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佳節,對很多情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從 " 青梅竹馬 "" 兩小無猜 " 的青澀懵懂、" 梁祝化蝶 " 的至死不渝,到 " 水漫金山 " 的凄婉悲情,千百年來,無數浪漫的愛情傳說隐藏在含蓄的詩詞典故裏,如今依舊訴說着脈脈深情。這個七夕,現代快報記者帶你 " 嗑 CP",打開江蘇古代愛情圖鑒,來一場浪漫的 " 打卡 " 之旅。
青梅和竹馬
坐标:南京長幹裏
△秦淮河上的長幹橋
南京中華門外,城牆腳下,秦淮河畔,長幹裏是一個古老而浪漫的地方。" 青梅竹馬 "" 兩小無猜 " 這兩個成語都出自這裏。李白《長幹行》詩裏寫道:"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 這首愛情叙事詩是李白初遊金陵時所作,以少婦自白的口吻,傾吐了從小成長起來的愛情和後來的離别之感,叙事與抒情交替,将初嫁時的羞澀、新婚的喜悅和堅貞不渝的心願寫得細膩生動。
△東幹長巷
長幹裏是南京建城之始越城所在,自古就是人口密集的居住區和繁華的商業區。李白之後,還有許多文人墨客相繼在這裏留下詩篇,長幹裏成爲 " 金陵四十八景 " 之一。如今,東、西幹長巷公園位于中華門外長幹橋兩側,城牆與外秦淮河之間的地帶,是兩個狹長型的公園,向東、西分别蜿蜒 1 公裏連接鳳台路、雨花門。附近居民與外來遊客都愛來這兒散步、打卡。曆史的滄桑感與市井生活的煙火氣在這裏相遇。
沈複和芸娘
坐标:蘇州吳宅
△沈複故居舊址
位于姑蘇區滄浪街道大石頭巷 36 号的吳宅,相傳爲《浮生六記》作者沈複故居舊址。1940 年,由沈延令售與滬商吳南浦,從此被稱爲吳宅,現爲江蘇省級文保單位。
△吳宅内磚雕門樓
沈複,字三白,清乾隆二十八年 ( 1763 年 ) 生于姑蘇城南滄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十八歲娶舅女陳芸爲妻。婚後夫妻倆相愛甚笃,雖命途多舛,但二人不落世俗,苦中作樂,耳鬓厮磨二十三年,至芸積病身故,仍情深如舊。《浮生六記》是沈複所作的自傳散文,也被稱爲寫給妻子的絕美情書。以真言述真情,深爲後世文人所推崇,流傳至今,已成經典。沈複與芸娘從滄浪亭搬離後便生活在吳宅。吳宅前門北向,共有三路五進大小七十二間。
梁山伯與祝英台
坐标:宜興善卷洞
△梁祝園
" 梁祝 " 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善卷洞是著名的梁祝故裏,是目前國内梁祝傳說記載最早、記述最豐、史據最足、遺存最多的遺址地區,是梁祝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英台書院
這裏有現存最早的梁祝文物碧鮮庵碑,有始建于南齊由齊武帝收贖祝英台故宅而建的善權寺,還有英台書院、草橋、琴劍冢等衆多遺存。其中,英台書院現位于善卷洞風景區後洞,相傳爲祝英台與梁山伯共讀之處,内有碧鮮園、琴室、英台閣、書齋、蝴蝶軒等,并有著名畫家題書作畫,更添光彩。爲傳承和傳播梁祝文化,善卷洞在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梁祝化蝶雙飛的日子當天,還會舉行隆重的 " 觀蝶節 "。
七仙女和董永
坐标:鹽城西溪
△ 七仙女和董永雕像
西溪,位于鹽城東台古運鹽河畔,乃東台文化之根,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 董永傳說 " 源頭地。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流傳着董永與七仙女的愛情故事。
董永,西漢時出生在東台西溪鎮丹陽裏(又名千乘)的董家舍。少年喪母,與父親董公相依爲命。因家貧經常幫人做工謀生,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後來,董公病故,董永因家中貧困,無錢安葬父親,于是就到西溪鎮上大财主曹長者家賣身爲奴,得錢葬父。
西溪鎮北有一水塘,叫 " 鳳凰池 ",昔日池水碧波蕩漾,清澈見底。傳說王母娘娘的七個女兒常來此沐浴。西溪西南面有一村莊叫 " 鶴落土侖 ",傳說七仙女深爲董永的勤勞和孝心所感動,下凡後在西溪南面的 " 十八裏河口 " 與董永相遇成親。傳說仙女七妹爲贖回董永的賣身契一夜之間織成十匹錦緞,耗盡了發絲與仙力。董永撕毀了賣身契,七妹卻元神隕滅無奈與之分離 …… 四季更叠流轉,如今這個故事仍然久傳不衰。
白娘子和許仙
坐标:鎮江金山寺
△金山寺
白蛇傳傳說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距今有一千多年曆史。鎮江是白蛇傳傳說的重要發源地和白蛇傳民俗文化圈的中心點。白蛇傳傳說講的是有條美麗的白蛇,爲報答許仙的救命之恩而與之結爲夫妻。後來白娘子在鎮江五條街開了 " 保和堂藥店 " 施藥濟貧,卻惹怒了金山寺法海方丈。端午時,法海施以 " 雄黃酒 " 計謀,使白娘子現出蛇身吓死許仙。白娘子爲救夫君,勇盜仙草;後來爲找夫君,水漫金山。作爲口頭文化遺産," 水漫金山 " 一詞已成爲全國人民非常熟悉的口頭俗語,并收進了《漢語大詞典》。
△刻瓷《白蛇傳全景圖》
鎮江的 " 金山寺 "" 保和堂 "" 白龍洞 "" 法海洞 " 等地方風物遺迹,既是白蛇傳傳說故事中的重要佐證,也成爲該傳說可以印證在鎮江的 " 可信物 "。
冒辟疆和董小宛
坐标:如臯水繪園
△水繪園
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爲歌妓的董小宛,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稱 " 秦淮八豔 "。她與如臯才子冒辟疆相識于秦淮河,在詩詞唱和中,才子佳人一見鍾情。董小宛傾心追随心上人,幾經周折才被納入冒家。從此,逃離了 "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 歌妓生活的董小宛,變爲治家理财的賢内助。
△水繪園
公元 1651 年,董小宛因病去世,年方 28 歲。曆經 400 多年風雨滄桑的水繪園,見證了這對才子佳人的愛情。在水繪園的諸多佳景中,以波煙玉亭最爲秀美。亭名取自唐代詩人李賀詩卷四《月漉漉》" 月漉漉,波煙玉 " 句,是冒辟疆爲懷念董小宛而建。
梁鴻和孟光
坐标:無錫鴻山
△無錫梁鴻國家濕地公園
無錫梁鴻國家濕地公園所在地原名梁鴻村,得名于東漢著名文學家梁鴻。梁鴻是東漢名士,因作《五噫之歌》諷世,遭到漢章帝追捕,于是一路南下來到吳地,因仰慕吳地祖先泰伯三讓王位的高風亮節,就在泰伯墓地鐵山(今無錫鴻山)安頓。梁鴻夫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辛苦,但夫唱婦随,相敬如賓。
△舉案齊眉銅像
傳說梁鴻每天勞動而歸,孟光總是把飯菜準備好,雙手将盤子舉得齊自己眉毛那樣高,送到梁鴻面前請其食用。這就是 " 舉案齊眉 " 典故的由來,也傳爲千古佳話。原指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以表示尊敬。後形容夫妻倆互相尊敬、十分恩愛。
方卿和陳翠娥
坐标:蘇州同裏
△珍珠塔景園
珍珠塔景園位于蘇州吳江,系同裏古鎮名園,也稱 " 陳禦史府第 "。珍珠塔景園即陳氏舊宅始建于明成化年間,嘉靖四十四年(1565)監察禦史陳王道擴建。清康熙三十九年 ( 1700 ) 進士陳沂震利用老宅重建,定名爲 " 孚寄堂 ",民間傳說《珍珠塔》講述的正是陳王道嫁女的故事。相國之孫方卿因家道中落,去襄陽向姑母借貸,反受奚落。表姐陳翠娥贈傳世之寶珍珠塔,助他讀書。後方卿果中狀元,告假完婚,先扮道士,唱道情羞諷其姑,再與翠娥結親。
△珍珠塔景園
如今的陳氏舊宅更名爲 " 珍珠塔景園 ",是基于根據大量的曆史文獻資料,在陳氏舊宅的原址上,按照 " 珍珠塔 " 故事中所述景點名稱進行恢複重建的。珍珠塔景園占地 27 畝,由東、西、北三大部分建築群組成。園林占地約 1.8 萬平方米,由禦史第、陳家後花園、陳家牌樓、宗祠四大建築群組成。
沈秉成和嚴永華
坐标:蘇州耦園
△蘇州耦園
耦園位于蘇州古城東北隅,始建于清初。清同治十三年(1874 年),按察使湖州沈秉成攜妻嚴永華歸隐,在昔日園林涉園基礎上重修擴建,改爲一宅兩園的格局,并易名爲 " 耦園 ", " 耦 " 字通 " 偶 ",寓夫婦偕隐雙栖、嘯吟終老之意。
△蘇州耦園
園内長廊相對,假山成雙,花窗成對,池井呼應,建築兩兩對稱,隐喻園主夫妻二人琴瑟和諧、伉俪情深的真摯愛情。藕園匠心獨運的造園藝術是蘇州古典園林中的孤例,如今爲世界文化遺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實習生 壽媛 現代快報 + 記者 嚴君臣 劉靜妍 曹德偉 高達 陳敏 王菲
部分圖片來源:梁鴻國家濕地公園、善卷洞景區、如臯市宣、蘇州市耦園管理處、滄浪街道西美社區、蘇州吳江區、東台西溪景區
(校對 張靜超 編輯 張宇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