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丁遠泓
省會城市前三季度 GDP 陸續出爐。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 11 月 3 日,27 個省會城市中,除南昌、烏魯木齊、蘭州和拉薩以外,已有 23 個城市均已公布 GDP。
總體上看,成都、杭州、武漢、鄭州、濟南、合肥、沈陽、石家莊、長春、哈爾濱、貴陽、呼和浩特、銀川、海口、西甯 15 個城市 " 跑赢 " 全國平均增速。
具體而言,呼和浩特以 9.7% 的同比增速在省會城市中 " 領跑 ",成都則實現了超 1100 億元的增量位列第一。在排名方面,福州的 GDP 總額超過西安跻身前十,南甯超過太原。
經濟總量和增速的比拼之外,省會城市在經濟三季報中還有什麽值得關注的變動?
成都同比增量排名第一
成都經濟增長很快。
2014 年,成都 GDP 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僅僅 8 年後的 2022 年,成都就已經成功進入 "2 萬億 GDP 俱樂部 ",所用時間比 " 最強地級市 " 蘇州還少 1 年。
與此同時,2022 年 4 月,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上提到,成都将在未來五年沖刺 3 萬億元的經濟總量。
爲了達成這個目标,今年年初,成都将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速度定在 6% 以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成績不錯。
根據四川市(州)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成都實現地區生産總值 16114.3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6.7%。相較于 2022 年同期的 14929.72 億元,增長 1184.58 億元,成爲省會城市中同比增量最高的。
高增量離不開第三産業的貢獻。成都的第三産業不僅增加值占比最高,增長也是最強勁的,同比增長 8.3% 直接拉動整體 GDP 增長。
具體而言,成都近年來大力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 11.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 8.4%。接觸型服務業也與基本生活類消費一起加快恢複,其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 16.5%,餐飲收入增長 25.3%。
成都夜景(圖源:圖蟲創意)
不止是基本生活類消費在增長,成都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也表現優異,分别增長 63.1%、12.9%。
值得注意的是,剛剛過去的成都大運會,也成爲成都消費增長的 " 契機 "。
賽前,成都積極開展多個主題體育消費促進活動,發放各類體育消費券和惠民運動券,促進體育消費持續穩步增長。
賽時的 7、8 月,大運會疊加暑期,成都消費市場複蘇更加強勁。成都市住宿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文體娛樂業等行業收入分時段看,7 月 1 日— 7 月 21 日、7 月 22 日— 8 月 8 日分别增長 11.9%、22.1%。
而這也是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一步。
7 月,四川正式印發的《關于支持成都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意見》中提到,到 2027 年,成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支撐功能會基本完善。
呼和浩特、海口增速超群
前三季度的省會城市 GDP 排名中,除去一些本身高基數、高增量的城市,還闖出了兩匹 " 黑馬 " ——呼和浩特和海口,兩地經濟增速均不低于 9.5%。
海口風景 圖源:圖蟲創意
具體來看,前三季度,呼和浩特實現 GDP2719.0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9.7%。海口 GDP 爲 1621.78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9.5%。
雖然這兩個城市的增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但拉動這兩個城市經濟增長的産業有所不同。
呼和浩特能夠在前三季度實現 9.7% 的經濟增長,主要在于第二産業,尤其是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 40.6%,同比提高 21.7 個百分點。
而呼和浩特發展工業的發展底色是 " 綠色 "。體現在具體的産業上,是呼和浩特重點培育的 " 六大産業集群 ",分别爲綠色農畜産品加工、電子信息、新材料和現代裝備、生物醫藥、清潔能源和現代化工。
前三季度,呼和浩特 " 綠色 " 乳産業優勢不減,食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28.4%;" 綠色 " 化工材料需求不減,單晶矽、锂離子電池産量分别同比增長 15.4%、1.5 倍;" 綠色 " 清潔能源蓄力不減,風光水電等清潔能源發電 46.1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16.6%。
除了工業增長強勁,呼和浩特工業投資的比重也在提高。呼和浩特今年堅持把抓項目作爲全市 " 頭号工程 ",前三季度,工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 37.4%,同比提高 11.6 個百分點。
各種乳制品 圖源:圖蟲創意
相較于呼和浩特主要依靠第二産業拉動 GDP 增長,海口的底氣也不小,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增速都超過了 9%。
海口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海口第二産業增加值 261.24 億元,同比增長 9.2%,第三産業增加值 1287.91 億元,同比增長 9.8%。
這與今年以來,海口市委提出 " 穩農業、強工業、擴内需、促開放 " 的經濟工作思路,關系較大。
而海口的 " 強工業 ",是要大力發展的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産業,推進傳統産業優化升級,大力推動醫藥、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等傳統工業智能化、綠色化改造。
前三季度,海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4.9,其中,海口汽車制造業産值增長 74.2%,醫藥制造業産值增長 14.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産值增長 19.6%。
除此以外,海口的在消費和外貿方面的 " 成績單 " 也十分理想。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787.37 億元,同比增長 12.1%,免稅和餐飲市場延續良好恢複勢頭。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 592.72 億元,同比增長 31.4%,出口額增長 74.6%。
在工業、服務業、消費、進出口等方面都表現良好的海口,能有 9.5% 的增速可謂 " 情理之中 "。
福州超過西安
目前,省會城市在前三季度排名中出現了兩個變動,其一是福州超過了西安,成功擠進前十,其二則是南甯超過了太原。
事實上,福州和西安的差距并不大,兩者的排名也常常處于膠着狀态。2022 年前三季度,西安僅比福州高出不到 20 億元。直到今年一季度,西安 GDP 還高于福州,但到了二季度,福州實現了反超,并将這個趨勢維持到了第三季度。
而如果以近 10 年的數據來看,2013 年— 2018 年這 6 年,西安 GDP 總量均高于福州,而在 2019 年、2021 年和 2022 年這三年,福州都高于西安,2020 年,兩者持平。
福州閩江北 CBD 圖源:圖蟲創意
那麽福州能否保持優勢,直到全年數據的出爐?
對此,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副教授丁長發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福州應該能夠保持超過西安的優勢到年末。" 福州和西安都是省會城市,但是福州民營企業發達,投資環境、氣候、港口資源等都有利于福州經濟發展。"
不過,今年福州仍有需要擔心的地方。今年前三季度,福州經濟增速隻有 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隻增長了 2.7%,均低于全國平均線,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産值增速更是爲 -1.3%。
其中,輕工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爲負增長,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的銷售産值也出現倒退,工業出口交貨總值爲 -8.8%。
這其中除了國内外宏觀環境因素影響,也與福州的工業後勁不足有關。
目前,福州已經全面實施 " 工業提振 " 三年專項行動 ( 2023 — 2025 ) ,通過推動項目建設提質效行動、培育鏈主企業強鏈條行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服務工業企業穩增長行動等攻堅行動,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除此以外,在丁長發看來,福州還應該做強做大産業鏈、改善營商環境、大規模招商引資、創辦高水平大學、提高科教水平、改善交通基礎設施等。" 多措并舉下,福州能發揮優勢,克服劣勢,在‘萬億 GDP 俱樂部’裏保持競争力。"
在福州市 2023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做好堅持堅持擴大内需,增強經濟發展内生動力;聚焦實體經濟,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推進科教興城,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深化改革開放,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等工作。
今年剩餘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福州将繼續朝着 GDP 年增長 6.5% 左右的目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