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紫光辰濟藥業有限公司(下文簡稱 " 辰濟藥業 ")結束了爲時三個月的日資 " 體驗卡 "。
今年 4 月,前身爲 " 寶雞制藥廠 " 的辰濟藥業被日本津村制藥集團以 2.5 億元人民币收購,引發市場熱議,然則短短三個月,平安津村有限公司退出股東行列,此次接手的,是辰濟藥業 " 老東家 " 山西省國資委及公司所在地寶雞市國資委。
回到國資手中,此前出售的原因能否得到有效解決," 重注 " 中醫藥産業的山西國資,又能爲辰濟藥業帶來什麽利好?
國資 " 出手 "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發布日企收購寶雞中藥廠的 " 算盤 " 一文來深度起底辰濟藥業及日本津村這兩位中醫藥百年老字号的故事,引起讀者廣泛的關注與擔憂。
沒想到,此事轉機來的這麽快,辰濟藥業僅被日企收購三個月便由兩地國資接回。
日前,辰濟藥業發生工商變更,日資平安津村有限公司退出該公司股東行列,變爲寶雞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雞投資集團)、深圳市華融泰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泰),兩者分别持股 34%、66%。此外,公司董事長由戶田光胤變更爲孟宏偉,企查查顯示,變更後的辰濟藥業,實控人爲山西省國資委。
至于日資、國企、辰濟是如何協商交涉的,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此事已然朝着市場期望的方向發展。
先來盤點一下接手辰濟藥業的兩位國資 " 騎士 "。
大股東華融泰是老牌投資平台了,其注冊資本 6.5 億元,由辰濟藥業 " 老東家 " 山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建投)控股 46.40%,除辰濟藥業外,公司還投資了成都支付通、斯貝福生物并涉及礦業,穿透股權發現公司實際控制人爲山西省國資委,最終受益股份 41.76%。
" 二股東 " 寶雞投資集團則由寶雞市國資委直接持股 97% 以上,負責寶雞市的資産運營和投資工作,包括國有資産運營、投融資、基礎設施建設等。至 2021 年底,集團注冊資本 13.38 億元,總資産 524.26 億元,淨資産 119.05 億元,信用評級達到 AA 級。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寶雞投資集團相關人士也透露," 辰濟藥業發展的時間還是比較久遠的,包括它生産的一些産品也比較有名,這類資産國資收回來也是應該的。"
山西爲何頻上 " 牌桌 "
本次交易中,作爲 " 東道主 " 的寶雞 . 國資收購本土唯一的中醫藥行業老字号企業無可厚非,但引起記者注意的點在于,爲何一家寶雞的企業,卻進入到鄰省的山西國資的視野?
近年來,山西國資大幅對外收購 " 掃貨 " 上市公司,目前直接或間接持有華控賽格(000068)、晉控電力(000767)、長航鳳凰(000520)等公司股份,而辰濟藥業便是在山西國資 2020 年控股港股上市公司華控康泰(01312)時與北京紫光一并收入麾下的醫藥企業。
同時在大筆并購過程中,山西國資與 " 清華 " 系的淵源亦逐漸加深,目前僅通過華融泰這一平台便持股華控賽格(000068)、北京清控人居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清控)、江西紫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一批原 " 清華 " 系公司。
據悉,華控賽格曾是清華控股旗下節能環保業務的資本運作平台,依托清華技術發力海綿城市建設、水務工程、智慧水務建設運營等領域。
北京清控則是清華大學大土木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的産學研基地,還是清華大學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研究中心共建單位、清華大學城市更新研究中心(籌)共建單位、國家海綿城市和黑臭水體技術培訓授課專家單位之一。
作爲曾經的 " 老東家 ",辰濟藥業具備 " 清華 " 基因或許是本次山西國資一舉成爲實控人的考量之一,但從現實角度看,上述情況與辰濟藥業被賣日企之前似乎并無變化,山西國資本次 " 搭救 " 似乎還有向深一層的新意圖。
近年來,山西省多地城市把健康産業作爲支柱産業之一,希望将擁有中藥材 1788 種的山西中醫藥做大做強,山西省政府對于中西藥的支持、重視程度亦從《關于建設中醫藥強省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山西省中醫藥條例》等一系列出台政策中可見一斑。
據山西藥監局官微,到 " 十四五 " 末,山西省将培育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龍頭企業 1 家,超十億元 4 家,超億元 15 家,但從山西中藥産業現狀來看,實現該目标仍需加快培育本土及引進外部企業。
而控股辰濟藥業則将山西中醫藥的想象空間拉大,辰濟藥業作爲擁有多個傳統藥方及 " 紫光辰濟丸 "" 紫光辰濟散 " 等傳統藥物品牌的藥企,或可爲山西提供多種競争力強、市場影響大、品牌價值高的主打品牌,而更進一步講,與山西國資已淵源頗深的辰濟藥業,有沒有被山西引進的可能性?
能否助力?
醫藥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業。尤其是中藥領域,在上遊原料、專業人才及政策支持等層面需求緊迫。
此前轉讓公告中也提到,由于辰濟藥業受到傳統中藥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終端市場受到因疫情複蘇緩慢等不利影響,同時其地理位置非核心地區,對産品運輸、人才吸納以及市場拓展等方面均帶來一定障礙。
記者的關注點在于,國資接回後,上述問題能否得到有效解決,辰濟藥業在寶雞高新區科技新城啓動總投資 5 億元的紫光辰濟(寶雞)醫藥生産基地項目何去何從?
具體來看,今年以來,中藥材漲價引發業内關注,部分藥材品種價格漲幅達到 3-4 倍,對中藥企業影響頗大,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7 月 8 日,中國中藥協會發布《倡議書》稱,堅決反對、也絕不以任何形式參與到哄擡和操縱藥材價格、投機炒作等擾亂藥材市場秩序的不正當乃至違法行爲中。建議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品牌、優質企業應率先行動,打造中藥全産業鏈質量管控體系,促進産銷直接對接等。
辰濟藥業身處的寶雞地跨秦嶺山區,具備獨特的氣候、土壤和生态條件,相關部門早在 2018 年就出台《寶雞市促進中醫藥産業發展實施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道地中藥材産業,推進柴胡、山茱萸、蒼術、秦艽、太白貝母、黨參等中藥材種植。
因此,由寶雞 . 國資接回,未來對辰濟藥業原材料 " 輸入 " 上還是會有所助力。
此外,被兩地國資接手後,最爲直觀的是,可以爲辰濟藥業帶來足夠的資源和資金力量,爲公司解決其面臨的發展困境,同時不排除爲辰濟藥業在中藥方面構建營銷渠道,提供與國内其他知名醫藥商業企業合作的機會。
問及此,上述相關人士則表示:" 辰濟藥業目前情況是咱們跟山西先簽訂協議把公司股權先收回來,工商變更的流程剛走完,後期運營情況暫時還沒有制定具體方案。"
記者| 張文瑜 實習記者 |夏子博
編輯|賀娟娟 孫志成 易啓江校對 |湯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