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 bZ3,要麽降價,要麽放棄零售市場。
撰文:盧偉嘉
盡管注入比亞迪基因的豐田—— bZ3,比預期中來得更早一些,但中國市場似乎已經對這款車提不起興趣了。
3 月 6 日,一汽豐田 bZ3 開售預售,新車共推出 3 個配置版本,價格區間爲16.98-19.98 萬元。
看到這個預售價,絕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同樣的價格我可以買比亞迪秦 PLUS、比亞迪元 PLUS、長安深藍 03、埃安 AION S PLUS、小鵬 P5 和 MG MULAN 等自主品牌純電動車型了,何必還要考慮這台跟不上潮流的豐田呢?
或許我是先入爲主了,但這其實是一個很現實且客觀存在的問題,當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中掌握主導權之後,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更多時候都是處于被動位置,每一款登場的合資選手都需要接受由自主品牌選手發起的車輪戰,隻有經得住車輪戰考驗的選手才有機會得到市場的青睐。
也就是說,除非豐田 bZ3 能夠拿出足夠強的産品力應戰,要不然這台車還沒正式上市就已經涼了一半。
乏善可陳
在深度試駕體驗之前,我試着通過官網介紹提取 bZ3 的産品亮點。
打開一汽豐田官網,點擊 " 車型亮點 " 菜單,我們可以看到豐田 bZ3 有以下幾個産品特點(經過整理歸納):
基于 e-TNGA 架構打造;
先鋒美學、四輪四角、隐藏式門把手設計;
DIGITAL ISLAND 數字島(旋鈕換擋機構);
0.23cd 風阻系數;
0-50km/h 加速時間 3.2 秒;
以駕駛者爲中心的中控台布局 ......
額 ...,這算是什麽純電動車亮點?
先不說以上産品點能否對主流電動車消費群體産生吸引力,單論車型亮點的提取和宣傳手法,豐田 bZ3 就已經給人一種還停留在 5 年前的感覺。
試問今時今日,還有哪一款純電動汽車會将隐藏式門把手、0-50km/h 加速能力和向駕駛者傾斜的中控台布局作爲産品亮點?恐怕隻有那些産品力乏善可陳的車型才會如此吧。
事已至此,我有一個提議不知當不當講。
如果豐田實在挑不出 bZ3 的産品亮點,其實不妨 " 蹭一蹭 " 比亞迪的熱度,告訴大家bZ3 搭載了比亞迪旗下弗迪的電動機以及磷酸鐵锂刀片電池,興許大家在知道這個信息點之後,對 bZ3 的興趣會略有提升。
隻不過,倘若豐田 bZ3 的賣點是流淌着比亞迪的血液,那消費者爲何不直接選擇定位相似的比亞迪秦 PLUS 呢?
更何況豐田 bZ3 在價格高出 2 萬元 + 的前提下,電動機功率和電池包容量都沒有形成明顯優勢,其中電動機功率分别爲 135kW 和 185kW,電池容量僅有 49.92kWh 和 65.28kWh,CLTC 續航裏程分别爲 517km 和 616km。
在大馬力,長續航的自主品牌純電動車面前,豐田 bZ3 的賬面數據隻能說是中規中矩。
而根據網絡上對一汽豐田 bZ3 清一色負面評價的傾向來看,可以肯定的是,在一系列自主品牌車型的内卷之下,目前 bZ3 并不具備任何市場号召力,想要獲取市場認可必須另謀出路。
降價 or 出租車?
俗話說," 沒有賣不出去的車,隻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
一般情況下,降價可以改善産品力不足的問題,隻要車型價格降到合适的區間範圍内,終端銷量自然就提上去了。
依我看,豐田 bZ3 可以開始計劃降價事宜了,如果 bZ3 裸車價能夠降到 11-12 萬元,那麽它在純電動車市場的競争力就會直線上升。
當然,我并不指望 bZ3 會在官方指導價上做太大的調整,以豐田一貫傲嬌的性格推斷,bZ3 隻會在終端價格維度上低頭。比方說,此前 bZ4x 裸車價降至 13.98 萬元引起廣泛關注,目前現車優惠幅度也達到了 5-6 萬元。
一汽豐田 bZ3 & 天津出租車塗裝
但話又說回來,一汽豐田未必會在 bZ3 車型上采用快速大降價的策略,不同于 bZ4x 的是,bZ3 似乎已經做好了 " 無人問津 " 的準備,倘若零售市場銷量慘淡,那麽 bZ3 便會流向公共出行市場,從而取代花冠成爲新一代天津出租車。
未來,擺在豐田 bZ3 面前的選項将會有兩個,一是通過降價提升車型競争力,二是流向公共出行市場,放棄零售市場。
今日話題
你選比亞迪還是豐田?
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