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9 月 15 日電 針對自媒體報道新股發行上市關閘、發行上市标準變化等情況," 證監會發布 " 微信号 15 日晚發布答記者問,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證監會、交易所 IPO 受理、審核、注冊等相關工作沒有暫停,不存在 IPO" 關閘 " 的情況。
以下爲全文:
問:近期,有自媒體報道新股發行上市關閘、發行上市标準變化等情況,證監會對此有何評價?
答:我們也關注到相關信息,這些市場傳聞不一定全面、準确,對發行上市,近期:
一是 IPO 發行節奏。證監會加強一二級市場的逆周期調節,在充分考慮二級市場承受能力的基礎上,科學合理保持新股發行常态化,更好促進一二級市場協調平衡發展。近期階段性收緊 IPO 節奏,是維護市場穩健運行的安排,證監會、交易所 IPO 受理、審核、注冊等相關工作沒有暫停,不存在 IPO" 關閘 " 的情況。上市公司再融資也不存在 " 關閘 " 情況。
二是支持科技企業發展。證監會深入推進科創闆建設,堅守科創闆定位,支持六大行業中符合條件、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 " 硬科技 " 企業通過科創闆做優做強,引導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行動方案,進一步暢通 " 科技 - 産業 - 金融 " 良性循環。
三是發行上市條件。試點注冊制以來,證監會堅持信息披露爲核心,進一步明确闆塊定位,精簡優化發行條件,設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滬深北交易所各有側重、協調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可以滿足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上市融資需求。目前,各闆塊的定位、發行和上市條件、信息披露要求等沒有變化,不存在提高上市門檻的情形。
四是部分在審企業撤回。近期撤回的企業,主要存在控制權穩定性不足、業績下滑等影響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問題。對于媒體報道中涉及的産能過剩、周期性強及天花闆低的行業企業,審核實踐中,證監會、交易所充分關注行業發展趨勢以及發行人自身情況,根據産業政策、發行條件、闆塊定位嚴格審核把關。
五是嚴把審核質量關。試點注冊制以來,證監會實施更加嚴格、透明、審慎的發行上市監管,充分運用多要素校驗、審核問詢、現場檢查等方式加快問題企業出清。發行上市審核中嚴防嚴查欺詐發行,壓嚴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保持高壓态勢,以零容忍态度打擊财務造假,從嚴從重查處。 ( 中新經緯 APP )
作者:付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