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汽車的産品給人的印象,一向都是四平八穩、棱角分明、中規中矩的風格。當然曾經經典的甲殼蟲和現在的 ID.3 是一個例外,外形設計得比較 Q 彈和圓潤,但它們畢竟是輛小車。你見過大衆汽車将一輛 MPV 的外形設計得比較 Q 嗎?已經曝光大半年的 ID.BUZZ 就做到了,這次 ID.BUZZ 來到我所在城市的巡展,看完之後印象頗深。
設計上,ID.BUZZ 其實是在大衆經典 T 系列車型的外形上的一個延伸,感覺是 T1 和 T7 結合體。前懸非常的短,車頭部分比 T7 更短,幾乎就是沿着擋風玻璃直接斜線切下來的一樣,這跟 2011 款的 Bulli 的處理方式很類似。這主要是因為新款的 ID.BUZZ 是一款電動車,不需要在車頭部分再放龐大的發動機,節約出了很多空間。
ID.BUZZ 在前臉上設計得非常圓潤,幾乎沒有棱角,第一眼就很吸引人,如果蓋住 Logo,隻看前臉,很難相信這是大衆的設計語言。
但有些遺憾的是尾部特征并沒有做修改,跟傳統的大衆 SUV 或者 MPV 很類似,如果尾部能想辦法加入前臉的一些設計理念,這輛車應該更吸引人。
大衆汽車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并不是太強,但是 ID.BUZZ 還是配備了單目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輔助駕駛元件。隻是這個車的座姿太高,它不是把攝像頭放在車頂上,而是放在了儀表台中央。所以當你坐在駕駛台時,無論怎麼調整座椅的高度,都能看見這一塊凸起的東西。其實 ID.BUZZ 的儀表台設計得是非常簡潔的,沒有多餘的折線和元素,突然多這麼一個東西感覺怪怪的。
ID.BUZZ 的長寬高分别為 4712mm、1985mm、1937mm,軸距為 2988mm,車身尺寸上與奧德賽接近,但是在很多細節上的設計——比如這比巴掌還要大的 LOGO、對開式的雨刮、大面積透明的 A 柱區域——都在凸顯 ID BUZZ 的大。這就讓人有一種錯覺,覺得這車比其他車看起來要更大。
ID.BUZZ 作為一款緊湊型 MPV,具備了很多 MPV 的共性特征。就前排來講,主駕和副駕之間取消了傳統的副儀表闆隔斷,直接打通,并且還挺寬敞的,完全不受體形的限制,輕松實現主副駕通暢自由。
最大的亮點是,這個副儀表闆是完全可以拆卸的,如果你不需要它,把這個扣手扣住,直接拿掉,還可以實現前後排通暢自由。地闆上兩個固定副儀表闆的卡扣在不用時還能折疊起來。
由于前排通道的存在,杯托被移到了顯示屏下面,不用時也可以折疊起來,這跟很多 MPV 類似。
由于中央通道的存在,就隻有犧牲手機無線充電的功能。Type-C 接口移到了方向盤的旁邊,空間略顯狹小,并且要受撥杆的阻擋。
前排座椅除了内側有可調節的扶手外,外側也配備了扶手,這是很少見的,因為大家在座椅外側沒有扶手時,也可以将手枕在門闆扶手或者門框上面,顯然 ID.BUZZ 的這一功能讓乘坐舒适性更強。除了具備大衆扶手常規的兩個檔位調節功能外,在不用的時候,也可以完全收起來,非常的方便。
前排儲物空間方面,副駕駛側有一個開放式儲物空間,這一點有點類似漢蘭達,但是比漢蘭達的空間要大。
手套箱的開口行程較大,更方便儲存大體積的物品。
乘客側的安全氣囊抑制開關布置在手套箱上,相比起其他布置在側面端蓋闆上的設計,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創意,畢竟當坐上車後,不需要再打開車門就能自由控制。
門闆上跟其他 MPV 或者大型 SUV 一樣,布置了雙層儲物格,并且最下層的儲物格非常大,完全不用擔心放東西的空間不夠。
有意思的是,駕駛側的門闆這個位置有一個後備箱的電動按鈕,在副駕駛對稱的位置也有一個對稱的蓋子,下面是充電接口,完美的解決了儀表闆上的充電接口更靠近駕駛側的缺陷。
既然是 MPV,二排怎麼能少了小桌闆呢。ID.BUZZ 的小桌闆關閉後是正面朝外,開啟按鈕隐藏在最下方,使用液壓支撐杆控制,一共有兩個使用角度,使用電腦或者就餐時可以全部打開,如果隻想放杯水可以隻開一半。不過我覺得這個小桌闆的顔色不使用黑色,而是使用跟門闆或座椅更搭配的淺色會不會更合理一點。
二排滑動門有多個控制機構。前排儀表闆上有雙側電動獨立控制按鈕,二排内側既有一鍵控制雙側開閉的電動按鈕,也有物理的開啟拉手。在門外有兩個亮點,一是這個開啟手柄是固定式,開啟按鈕隐藏在手握的内側一面,二是二排的門居然是無框車門,這在 MPV 上很少見。
雖然現在看不到 ID.BUZZ 的具體參數,但還是可以感覺到它的離地間隙挺高的,再加上踏闆的寬度不夠,腳掌的重心隻能腳尖承受,所以二排上車時還是稍微有點困難,必須借助 B 柱上這根拉帶發力。這點也挺奇怪,ID.BUZZ 沒有像其他 MPV 搞一個塑料拉手,而是使用了一根皮質拉帶,耐用性肯定沒有問題,就是寒冷的冬天手感肯定不會太好,換成其他較軟材質的布料是不是好一些。
ID.BUZZ 現在推出的展車都隻有兩排,并且二排沒有獨立座椅,但是可以手動實現前後調節和靠背調節,座椅也可以實現絕對純平放倒,給了後備箱很大的拓展空間。不過後排的三個座墊并不是太寬敞,如果同時坐三個牛高馬大的人可能有點擁擠。
作為 ID 系列旗下的全新車型,ID.BUZZ 也繼承了 ID 系列車型的很多元素,不會像常規 MPV 那麼單調。個人更喜歡這種橘黃色和白色的内外飾顔色配色,相反官方那個純黑色的官圖就顯得普通了一點。
在這台車上,可以看到大衆 ID 系列的很多共用件,比如大屏、液晶儀表、方向盤、撥杆、大燈控制開關、車門組合開關、刹車、電門。同時還保留了多色氛圍燈配置,讓整個座艙更顯時尚。
ID.BUZZ 的坐姿是非常高的,從坐下來的膝蓋位置就可以看出來,超過了門闆三分之二的位置,不像一台 MPV 的坐姿,甚至比一些大型 SUV 的都要高,這是因為它的座椅底部墊高了很長一段,墊高了後也拓寬了後排乘客的腳部空間。不過墊高後,座椅底部就露得更多,顯得比較淩亂。從滑軌标簽來看,座椅來自大衆的長期合作夥伴——國際知名供應商安道拓。
但即使座椅布置得這樣高,當把座椅調到最高時,172cm 的身高坐進去,頭頂離頂棚的距離至少超過兩拳,對于一台高度不超過兩米的新能源車來說,在底部有電池、座椅又被擡高的情況下,還有這樣的頭部空間,是相當大的一個優勢了。
ID.BUZZ 雖然目前并沒有公布更多的配置信息,但從現場的介紹來看,這個車有可能坐到八個人——如果真坐八個,上下車時,必須将二排座椅移到最前面,然後從二排座椅的空隙進出,目測進出的空間還是不錯的,隻是移動二排座椅有點麻煩。三排地闆有明顯升高,對後排坐姿和頭部空間肯定有一些影響。
從側圍上已經布置好的手機充電接口、皮質包裹的扶手來看,也佐證了這個車肯定會有三排的配置。
如果是兩排五座版車型,在沒有第三排的情況下,後排可以像這台展車一樣設置兩排純平的支架,一方面儲物空間不錯,另外一方面又可以将二排座椅純平放倒後将整個車廂變成一個大卧室——這不就是目前那些國産新勢力主推的 " 打造一個移動的家 " 的概念嗎?
在 ID.BUZZ 的後保險杠下面,還有一個電動拖鈎,這樣就完全可以當一台房車來用——後面加一個拖車,把所有的行李都放在拖車上,後備箱完全保持一個常規的居住狀态。
在外起居時,第二排頂棚上設計的這個孔可以固定一個簾子,把後面跟前排隔開來,保證私密空間。
結語:
正如車圈的共識:ID.BUZZ 一定是大部分喜歡車的人想擁有的一台車!它的确是非常的有意思,比如它的外形、空間、多功能用途,是絕大多數 MPV 所不具備的。
當然短闆也有,尤其放在國内内卷非常嚴重的 MPV 市場來看,ID.BUZZ 的配置跟極氪、騰勢的對應車型相比又相去甚遠,特别是在智能化和二排座椅方面。
而相比起當前國内絕大多數 MPV,既可商用也可家用來說,ID.BUZZ 更适合熱愛旅行或者戶外運動的家庭使用,絕不是大家所調侃的中巴車或貨拉拉那樣的理解。
雖然現在大衆還沒有公布 ID.BUZZ 具體的配置和參數,也沒有具體的國内市場導入計劃,但從傳遞的信息來看,價格不會太低,所以要想得到這樣一台車,目前看來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如果按照 A ( 卓越)、B(優秀)、C ( 一般)、D(較差)的檔次進行一個打分的話,這台車的靜态體驗還是能夠給到一個高分。
文|Argus
圖|Ar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