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心理狀态:
明明不想做的事,爲了讓别人滿意,硬着頭皮答應了;
和其他人交流時小心謹慎,生怕說錯了話讓别人不開心;
日常穿衣服、換發型都要擔心自己在别人眼裏是不是 " 好看 " ……
很多時候,爲了維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滿足他人的期待、獲得社會的認可,我們常常壓抑自我,迎合外界的需求,我們以爲這樣的妥協就能 " 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卻忽視了這種妥協會讓我們不斷放下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一點一點地放棄自我,從而逐漸失去主體性,變成了滿足他人要求的 " 工具 "。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 重拾主體性 "。
工具人心态 vs 主體性思維
首先,什麽是 " 工具人心态 "?
它的核心在于 " 爲他人而活 ",根植于一種 " 客體性 " 思維。在這種思維框架下,我們把自己視爲 " 賓語 " ——一個被評估、被定價、被取舍、被利用的對象,是提供某種功能、滿足他人需要的 " 被選擇者 "。換句話說,我們将自己 " 物化 " 了。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與之相對的是 " 主體性 " 思維,它強調個人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自我決策。因此,保持 " 主體性 " 的核心,是 " 爲自己而活 "。
主體性強的人,一切從 " 我 " 出發,萬物爲 " 我 " 所用。生活中的每一個決策和行動都基于對自身真實需求的理解和追求,清楚自己想要什麽、該做什麽,能夠在嘈雜的外部聲音中保持獨立思考,不輕易被他人的期待和意見左右。簡單來說,就是做自己生活的主角,從第一人稱視角看世界的 " 選擇者 "。
然而,保持主體性并非易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外部力量所牽引,比如家庭的期望、社會的規範、文化的習俗等,這些因素無形中塑造了我們的行爲模式和決策邏輯。例如,有人可能會說:" 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但是上有老下有小,不能沒有這份收入,我别無選擇,隻能得過且過。" 正如一些學者所指出的,現實中約 80% 的選擇并非完全出于行爲人自己的意願,而是被外部因素所驅動的。
所以,我們所倡導的 " 主體性 ",并不是罔顧現實或盲目追求自我滿足,而是基于對自我需求的真誠認知和獨立判斷。主體性是一種深刻理解自我的态度,它意味着在面對外部壓力和自身需求時,能夠理性權衡後做出獨立的選擇。這種主體性是一種平衡: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适當的位置,不被環境輕易裹挾,也不一味對抗客觀條件,而是保持清醒的自主權,以從容應對生活的挑戰。
有這幾種表現
你可能已經陷入 " 工具人心态 " 了
" 工具人心态 " 的本質是自我放棄,認爲自己的存在隻是爲了滿足他人的需求,而不是作爲一個獨立的 " 主體 " 去生活。正如《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所指出的,那些對自我缺乏了解、對生活沒有主張、對命運沒有選擇的人,隻是随着生活的慣性不斷前行,成爲了 " 醒着的睡着的人 "。
因此,我們會發現,主體性缺失、工具人心态強的人,通常表現出以下特征:
1
總是爲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改變自己
爲了迎合他人,可能壓抑自己的興趣、觀點甚至生活方式,忽略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比如,一個人在職場上明明想要追求創意性的工作,但因爲老闆更看重執行力,就把自己強行改變成一個 " 服從命令、機械執行 " 的角色。
2
在關系中充當 " 情感垃圾桶 "
不管自己是否心情低落,總是讓他人向自己傾訴和發洩情緒,而忽略自己的情緒和需求。這樣的人往往會覺得自己在關系中是 " 被利用 " 的,但又不敢拒絕,因爲害怕失去對方的認可。
3
依賴外部評價和認可來确認自己的價值
不敢主動追求自己的目标,而是等他人對自己 " 認可 " 之後,才去嘗試或付出。比如,一個人可能并不喜歡某個專業,但爲了得到家人或社會的肯定而選擇繼續深造,從而将自己限制在他人定義的框架内。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4
無償提供幫助而不計回報
即便事情超出自己的能力或帶來極大負擔,也很難說 " 不 "。例如,一個人在朋友或同事遇到困難時,總會無條件提供幫助,但很少意識到自己也需要支持,從而導緻心理負擔不斷加重。
5
在決策時完全依賴他人
沒有清晰的自我判斷力,總是認爲他人比自己更了解 " 該怎麽做 "。比如,在人生重大決策上,比如擇業、戀愛、婚姻,完全聽從他人的意見,把自己視爲 " 被安排 " 的角色。
6
害怕獨立、害怕承擔個人責任
即使不滿現狀,也會繼續保持現有狀态,因爲覺得離開别人、獨自生活會讓自己失去價值。這樣的人往往在内心中把自己定位爲 " 跟随者 " 或 " 輔助者 ",沒有清晰的獨立目标。
如何擺脫 " 工具人心态 "
重拾主體性
主體性與 " 工具人心态 " 截然相反,體現的是一種清晰的自我覺知和主動掌控的生活态度,即 " 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并爲之付諸行動 "。主體性追求的是獨立思考、深刻理解自我需求,同時具備不懼他人評價的内在力量。這種内在力量不依賴于外界的認可或條件的充裕,而是源于一種深層的信念:無論處境如何,自己始終 " 有得選 "。
因此,衡量一個人是否真正具備主體性,不在于他擁有多少客觀選擇,而在于他内心深處是否堅定地相信并感知到自己有選擇的自由。這種信念是我們擺脫 " 工具人 " 命運、成爲生活主宰的關鍵所在。
從 " 我 " 的角度看問題
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忽視了内心真正渴望的那個 " 我 "。久而久之,真實而自主的自我被壓抑了,我們逐漸被 " 客體性 " 思維支配,生活成了他人期望的舞台,缺乏自我表達的機會與自由感,變成了他人眼中的 " 角色 " 或 " 工具 ",而非一個獨立的 " 主體 "。
因此,我們需要從自身出發,問問自己:"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麽?什麽對我來說最重要?我想成爲什麽樣的人?"通過思考這些問題,我們能更清楚地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而不是盲目地迎合他人的期待和标準。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從 " 我 " 的角度去評價
我們有很多 " 不開心 ",其實都源自外界的否定;我們有很多 " 不得已 ",也都是爲了獲得外界的認可。比如,會因爲别人的一句 " 不好看 ",就脫下喜歡的裙子;會因爲一句 " 你不行 ",就放棄嘗試新事物的勇氣;會因爲一次面試沒過,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 ...... 我們把自己當成了 " 展示品 ",時刻等待着他人的評估和評價。
因此,要重拾主體性,我們需要走出 " 展示品 " 的角色,收回給外界評價我們的權力,由自己來做出判斷。當别人說 " 你不适合穿裙子 "" 你不擅長和人打交道 " 或 " 你不夠聰明 " 時,如果我們将其内化爲 " 我不适合穿 "" 我不擅長 "" 我不夠好 ",我們實際上是把自己置于被動的 " 客體 " 位置,接受他人标準爲自我評價依據。這種思維是把 " 我 " 與某個事物、環境或角色不相匹配的原因歸結于自身,從而給自己設定了不必要的限制,認爲自己無法達到某個目标或無法勝任某個任務,就會選擇放棄努力和嘗試挑戰。
爲此,我們可以将 " 他人評價 " 轉化爲以自己爲主體的思維方式,将 " 我不适合 XXX"" 我不擅長 XXX" 轉變爲 "XXX 不适合我 ""XXX 無法凸顯我 "。例如:
" 你不适合穿裙子 " ——" 這條裙子沒能展示我的特點 "
" 你不擅長和人打交道 " ——" 這個社交場合沒能讓我發揮出自己的交際潛力 "
" 你不夠聰明 " ——" 這次的任務沒有充分體現出我的聰明才智 "
這種思維方式将關注點從 " 我哪裏不行 " 轉移到 " 我如何展示自己的優勢 ",不再将他人的評價視爲絕對标準,而是從自我角度來評估是否與環境、事物匹配。例如:
" 我不适合這份工作 ":暗示自己能力不足或興趣不匹配,可能削弱主體性。
" 這份工作不适合我 ":強調個人需求與工作環境的匹配度,體現對自我價值的清晰認知,助于建立主體性。
" 我不适合參加大型聚會 ":容易帶來社交焦慮或不适。
" 大型聚會不适合我 ":基于對個人喜好和舒适度的認識,增強對自我需求的理解。
" 我不适合穿這種衣服 ":可能反映自我形象不自信。
" 這種衣服不适合我穿 ":體現對個人風格的清晰認識,有助于選擇更符合自我形象的服裝,增強主體性。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工具人心态是一種 " 物化 " 的表現,無論是他人将我們當作 " 工具 " 來使用,還是我們将自己當作 " 物品 " 來展示,都在削弱個人的主觀體驗和情感需求,用客體性逐漸替代了主體性。正如哲學家瑪莎 · 努斯鮑姆所指出的 " 否認主體性 ":在物化過程中,個體被視爲一種沒有自我體驗和感受的存在,純粹是爲了滿足他人需求而存在的 " 物品 "。
要擺脫這種工具人心态,重拾主體性,我們需要主動思考自己的真實需求和渴望,不再單純用外界的标準評估自身的價值。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從 " 物品 " 的角色中解放出來,恢複作爲 " 主體 " 的地位,真正去體驗、感受,并主導自己的生活。這不僅是超越他人期望,更是回歸内在價值的過程。
參考文獻
[ 1 ] 周嶺 .(2020). 認知覺醒:開啓自我改變的原動力 . 人民郵電出版社 .ISBN:9787115543424 和學新 . 學生主體性若幹基本概念辨析 [ J ]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3.
[ 2 ] Ramsey, L. R., & Hoyt, T. ( 2015 ) . The object of desire: How being objectified creates sexual pressure for women in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39 ( 2 ) , 151-170.
[ 3 ] Rijavec, M., Brdar, I., & Miljkovic, D. ( 2011 ) . Aspirations and well-being: Extrinsic vs. intrinsic life goals. Drustvena istrazivanja, 20 ( 3 ) , 693.
[ 4 ] Subjectivity and selfhood: Investigating the first-person perspective.
策劃制作
作者丨蘇靜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審核丨樊春雷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策劃丨楊雅萍
責編丨楊雅萍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相關推薦
1. 這個很多人晚上都在做的事,正在加速牙齒老化!還可能會變醜!
3. 這個 " 羞恥 " 的檢查能救命!人到中年一定要做……
5. 每天僅需幾分鍾,就能降壓、降低心髒病風險!性價比太高了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複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