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陳璐瑤
編輯 | 張恺翀
不愧是 " 雪王 "!
3 月 3 日,蜜雪冰城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開盤 30 分鍾即漲超 30%,市值突破 1000 億港元,成爲 2025 年迄今全球規模最大的 IPO。
" 雪王 "IPO 市值超千億
雖然蜜雪冰城入場較晚,卻拿出了目前爲止最優異的表現。
截至今日收盤,蜜雪集團股價報 290 港元 / 股,漲 43.21%,總市值達 1093.47 億港元。

加上此前 IPO 成功的奈雪的茶、茶百道和古茗,新茶飲在港股已集齊 4 股,而蜜雪冰城一家便超過其它三家公司的市值總和。

同時,在港股餐飲闆塊中,蜜雪冰城成爲市值第二高的企業,僅次于百勝中國的 1421.17 億港元,超越海底撈的市值 906.33 億港元。
富途證券數據顯示,上市前的認購環節,蜜雪冰城的融資認購倍數達到 5324.29 倍,認購金額達 1.84 萬億港元,遠超 2021 年快手上市時創下的 1.26 萬億港元紀錄,成爲港股新一代 " 凍資王 "。
打新的股民們更是興奮不已,按其發行價 202.5 港元 / 股計算,打新一手賺近 6000 元,約等于 1000 杯蜜雪冰城奶茶。真可謂是 " 打新雪王,收獲甜蜜财富 " 。
" 風口都是一時的,低價才是 YYDS"
有投資者感歎:" 蜜雪冰城用事實證明了,風口都是一時的,低價才是‘ YYDS ’(永遠的神)。"
" 整個社會對價廉物美的商品始終都是有追求的。想買到更好的東西,和想少花錢,這本身并不矛盾。所以各大城市的奧特萊斯生意都非常火爆。哪怕是奢侈品,也有一堆人想用最低的價格買入最貴的商品。而一家公司,如果價格能卷到同行最低,而且還有利潤,那本身就是一個很強大的護城河。比如可口可樂,比如開市客,比如比亞迪,比如拼多多。"
一位曾在下沉市場從事銷售工作的人士表示,"蜜雪冰城是村裏 CBD 的存在,現在村鎮街上的标配,就是蜜雪冰城加路邊攤。至于星巴克是什麽,村鎮人民不知道,也不關心。而且,蜜雪冰城還是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的品牌,連幼兒園心智都占領了,蜜雪冰城怎麽會業績不好?"
其指出,蜜雪冰城是在跟全世界人做生意,生意的深度跟可樂差不多。
維基百科數據顯示,全球十大連鎖餐飲,有三個是中國的。其中,蜜雪冰城,全球第一,總共 45000 家。

在海外,蜜雪冰城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 11 個國家和地區。曾有人調侃,越南的街頭,蜜雪冰城随處可見,讓人感覺自己還在中國。

有分析稱," 現在 4 萬多家,未來 3-5 年,蜜雪冰城應該可以擴充到 6-7 萬家,那時候應該就是天花闆了。"
據招股書,蜜雪冰城這麽多店,一年可以賣出約 90 億杯,約 583 億元。這算下來,單價才 6.47 元。平均一家店一天能賣 4184 元 ......
結語
蜜雪冰城成立了 28 年,由于現金流充裕,直到 2020 年夏天門店數剛剛破萬時,才開放了上市前唯一一筆融資。
即被外界認爲是 Pre IPO 輪的 2020 年 12 月、來自高瓴、美團龍珠和 CPE 源峰的 20 餘億元。
有媒體指出,當時幾乎所有知名的消費投資機構和大廠戰投都紮在這個項目裏,但幾乎全部铩羽而歸。
這也符合一種長期以來的定見:一個基本面良好的消費品公司,的确不太需要外部的錢。它們自己就有穩定的現金流。這也是消費公司顯著區别于互聯網、科技公司的部分。
而被蜜雪冰城精選的這三家 " 資本朋友圈 ",各有優勢:高瓴曾投資并深度參與過藍月亮、百麗等公司的轉型,并擁有不少來自産業、而非純财務背景的投資人;龍珠背靠的美團與線下茶飲有着天然的渠道連接;CPE 源峰也有常年在消費、連鎖行業累積的經驗。
對夢想 " 實現 100 萬家門店 " 的 " 雪王 " 來說,上市隻是其發展曆程中的一個裏程碑。它的版圖,即将從海外 11 個國家,擴張到全世界。
• END •
歡迎點擊易簡财經視頻号,看最新視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