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楊玲玲
3 月 28 日,時代周報記者獲悉,華爲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第四屆持股員工代表會于 3 月 27 日 ~28 日在深圳坂田華爲基地召開會議。
華爲董事會确定副董事長徐直軍、胡厚崑、孟晚舟擔任公司輪值董事長,其中,孟晚舟當值時間爲 2023 年 4 月 1 日~9 月 30 日。
圖源:華爲官網
從基層幹起,孟晚舟已在華爲工作 30 年,但她仍是華爲現任輪值董事長中最年輕的。當值後,她需要面對的幾件大事包括,終端業務如何在打壓下繼續存活,正處投入期的汽車業務能否進一步接近盈利,産糧食的 ITC 業務如何繼續增産增收等。
輪值管理哲學
目前,華爲由 3 位副董事長輪流擔任董事長職能,每人輪值半年。這一套輪值管理機制,也是世界一流企業 IBM 和通用汽車一早就采用的機制。
輪值董事長在當值期間是公司最高領袖,領導公司董事會和常務董事會。
作爲中國民營企業中最早采用輪值董事長制度的企業家,任正非曾指出,輪值制度更多的是着眼公司的戰略,着眼制度建設,将日常經營決策的權力進一步下放給各 BG(業務集團)、區域、以推動擴張的合理進行。這比将公司的成功系于一人,敗也是這一人的制度要好。
有業界人士形象比喻:在華爲的董事會布局中,輪值董事長是指揮幾大軍團集中協調作戰的總司令和參謀長。精神領袖隻保留董事職位,全靠威望這種軟實力來掌舵和領航。這安排堪稱煞費苦心。
在華爲前員工眼中,任正非的過人之處,表現在他指揮着一個強悍的管理團隊,而這些人又能夠分寸不失地将他富有哲理的理論轉化成政策,貫穿到員工中去。
低調蟄伏30年
即将當值輪值董事長的孟晚舟,在華爲已經工作 30 年。
1993 年,20 歲的孟晚舟加入華爲,她在題爲《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内部文章中回憶,剛剛進入華爲工作的那幾年,她承擔了總機轉接和文件打印等工作,瑣碎且辛苦," 是公司最早的三個秘書之一。"
這一幹就是 4 年,直到 1997 年,孟晚舟進入華中理工大學就讀會計專業碩士,一年半後回到華爲财務部門,才算真正開始在華爲的職業生涯。
孟晚舟曾曆任公司國際會計總監、華爲香港公司首席财務官、賬務管理部總裁。但孟晚舟在華爲低調蟄伏 20 年,直到 2013 年,其才以任正非之女和華爲 CFO 的雙重身份走在聚光燈前。
2022 年 4 月,華爲對外公告,華爲副董事長、CFO 孟晚舟出任輪值董事長。如今,時隔 1 年之後,孟晚舟終于迎來當值。
能否做好當值?
擺在孟晚舟面前的,是一盤經營大棋。
數據顯示,2022 年華爲實現銷售收入 6369 億元,可作爲對比的是,2021 年華爲實現銷售收入 6368 億元。換言之,華爲 2022 年增收 1 億元。
汽車業務方面,2022 年華爲與賽力斯合作的 AITO 品牌接連發布問界 M5、問界 M7 以及問界 M5 EV 三款車型,累計交付量超過 7.6 萬輛,讓行業競争格局再添變數。
但僅憑問界一年 7.6 萬輛的銷量,不足以支撐華爲汽車實現盈利目标。華爲智選車業務部總裁汪嚴旻此前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00 萬輛是一個裏程碑,作爲一個新能源品牌,要和合作夥伴一起盡可能實現規模化,隻有規模化才會帶來更多效率的提升。"
據悉,2023 年,華爲開始調整節奏,進一步 " 合縱連橫 "。賽力斯之後,華爲還在與奇瑞、江淮推進合作打造智選車。汽車業務能否盡快實現盈利,成爲關乎生死的考驗之一。
圖源:時代周報記者攝
至于終端業務,由于外界因素無法發售 5G 手機且無法搭載自研的麒麟芯片,是華爲的痛點問題。近期,市場消息稱,華爲内部或考慮拆分終端業務,今年可能減少在手機業務上的投入,并将一些業務研發團隊拆分到榮耀,該說法很快遭到華爲否認。
同時,華爲召開春季新品發布會力破傳聞。發布會上,華爲一口氣推出旗艦機型 P60 系列、折疊屏 Mate X3 以及支持北鬥衛星通信的智能手表 WATCH Ultimate 等多款新品。
" 華爲将回到上半年發布 P 系列,下半年發布 Mate 系列的正常更新軌道上來。" 華爲終端 BG 首席運營官何剛在會後的媒體交流中透露,至于市場銷量如何,仍然需要等待消費者用腳投票。
TO B 的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是近幾年華爲的核心 " 産糧區 ",接下來如何持續保持戰鬥狀态向前沖,也是當值的輪值董事長必須考慮的一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