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孫曉巍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近日,人工智能獨角獸雲知聲亮相頻頻。
據不完全統計,最近一周内雲之聲亮相的内容包括智能新能源汽車、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數字化企業榜單等衆多領域。
雲知聲在兔年臨近的熱鬧表現,着實讓業界有了新的遐想,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賽道出現泡沫破滅迹象的前提下,如何度過行業危機,成為當下雲知聲必須跨過去的一道坎。
01.
頻頻亮相
年末的雲知聲為何造勢
雲知聲本次的造勢潮,可謂涵蓋全面,推進立體。
其一就是雲知聲智能座艙業務,将雲知聲與時下最火熱的新能源賽道深度捆綁。據雲知聲相關資料介紹,其切入智能汽車業務也是布局甚早。2014 年,其成立智能車載事業部并構建智慧車載全棧式語音交互技術;2016 年,推出智慧座艙 turnkey 方案;2018 年,攜手億咖通成立合資公司,聚焦車規級 AI 芯片研發;2020 年,雲知聲提供主要 AI 能力的車規級 AI 芯片 " 雪豹 " 落地;2022 年,搭載 " 雪豹 " 芯片的吉利星瑞等車型上市。
其二,集中在智慧交通領域。主要為雲知聲 AIoT 基座大腦的支持下,可以使智能公交站台的各個系統彼此獨立又相關聯系,形成雲 - 邊 - 端結合的數據統籌與處理,為公交車站管理、體驗提升及業務增值提供了全面的平台支撐。
其三,在行業趨勢領域,雲知聲亮相 2022 中國綠色交通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智慧公交發展高峰論壇,并作了《探索城市智能公交站空間服務新體驗》的主題演講。
以上種種,都是近期雲知聲在大衆面前的不斷發聲,而這些宣傳的共同點,恰恰就在稿件的最後——都會在雲知聲業績突出的氛圍烘托下,引出其上市備受期待的話題。
換句話說,如此衆多且密集的發聲造勢,雲知聲除了展示近年來取得的業績成果,更是在釋放其準備進行 IPO 的信号,并引起市場和投資者的關注,畢竟對于人工智能企業來說,能夠成功登陸股票市場,對于它們既是階段性勝利,又是一個整裝待發的起點。
02.
卷土重來?
上次 IPO 失敗還曾被科大訊飛暴捶
但實際上,雲知聲的上市之路,早在 2020 年就曾開啟過。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 年 11 月 3 日,雲知聲曾遞交招股說明書拟在科創闆上市,拟募資 9.1 億元,并被業界看好為 "AI 語音上市第一股 "。
在雲知聲該次 IPO 過程中,中金公司擔任保薦機構兼主承銷商,國泰君安為聯席主承銷商。很快在同年 12 月 1 日,雲知聲就收到首輪審核問詢函,而正當雲知聲為沖刺 AI 語音第一股持續發力時,上交所的一紙公告讓雲知聲第一次上市之路戛然而止。
該公告内容顯示,因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2 月 18 日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的申請,根據相關規定,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消息一出,市場自然驚詫萬分。但實際上,那段雲知聲沖刺上市的時間裡,AI 江湖也同時風起雲湧。
就在雲知聲遞交招股書之後一個月的 12 月 11 日,比雲知聲早成立一年的科大訊飛,突然公開嗆聲雲知聲,直接在深交所互動交易平台上火力全開,先是以自身市場數據為論證基礎,對雲知聲宣傳數據提出質疑,進而認為其數據造假。
在招股書中,關于語音病例業務,雲知聲表述為市場占有率高達 70%。但是,根據科大訊飛在深交所互動交易平台上相關問題的留言回複,雲知聲至少在三個維度上關于市占率高達 70% 的結論站不住腳:
1、從覆蓋醫院數量的維度來看,雲知聲語音病曆相關的應用數據,其在 2017 年 12 月 31 日、2018 年 12 月 31 日、2019 年 12 月 31 日和 2020 年 6 月 30 日累計醫院客戶數量分别為 10、36、91 和 112 家,而同期科大訊飛語音病曆累計醫院客戶數量分别為 11、77、264 和 489 家。從雙方截止 2020 年 6 月 30 日累計覆蓋醫院數量對比,雲知聲僅為科大訊飛的 22.90%。
2、從收入維度進一步驗證,根據雲知聲披露語音病曆相關的收入金額,其在 2017 年 12 月 31 日、2018 年 12 月 31 日、2019 年 12 月 31 日和 2020 年 6 月 30 日智能語音病曆收入分别為 170.96、926.39、1628.91 和 895.48 萬元,而同期訊飛智能語音病曆相關收入分别為 664.28、2937.27、3554.48 和 3571.11 萬元。特别是 2020 年 1-6 月在語音病曆方面的營收數據上,雲知聲僅僅為科大訊飛的 25.08%。
3、科大訊飛除了上述基于私有雲方式的智能語音病曆系統的銷售外,還以公有雲方式為醫療領域提供智能語音病曆模塊,服務于好大夫在線、有來醫生、牙醫管家等互聯網醫療公司,應用場景覆蓋了智能導診、智能語音随訪系統等業務,如果科大訊飛将上述生态廠商的智能語音病曆收入納入統計,雲知聲語音病曆的市場占有率将進一步降低。
基于以上分析,雲知聲 70% 市占率的數據實在禁不起推敲。但是,作為友商,為什麼科大訊飛為什麼會如此不顧情面在雲知聲 IPO 最關鍵的時期選擇公開對峙 ?
雙方的火藥味恐怕都要追溯到 2013 年老羅錘子手機發布會上了。據目擊者證實,當年的發布會當晚雲知聲亮相時,便已 " 雲知聲擊敗科大訊飛成為‘錘子 ROM ’語音解決首選方案 " 為宣傳噱頭,吸引了大批關注者,更造就了科創企業拉一踩一營銷曆史中的經典。
以當時雲知聲剛剛成立不到一年的資曆,敢于在公開場合踩着智能語音老大哥科大訊飛的腦袋往上爬,不止勇氣可嘉,而且效果拔群。
憑借一句火藥味極濃的廣告語迅速打開知名度後,雲知聲馬上與一衆科技企業達成合作,其中就包括樂視、搜狗、阿裡巴巴、格力等行業巨頭, 并在短短的幾年間完成了數次融資,一舉成為智能語音賽道的當紅炸子雞創業公司,更因為其業務與科大訊飛有着正面競争,雙方你來我往的回合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
在理順前因後果後,雲知聲在 IPO 過程中被科大訊飛公開狙擊也就能理解了,也正是因為相關數據的準确性持續引起風波,雲知聲在 2021 年 2 月選擇暫停 IPO,也就可以看作是斷臂求生的選擇了。
03.
深陷盈利困局
缺錢是躲不過的宿命
不過,頻繁的亮相造勢,讓人不禁還産生了一個疑問:僅僅過了兩年後,雲知聲的内力已經修煉的差不多了?
其實答案遠非如此。對于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特别是沒能上市成功的雲知聲來說,缺錢才是雲知聲卷土重來最重要的原因。
根據 2020 年招股書顯示,雲知聲從 2017 年至 2020 年,虧損一直是其經營的常态。其中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2020 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分别為 1.77 億元、2.29 億元、3.17 億元、1.1 億元,總計虧損額超過 7 億。
另外,更讓業界擔心的是,雲知聲在支柱業務的毛利率數據表現上,也同樣堪憂。僅在 2017 年 -2019 年,雲知聲主營業務毛利分别為 11.41%、24.97%、26.28%,而同期均值為 48.13%、47.58%、48.84%,相比之下實在有些寒酸。
所以,持續成本投入加上業績無法支撐公司業務,自然會讓雲知聲這樣的創業公司尋找更直接的造血渠道,而上市自然是其中的最佳選擇了。
但是,個體公司的發展與自身條件相關,更離不開行業趨勢。而人工智能賽道在經過疫情三年的反複沖擊後,還如當年那般火熱嗎?
據中商情報網訊數據顯示,智能語音市場規模由 2017 年的 105.2 億元增長至 2020 年的 274.6 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 37.7%,預計 2022 年将達 401.55 億元。
粗看之下,賽道還處于上升通道,但在市場份額的統計結果,雲知聲未見身影。
從全球智能語音市場競争格局來看,Nuance、谷歌、蘋果市場份額占比較高,分别為 31.6%、28.4%、15.4%,微軟、科大訊飛市場份額占比分别為 8.1%、4.5%。而縮小到我國智能語音市場來,科大訊飛與百度占據較高市場份額,分别為 44.2%、27.8%,蘋果、Nuance、小 i 機器人市場份額占比分别為 15.4%、6.9%、3%,而留給包括雲知聲等其他廠商集體分享的市場份額,僅為 2.7%。
顯然,智能語音這個人工智能細分賽道的競争十分激烈,不過,雲知聲更需要警惕的是,整個 AI 領域都在經曆收縮與淘汰的危險。
10 月,媒體爆出 AI 公司明略科技大規模裁員。同期當中,AI 四小龍之一的曠視科技爆出裁員 30%。而放眼到整個 2022 年,前有思必馳 IPO 前途未蔔,後有商湯科技上市後市值暴跌,總體看,AI 賽道神話破滅在所難免,對雲知聲而言,無論上市與否,在這樣的市場氛圍下,公司生存都會更加艱難。
盡管在過去數年間,雲知聲的融資輪數頗多,但自從 2021 年 6 月 24 日,雲知聲獲得了 D+ 輪近 1 億美金的融資後,就再也沒有其相關融資的信息了。而這段沉寂的時期,恰恰是國内因疫情防控,經濟處于調整的時間,人工智能賽道的泡沫破滅也正是此時開始的。
對雲知聲來說,如何度過當下行業的至暗時刻,自然是影響公司生死的當務之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