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9 日,下午收市後,萊克電氣發布關于公司所轉債跟蹤評級的報告,據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測評,萊克轉債本次評級爲 "AA",評級展望爲 " 穩定 ",報告中提到,2022 年萊克電氣營收保持增長,自主品牌占比提升,經營活動現金流改善,但同時也指出,目前萊克電氣在建核心零部件項目投資規模較大,面臨産能消化風險,此外,全球經濟下行讓萊克電氣的産品出口情況不容樂觀。
雙管齊下
6 月 19 日,萊克電氣股價以 23.95 元 / 股報收,自公司一季度業績 " 變臉 " 之後,其股價下跌迅速,至今仍在低位徘徊,在此之前,萊克電氣股價約在 30 元 / 股左右。
萊克電氣 2020-2022 年連續上漲的勢頭,在今年一季度戛然而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總營收 18.28 億元,同比下滑 22.25%,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近 20%,這其中固然有分攤财務利息導緻财務費用增加以及彙率波動等因素,但萊克電氣主營業務所面臨的形勢也頗爲嚴峻,受全球經濟尤其是歐美需求緊縮影響,其整機出口業務及消費品電機收入同比下降超過 30%。
如今的萊克電氣在家電、汽車兩大領域 " 左右開弓 "。2022 年,萊克電氣家電與園藝工具産品的營收約爲 61 億元,電機、新能源汽車精密零部件等産品收入約 26.5 億元,目前,對萊克電氣而言,對外出口家電、工具業務仍占很大比重,2022 年,該公司中國境外營收約爲 59 億元,中國境内約爲 28.6 億元。
成立于 1994 年的萊克電氣迄今将近走過 30 個年頭,人們對其印象多集中在吸塵器産品,然而自 2021 年收購上海帕捷之後,萊克電氣新增汽車零部件研發業務,意圖在家電之外開辟新的增長曲線,未來人們或許不能再将其當做一般家電企業來考量。
産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爲,萊克電氣在家電領域固然有深厚的技術積累以及一定程度的客戶資源、品牌優勢,尤其吸塵器産品爲人稱道,奈何如今家電市場玩法早已改變,小家電、新型家電方興未艾,老品牌難逃一衆後起之秀的圍攻。
專家指出,萊克電氣增加汽車零部件業務後,在一定程度上能與原有技術積累相協同,例如電機等鋁合金精密零部件。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車市場持續火熱,萊克電氣自然不想坐失良機。
風險仍存
轉型總需要成本,萊克電氣從帕拉根和蓋爾瑪組裝收購上海帕捷股權時,便花費超 12 億元,此後在 2022 年 10 月,公司又發行可轉債募資 12 億元,其中最大一部分資金流向了新能源汽車、5G 通信設備、關鍵零部件等新建項目,花費約 7.5 億元,關于家電擴産項目的投入資金僅約 1.4 億元。
萊克電氣轉型的底氣來自于其精密零部件技術,電機生産制造是其看家本領,畢竟電機是諸多家電的核心部件。同時,高速數碼電機、精密模具在新能源汽車和 5G 通信産業中也是急需的産品,擁有技術積累的萊克電氣若不能在其中分一杯羹,難免有 " 入寶山而空回 " 的遺憾。
彼時,萊克電氣在募集說明書中披露,公司 2006 年開始部署投資精密鋁鑄壓廠,現已形成 2 萬平方米的産能建築面積以及超 1 億元的設備投資額,而新能源汽車、5G 領域市場廣大,需求旺盛,現有産能規模不足,萊克電氣需要擴展方可滿足下遊需求。
也正因如此,目前萊克電氣财務杠杆率偏高,償債壓力不容小視。2023 年 3 月末,該公司總債務較 2021 年末增長 50.84%,資産負債率爲 62.91%,此外,截至 2023 年一季度,公司賬上還有因收購帶來的 6.46 億商譽有待消化。
從競争環境來看,萊克電氣要在汽車界站穩腳跟仍需克服不少挑戰,尤其是如何拓展客戶,進入更多知名品牌供應鏈成爲關鍵。
資深産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爲,當下新能源車産業鏈上,話語權最強的無疑是品牌方,遑論特斯拉這樣的龍頭," 蔚小理 " 等後起之秀在港股市值也都達到千億左右,甚至超 2000 億的市值,憑借如此龐大的規模,其一份訂單往往就能影響上遊某家供應商的興衰。
對于萊克電氣而言,由于上海帕捷并表,福特成爲其第一大客戶,銷售占比超過 10%,從披露内容看,萊克電氣尚未提及其他重要的汽車客戶,排在福特之後的大客戶仍是飛利浦、鲨客等家電品牌。
有業内觀點指出,萊克電氣在汽車領域,尚處筚路藍縷的探索階段,未來一段時間,公司或許要以家電産品爲主要利源,藉此向汽車方面做更多探索,成本也将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如何平衡收益與開銷從而行穩緻遠,是萊克電氣繞不過去的課題。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