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飛凡 F7 的上市定價,隻能說,想要買一台 20-30 萬元級别中高級轎車(無論純電、燃油還是插混)的人,實在是太過幸福。
▲出人意料的是,飛凡還公布了 F7 搭載 64 度電池的基礎版本,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進一步拉低了價格區間
先來看飛凡 F7,擁有的幾個關鍵特征:
· 自研全車全座的巴赫座椅;
· 同級最長主駕坐墊、同級最長後排坐墊;
· 媲美百萬 D 級豪華車的隔振表現,中高速度段的綜合靜音表現同級第一,在 120km/h 時速下車内語音清晰度與奔馳 S 級同水準;
· 後驅零百成績 5.7s,四驅零百 3.7s;
· Onebox 電制動系統 +Brembo 四活塞卡鉗制動組合;
· 前排 43 英寸真彩三聯屏 + 後排 8 英寸多媒體娛樂屏;
· 同級最大的 1.98㎡全景天幕……
▲飛凡 F7 全系标配如圖(可能需要放大看圖,因爲實在太多了)
實話說,放在三年前,我無法想象用一台凱美瑞的價格,能夠買到這樣的車。三年後,即使我看慣了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的穩,也領略過零跑作爲 " 用戶代工廠 " 的狠,在看到飛凡 F7 上市價格和配置的那一刻,還是強烈感受到純電甚至包括燃油中高級轎車定價體系被刷新後的震撼。
如果你到現在還認爲飛凡 F7 的對手隻是小鵬 P7 和極氪 001,那麽你就大錯特錯了。沒錯。我認爲飛凡 F7 比我之前想象中的野心更大,它不隻是在純電轎車範圍内去 " 卷 "。
——它是插向整個 20-30 萬元、這個傳統燃油中高級轎車絕對強勢區間,一根尖銳的刺。
我非常不喜歡 " 卷 " 這個字,是因爲它意味着陷入無謂甚至是惡性的競争。我認爲真正的競争者,應是進化和叠代、而不是 " 卷 " 的。
向内進化、向外叠代,改變和重塑原有格局。
成爲一根堅硬的刺,而不是一張人雲亦雲的紙。
20 萬 -30 萬元轎車的原有格局,一半天下屬于合資品牌中高級轎車,一半天下屬于豪華品牌入門轎車。前者如雅閣邁騰凱美瑞,後者如 A4、C 級和 3 系。
凱美瑞 2022 年賣出 250813 台,雅閣交付 223200 台,邁騰也有 159805 台的交付量;寶馬 3 系 2022 年賣出 150738 台,奧迪 A4 交付量 143695 台,奔馳 C 級則爲 143294 台(注:以上數據皆爲上險量公開數據而非批售量)。
2022 年,中高級轎車中,唯一能夠排得上号的新能源轎車,唯有比亞迪漢,全年上險量爲 220631 台,但如果将之細化到純電漢 EV 的話,2022 年度官方公布的銷量數據則是 143895 台——和 A4、C 級基本打平。
也就是說,不管新能源的趨勢有多強、市場變天的呼喚有多大聲,數據自己會說話—— 20-30 萬元級别中高級轎車區間,至少從當下來看,
依然是燃油車掌握着真正的制霸權。
也隻有看清楚飛凡 F7 以及同價格區間電動轎車們面臨的對手究竟是誰,才能真正明白爲什麽我說想要改變格局,需要的是一次尖銳的 " 刺破 ",而不是綿軟無力的 " 内卷 "。
飛凡 F7 的尖銳鋒芒,首先是真正的 " 體驗最強 ",而不是 " 堆料至上 "。
正如使用頂級的海參制作料理,未必就能讓味蕾綻放一樣。考驗的是操盤者的對細微感受的把控、以及落地實現的能力。
從飛凡 F7 身上,我們看到很多對于聽覺觸感細節的把控,精細到一張自己研發的座椅,如何更好撐托住中國人的腰椎;也精細到如何從 " 音源優化 " 和 " 路徑優化 " 兩個維度,打造堪比奔馳 S 級的座艙靜音品質。
考驗的并不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說,而是你能不能真正實現、并且被用戶感知。
而從之前我們對于飛凡 F7 的靜态及動态體驗中,我們的總結是:飛凡 F7 無論是動态還是靜态表現,都在設計、舒适、智能、操控、動力和底盤調校上具備明顯的、可感知的優勢,是同級别中非常少見的 " 六邊形戰士 "。
其次,飛凡 F7 具備可以刺破當下中高級轎車市場格局的實力,來源于 " 紮實 " 和 " 确定 ",而不是新造車品牌們慣有的那種 " 虛張聲勢 "。
作爲上汽集團孵化的新能源品牌,它所講述的,固然是一個 " 新故事 ",但真正爲飛凡品牌紮實築基的,實際上是上汽全産業鏈優勢資源的全力支持。
我們留意到,上市現場公布價格的同時,飛凡 F7 同期宣布預計到今年年中,RISING PILOT 将支持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 22 個主要城市的開通,并覆蓋京港澳、京滬、等重要幹線在内的 33 條高速公路,基本上是到手不用等的節奏。除了彰顯實力和表示誠意之外,可以說,在産能、價格、渠道的穩定性上,相比那些上市之後 48 小時改價格配置或是動辄等待數月才靠 OTA 逐步實現智駕功能的品牌們來說,飛凡無疑具備更強的底氣。
芯片供應缺乏、锂價不穩定,在充滿不确定性的當下,正是上汽給予了飛凡品牌強大的确定性——這種确定性,我認爲正是飛凡 F7 面對堅固的燃油中高級轎車腹地時,最有力的切入點。
買凱美瑞雅閣邁騰,追求的是确定的均衡産品力;買 3 系 A4 和 C 級,追求的是确定的身份認同感。這也正是爲什麽比亞迪漢能夠成爲原有中高級轎車市場格局的第一把尖刀,而不是蔚小理,因爲比亞迪比它們具備更強的确定性。
在 2023 年,我認爲确定性和穩定性,才是一個品牌真正稀缺的品質。甚至我認爲改變當下中高端轎車格局的,一定是真正具備中高端車開發制造經驗、尤其是強大全産業鏈體系力的品牌。
上汽全産業鏈優勢資源所孵化出的飛凡,正是這樣特殊的角色。一方面,它懂得中國中高端轎車消費者的核心訴求:均衡。另一方面,在智能、駕控、舒适上,每個維度都能體現出超越現有最強車型半個身位的 " 越級 " 水準。
因爲,隻有均衡,才能打敗凱美瑞們的均衡;也唯有精準到毫厘全感官體驗上的豪華,才能打敗 A4 們的豪華。
所以你去看看 F7 價格所對應的配置表,就會發現:這不叫 " 卷 ",這叫 " 懂 "。
比如它既懂得中高級轎車給予駕駛者在機械素質上應有的高級感,又懂得底盤和座椅所能夠傳遞給駕乘者的舒适性。
我還留意到一個細節,飛凡 F7 擁有後驅和四驅兩個版本在同級别中的最快零百加速——但同時,這個 " 最快 " 是駕駛者可以 " 随心所欲 " 去選擇的。飛凡 F7 可以在動力響應和滑行能量回收等駕駛參數上,讓用戶在 0-100 之間,進行精細入微的 " 無級式 " 調節。
雖然我擁有最快的實力,但我不需要随時都在沖刺。這是主流中高級轎車用戶在 " 度 " 的層面上,天生需要的克制,也是飛凡 F7 對于傳統燃油轎車用戶,真正的尊重和懂得。
現有中高級轎車區間中,燃油轎車之所以更爲強勢,我認爲實際上是沒有一台真正懂得這部分用戶、真正基于主流用戶實際需求來打造的電動轎車。
而從成功刺破現有格局的漢 EV 身上,我們可以得到的啓示便是:故事講得好不好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爲打破燃油轎車的制霸現狀,靠的絕不是劍走偏鋒,更不是把故事講得動聽。靠的是 " 針尖對麥芒 " 的硬碰硬,靠的是在各個維度上,都能一一擊破凱美瑞們優勢的産品力和制造、服務體系力。
甚至我認爲,一台真正優秀的主流中高級轎車,動力形式上的 " 純電 "、" 插混 " 還是 " 燃油 ",并不是決定勝負的因素。
20.99 萬元起的飛凡 F7,用均衡去打敗均衡,用豪華去戰勝豪華。20-30 萬元區間具備挑戰凱美瑞們實力和素質的純電轎車,它終于來了。
文|趙小查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