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王瑩嶺 李益文
樓市再迎重磅消息。
" 從政策出來一直到晚上 10 點接電話不停。" 在廣州市中心城區越秀區的一位房産中介吳悠(化名)看來,這一政策是 " 特大利好 "。
9 月 20 日傍晚,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優化我市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廣州市住房限購政策進行調整,多區放開住房限購,非戶籍人口首套房購置納稅社保年限從 5 年收縮至 2 年。
其中,将住房限購政策調整爲,在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不含江高鎮、太和鎮、人和鎮、鍾落潭鎮)、南沙等區購買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 2 套住房;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購房之日前 2 年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限購 1 套住房。這也意味着解除了外圍區域——黃埔、番禺、花都、白雲區部分地區的限購。
廣州由此成爲全國一線城市中首個部分放開限購的城市。
事實上,在此之前,部分重點城市已密集調整住房限購政策,多個重點城市出現全面取消限購。僅在廣州發布《通知》的前一天(9 月 19 日),就有武漢、無錫、西安三城宣布調整住房限購政策,其中,武漢,無錫全面取消限購,西安取消二環外住房限購政策。
" 此次廣州部分放開限購政策,信号意義非常強。"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時代财經表示,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本身就是這一輪政策最核心的區域。在嚴躍進看來,限購政策的放松是認房不認貸以後全國各地的一個重要趨勢,一線城市要扮演整個樓市複蘇的領頭羊和龍頭的角色。
本次廣州住房限購政策調整,爲何未全面取消?廣東省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爲,這恰恰是 " 政策堅持了有作爲有所不爲的導向 "。李宇嘉告訴時代财經,以南沙爲例,盡管近年來房地産市場下行很快,去年銷售量下跌幅度非常大,庫存周期也長,但依然堅持限購,是爲 " 去房地産依賴,爲産業和人才集聚創造條件 "。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中介稱電話接個不停
" 已經有不少意向客戶打電話來咨詢。" 在吳悠看來,這一政策力度很大," 這對我們是特大利好!之前出台認房不認貸的時候就盼着能不能調整限購政策,沒想到真的出台了。" 吳悠笑着說。
吳悠告訴時代财經,從她的客戶群體來看,制約他們在這邊買房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爲首付比例不夠低,而是沒有購房名額," 比如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在廣州畢業工作,或湧入廣州工作,他們社保還沒交滿 5 年,但家庭條件寬裕、有購房需求和能力的,限購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他們的需求,現在放開後他們的購房需求就釋放出來了。"
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 9 月 19 日,中國約 30 城放松限購政策,其中,東莞、佛山、沈陽、嘉興、大連、南京、蘭州、濟南、青島、鄭州、合肥、無錫、武漢等 13 城已全面取消限購政策;蘇州、天津、長沙、杭州、廈門、西安等 10 餘城放開針對局部區域、群體或房源類型的限購。
" 目前房地産市場發生的變化不是周期性的,而是趨勢性的。" 李宇嘉向時代财經解釋了政策松動的原因。李宇嘉認爲,當前,不管是供求關系、房地産前景和房價預期還是買房行爲,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不是周期性的變化,而是趨勢性的變化,因此過去以緊縮、需求端抑制爲特征的調控政策,不再适用了,理應退出。
從數據上來看,受國内外多重因素影響,自 2022 年以來,房地産市場持續低迷。2022 年,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 10.0%,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 39.8%,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 24.3%,住宅待售面積增長 18.4%。
根據統計局公布的房地産開發景氣指數,2021 年 12 月,房地産開發景氣指數爲 100.28,2022 年 1 月該指數跌至 96.82,此後更是一路走低,目前 2023 年 8 月爲 93.56。
具體到廣州而言,2022 年,廣州新房交易下滑 30%,新房住宅下滑 32%,今年上半年下跌 0.4%。截至目前,新房市場交易連續 5 個月下跌,絕對交易水平降至去年 11 月以來的新低。克而瑞統計的新盤去化率 8 月份隻有 9%。
7 月和 8 月,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7 月廣州新房網簽隻有 4600 多套,8 月截止到 29 号更是隻有 3100 多套,以上數據都是近十年曆史同期的低位。
" 我也呼籲業主和開發商不要再等待。" 在廣東中原地産項目部總經理黃韬看來,現在的觀望情緒已經沒有之前濃厚了。黃韬進一步表示,在這樣的政策整體刺激下,目前看來會有真正想賣房的業主會抓住這一機會出手,不再加價,成交量會因此上漲,但對房價的提升不會起到太大的支撐作用。
北上深或将跟進
實際上,爲提振樓市,廣州樓市利好政策以 " 組合拳 " 形式密集出擊。8 月 30 日,廣州率先官宣 " 認房不認貸 ",成爲一線城市中最早落地。随後,9 月 8 日,廣州又對二套住房首付比例及貸款利率也進行了下調。
目前來看,這套 " 組合拳 " 效果已顯疲軟。合富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 認房不認貸 " 新政落地首周,廣州 " 中心 " 及 " 近郊 " 受政策帶動更明顯,新建商品住房成交環比上升 16% 和 32%,遠郊成交 " 失色 ",全市新建商品住房整體成交量上升 15%;新政第二周,廣州全市新房市場總體成交規模環比上升 6%;第三周,成交規模則環比下滑 6%。
而中指研究院調查的數據顯示,新政之後,北京、上海的成交量翻倍,但廣州的成交量漲幅僅 20%,廣深的購房意願變動幅度、房價上漲預期均不及京滬。
李宇嘉認爲,從目前廣州樓市的形勢看," 認房不認貸 " 政策後,廣州迫切需要發布新的政策以提振市場情緒,避免預期惡化和市場下行形成負反饋循環,緩解過快下行的局面,防止其對舊改、投資、消費等基本面形成明顯拖累。因此,此次一攬子政策更意在托底,穩定市場情緒,避免大幅下行。
對此,嚴躍進同樣認爲,當前認房不認貸以後,一線城市市場總體是有積極活躍的态勢,但是确實還是需要進一步加碼,以促進我們房地産市場朝着更加持續、更加平穩的健康發展方向推進。
在廣州從事房産中介多年朱浩(化名)則向時代财經坦言,認房不認貸主要是針對有置換需求的客戶會利好更大,但對剛需客戶影響不大。" 整體來看,認房不認貸政策出台之後,看房的客戶大概上漲了 20% 左右,但成交量并無太大變化。"
朱浩表示,如果真的落實這個政策,刺激作用還是大的," 因爲現在很多人沒有名額,又想買廣州的,包括我自己手頭也有很多這種客戶,短期内的交易量肯定會增加。"
實際上,根據李宇嘉預計,部分放開限購後,年内剩餘 4 個月,廣州商品房市場從持續過快下滑逐漸轉入到探底企穩的走勢。
黃韬也認爲,從短期内來看,這一政策是有刺激作用的,市場對此反應也會比較熱烈,不過其強調,從長遠來看,該政策還有放開的空間," 比如對外地人限購的 5 改 2 變爲 5 改 0,全面放開限購。"
對于北上深三個一線城市是否會跟進?嚴躍進告訴時代财經," 其他三個一線城市肯定會跟進的,不過,就像廣州的政策不是完全放開一樣,其他三個一線城市也不會完全放開,但一定是有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