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曉喻
中美商務部長 28 日舉行會談,宣布在兩國商務部之間建立新的溝通渠道。分析人士認爲,這一成果好于此前外界預期,順應了兩國工商界期待。中美商務部宣布建立新溝通渠道
兩位部長每年至少見一次
據商務部最新消息,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圍繞落實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重要共識,就中美經貿關系和共同關心的經貿問題進行了理性、坦誠、建設性的溝通。
中美雙方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由中美副部長級和司局級的政府官員組成,并有企業代表參加,以尋求解決具體商業問題的辦法。工作組将每年舉行兩次副部級會議。兩位部長同意經常性溝通,每年至少會見一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 WTO 研究院院長屠新泉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稱,從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任時起,中美商務領域原有的溝通渠道就逐漸堵塞。
屠新泉表示,盡管美國錯誤的對華認知和中美關系困局短期内無法改變,但經貿領域事務雙方仍有密切聯系,兩國企業對維護好經貿關系仍有強烈需求,某些具體問題的處理在技術和法律層面仍有讨論空間,建立新溝通渠道尤有必要。
目前,中美貿易規模雖然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體量仍然龐大。據中方統計,今年前 7 個月中美貿易總值 2.64 萬億元人民币,占同期中國外貿總值的 11.2%。盡管美國一再推行 " 去風險化 " 政策,包括特斯拉、英特爾在内的衆多美企高管仍頻頻來華,将中國市場視爲 " 必選項 "。
屠新泉認爲,成立由政府官員組成、企業代表參加的工作組,是一種更務實、更具體的方式,有助于更快捷高效反映雙方特别是企業訴求,推動具體問題的解決。
在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看來,中美商務部此次宣布建立新的溝通渠道,是一次爲兩國經貿往來創造良好政策環境的努力。在當前形勢下,任何旨在加強中美之間建設性溝通的嘗試都值得肯定。
此外,中美雙方還啓動了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機制,作爲解釋各自出口管制制度和改善溝通的機制。雙方将按照各自法律,就出口管制信息進行交流。
屠新泉認爲,中美針對出口管制一直有溝通渠道,但在美國一再濫用對經濟華出口管制,變本加厲搞 " 脫鈎斷鏈 "" 小院高牆 " 情況下,有必要建立明确、具體、機制化的溝通渠道,這是形勢使然。
渠道有了,然後呢?
此次中美商務部長會談前,有美國專家直言,這将是一次棘手的訪問。現在看,會談能夠取得成果,歸根結底緣于兩國在經貿領域存在廣泛共同利益,宏觀經濟亦各有壓力和挑戰。
日前,全球三大信評機構之一的惠譽将對美國的信用評級從 AAA 下調至 AA+,并對美國日益沉重的債務負擔和政治功能失調發出警告。惠譽表示,美國經濟将在第四季度陷入溫和衰退。
高盛策略師在近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美國企業即将撞上債務 " 高牆 ",這些債務未來幾年内将陸續到期。這可能會引發新一波裁員潮,從而動搖美國經濟。高盛估計,企業債務的平均利率 2024 年可能會從目前水平升至 4.3%,2025 年将進一步升至 4.5%。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爲,美國經濟已深陷 " 飲鸩止渴 " 狀态。
中國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速雖升至 6.3%,但受外需疲弱等因素影響,進出口、吸收外資等都日益承壓。在此情況下,穩定中美經貿關系對兩國乃至全球經濟都意義重大。
能進行理性、坦誠、建設性的溝通,重建溝通渠道,是個良好的開端。但溝通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今後中美兩國尤其是美方應拿出更多誠意和行動,使溝通真正起到實效。
來自:國是直通車
編輯:高琰瑭
責編:魏 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