 ",出現皮膚濕疹、關節腫脹以及白帶增多等症。體質虛弱者,應防止涉水淋雨,盡量避開居處潮濕環境,防止濕邪入侵、痹阻關節經絡,罹患風濕痹痛。
若發生了消化道不适,出現腹脹、食少、大便溏薄不成形等,日常可配合進食健脾祛濕的食物,如赤小豆、薏米、西葫蘆、冬瓜等;肢體水腫者,也可自制祛熱除濕湯(薏米、綠豆、玉米須各 20 至 30 克同煮),煮赤豆粥、荷葉粥等。
文 / 王景 宣磊(北京協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