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價值星球 Planet,作者 | 竹銘,編輯 | 唐飛
中國汽車行業,如今出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自主品牌向 " 上 ",合資品牌向 " 下 "。
随着比亞迪、" 蔚小理 " 等汽車品牌不斷發力,國産汽車的銷量一路飙升,同時價格也不斷上探。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2023 年 12 月自主品牌零售量 124 萬輛,同比增長 17%。
另一方面,外資汽車品牌在國内的價格和銷量卻出現下滑。2023 年 12 月,主流合資汽車品牌零售量爲 79 萬輛,同比下降 7%。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往日帶有豪車光環的保時捷,在國内遭遇了滑鐵盧。
1 月 12 日,保時捷發布數據顯示,2023 年全球交付 32 萬輛,同比增長 3%,中國市場交付量爲 7.93 萬輛,同比下降 15%。并且,中國市場成爲保時捷唯一銷量下滑的單一市場。
國内汽車市場裏的諸多玩家正鉚足勁吸引消費者,競争愈發白熱化。在此形勢下,此前具備品牌優勢的保時捷爲何調頭向下?
01 中國富人不買保時捷了
2023 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的輝煌之年。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2023 年國内乘用車累計銷售 2169.9 萬輛,同比增長 5.6%。同時,高端市場表現也十分出色。2023 年,國内高端品牌乘用車銷量 451.6 萬輛,同比增長 15.4%,較國内乘用車總體銷量增速高出 11.2 個百分點
這幅蓬勃光景,與保時捷銷量大幅下滑的落寞氣息,形成鮮明對比。
事實上,保時捷在中國有過高光時刻。2001 年,保時捷進入中國市場。2015 年,中國市場成爲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并在 2021 年達到曆史銷量新高。彼時,保時捷在中國已連續 20 年刷新銷售業績。
相關數據顯示,2015 年 -2021 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分别爲 5.80 萬輛、6.52 萬輛、7.15 萬輛、8.01 萬輛、8.68 萬輛、8.90 萬輛、9.57 萬輛。
保時捷銷量節節高升離不開它的定位。
從定位上看,保時捷比 BBA 更高端,但又不及賓利、阿斯頓 · 馬丁等超豪華車。比如,保時捷 718 是保時捷旗下的入門的跑車,50 多萬的價位即可拿下。
因此,保時捷受到原 BBA 車主的喜愛,成爲他們消費升級的選項之一。保時捷曾在招股書中表示,其曆年來在中國的銷量增長,主要是受到越來越多的高淨值人士的推動,包括越來越多的女性和千禧一代。截至 2022 年,保時捷中國車主一半是女性,平均年齡不超過 40 歲,家庭平均年收入約 41 萬歐元(約 304 萬元人民币)。
然而,就在 2022 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首次遇挫,同比下滑 2.5%。2023 年,這股下滑趨勢仍在延續。
下滑的不止銷量,還有價格。
以往,保時捷的熱門車型都需要加價買。不過,2023 年這些熱門車型開始降價,比如保時捷 911 最多能優惠 4%,Panamera 降價空間給到 10% 以上,Macan 甚至能夠給到 20% 以上的價格讓步空間。
即便降價空間如此大,保時捷銷量依然沒提上去。部分原因在于,大幅降價之下,消費者出于保值考慮,反而産生 " 買漲不買跌 " 的心理。
911 Carrera。圖源:保時捷官網
在二手車市場上,保時捷一度是最能 " 抗跌 " 的豪華車型,然而現在也 " 跌跌不休 "。比如,一台 2019 年落地價 69.8 萬元的保時捷 Macan,裏程 5 萬公裏左右,有些城市的二手車商直接報價三十萬出頭。總體上看,保時捷的保值率在 2023 年第三季度已經跌到了 81.71%,比上一個季度下降了接近 3%。
02 保時捷,正被新能源時代抛棄
網絡上流行一句話," 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曆史的行程 "。
這句話放在汽車品牌身上同樣适用。無論是站在潮頭之上,還是從高處往下走,都繞不開品牌自身和時代潮水的雙重作用。保時捷失去中國消費者,也在于這兩方面的原因。
新能源汽車的浪潮滾滾來襲,已大有壓倒燃油車的趨勢。2023 年,國内新能源車累計零售 773.6 萬輛,同比增長 36.2%。
幾乎所有車企都認爲,市場新增量就存在于新能源時代。
國内很多汽車品牌,如比亞迪、蔚來、極氪等乘着新能源的東風,站在潮頭之上。同時,這些品牌還在不斷往上躍遷,比如比亞迪仰望 U6、昊鉑 SSR、蔚來 ET9、極氪 001FR 等在價格上不斷逼近甚至超過百萬,直指保時捷所在的豪華市場。
有中國車主調侃稱," 再不努力隻能開 BBA 了 "。
不過,保時捷在新能源車領域卻鮮少有新動作,産品線相對較弱。目前,保時捷僅有 Taycan 一款量産純電車型,卡宴、Panemera 等産品還在插電混動階段。整體上看,保時捷的新能源汽車布局的廣度和深度都不夠,這會帶來一個嚴重的問題——品牌效應減弱。
Taycan GTS。圖源:保時捷官網
在燃油車時代,保時捷的品牌溢價主要體現在性能領先上。然而,新能源汽車時代,各汽車品牌的性能差距在縮小,保時捷的性能優勢被撼動,這就會讓部分消費者轉投其他品牌懷抱。2021 年後,Taycan 在國内的交付量就逐漸下滑。2023 年 3 月,Taycan 月銷 308 輛,到 7 月銷量跌到 275 輛。
在新能源産品線之外,保時捷的其他産品正處在更新換代的空窗期,進一步影響了銷量的增長。
保時捷在國内的兩款熱銷車型—— Panamera 和 Macan,至少六年沒有更新換代了。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柯時邁(Michael Kirsch)在财報會上坦言,保時捷最受中國市場歡迎的車型卡宴(cayenne),在 2023 年面臨新舊款切換,拖累了在中國的銷量。
另外,保時捷本身品質和服務上的問題,也在影響其銷量。在黑貓投訴上,有 1071 條關于保時捷的投訴,一些消費者吐槽其售後服務、産品質量問題。2022 年的 " 減配門 " 事件和頻頻召回,對其品牌形象和口碑也造成打擊。
要知道,消費者對于高端汽車品牌的要求和期望往往更高。如果産品或者服務出現問題,在如今的社交媒體時代會傳播地更快,對口碑和銷量會産生更大影響。
03 如何重新吸引消費者?
在國内激烈競争的汽車行業,各路玩家不斷湧現,供給大大豐盛,市場天平其實已經從廠商偏向消費者,從而進入了消費者主權時代。
早在 193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耶克就提出了 " 消費者主權 " 理論。在物質極爲豐富的時代,消費者進一步掌控 " 主權 ",企業生産什麽,生産多少,應當由消費者的意願和偏好決定。
如今在國内厮殺的汽車品牌,同樣要錨定用戶需求。在理解和滿足用戶需求方面,中國汽車品牌是占有優勢的,因此崛起之路走的比較順暢。比如,蔚來的服務深得高淨值人群的青睐,理想滿足了國内中産階級的家庭需求,進而獲得偏愛。同時,國内車企也更願意傾聽消費者建議,最近小米汽車根據用戶反饋修改尾标就是一個典型。
對于保時捷而言,在外部環境和自身原因的雙重壓力之下,要重新吸引中國消費者目光,其實要分兩步。
首先,就是要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
麥肯錫預測,到 2031 年純電動車将在所有豪華車細分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按照保時捷的規劃,目标到 2025 年超過 50% 交付的新車将是電動汽車;到 2030 年,超過 80% 交付的新車将是純電動汽車。這個進度并不算快,相對比亞迪等車企的 " 轉型 " 甚至顯得很慢。
Macan。圖源:保時捷官網
其次,在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下,要緊緊錨定消費者需求。如今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兩大核心需求,就是智能和補能。
汽車圈人士已經形成一個共識,就是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将屬于智能化。汽車不再是單純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種移動智能終端。據國家發改委統計數據,2025 年中國智能汽車滲透率将達 82%,2030 年将達到 95%。
在燃油車時代,保時捷憑借發動機的性能領先,實現品牌溢價。在當下的新能源汽車時代,滿足消費者智能體驗是更爲迫切的。
除了智能,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消費者還尤爲看重補能。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車樁比約爲 2.7:1。這距離其此前提出的 "2025 年實現車樁比 2:1" 的目标還有差距。
不少中國車主存在續航焦慮,因此如果車企擁有更完善的充電網絡,無疑能夠獲得更多青睐。近期,針對中國車主的補能焦慮,奔馳和寶馬就宣布聯手在中國市場共建超級充電網絡,根據規劃,至 2026 年底該合資公司在中國建設至少 1000 座超級充電站。
目前,保時捷尊享充電在全國 90 餘個城市設立了 338 座充電樁,但是依然不夠。接下來,如何通過多方合作建設更大的補能網絡是保時捷需要做的事情。
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處在風雲變幻的格局重塑期,彎道超車和怠慢掉隊在同步發生。
燃油車時代獲得熱捧的高端品牌,不能一直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否則将坐吃山空被消費者抛棄。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以及更深度滿足他們的需求,才是汽車品牌長久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