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動動手指點個外賣已經成爲了不少人的日常生活習慣。外賣行業的井噴式發展,爲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時,大量的外賣垃圾也對環境産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商務領域經營者使用、報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辦法》日前實施,要求外賣平台和外賣企業定期報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況。點外賣産生的塑料垃圾現狀如何,回收是否方便?總台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 ↓
01
數量大、清理難 ……
正午時分,記者在北京街頭觀察發現,不少路邊垃圾桶裏都有外賣垃圾,有的還帶着殘羹剩飯,給環衛工人增加了不少工作負擔。
寫字樓裏的垃圾桶也是外賣垃圾的重災區:午餐過後,各式各樣的外賣垃圾集中出現。丢棄的外賣垃圾中,大部分都是塑料餐盒。
而在居民小區的垃圾分類驿站的可回收垃圾桶裏,其實看不到外賣垃圾。居民把外賣剩餐倒進廚餘垃圾後,各種包裝都被扔進了其他垃圾裏。
一名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告訴記者,外賣垃圾裏除紙質包裝外,其他塑料垃圾都無人問津,主要原因就是嫌髒。“餐盒裏面有油,淌得哪都是,一般收購站老闆都不要。”
據一生活廢品收購點回收人員介紹,他們隻收購一種帶 PP 标志的白色透明聚丙烯餐盒。一公斤收購價格 1.8 元,“不僅要求清理幹淨,一次至少要湊夠三五公斤,也就是百十個的量才好稱重。”
而要在各式各樣的外賣垃圾中分辨清理出這種餐盒,并不容易。記者走訪發現,大部分外賣産生的塑料垃圾,都彙入了其他垃圾,最終被焚燒處理。
02
塑料餐具應減量,外賣要避免過度包裝
塑料餐盒難替代
目前,塑料可替代材料主要爲紙質材料和可降解塑料。記者走訪發現,一些西餐和冷鮮食品選用紙質餐盒較多,大部分中式餐飲企業還是選用傳統塑料餐盒。
另外,可降解的一次性吸管已逐步普及,可降解餐盒卻并不多見。專家介紹,可降解塑料存在耐熱性和力學性能較差、産能不足、銷售價格居高不下等問題,導緻餐盒市場接受度不高。外賣行業從源頭減塑,首先是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消耗。
外賣包裝過度
記者觀察發現,很多連鎖餐飲商家的外賣包裝袋,都選用印刷精美的無紡布袋。而這些原本可重複使用的厚重包裝,大都在一頓餐後直接丢棄。
專家表示,無紡布等同樣含塑料成分。杜絕過度包裝,更需要監管部門和外賣平台形成合力。“如監管部門規定包裝不能超過兩層或三層;外賣平台企業可通過制定鼓勵平台内商戶減少一次性塑料包裝使用的平台規則等。”
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國外賣用戶已增加到 5.2 億。
報告顯示,我國主流互聯網外賣平台訂單量從 2015 年的 17 億單增長到 2020 年的 171.2 億單,消耗(廢棄)的塑料從 2015 年的 5.7 萬噸增長到 2020 年的 57.4 萬噸,五年增長十倍。每年有多少外賣塑料垃圾被回收,還沒有官方統計。
6 月 20 日,商務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制定的《商務領域經營者使用、報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要求 ↓
餐飲經營者提供打包或外賣服務時,應合理選用替代産品或合規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台(含外賣平台)企業和外賣企業應當每半年報告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況。
03
“減塑”還需“撿塑”
專家表示,有效控制外賣垃圾塑料污染的問題,目前來看最好的方式是回收和利用。
今年年初,廣東深圳啓動商務寫字樓外賣包裝垃圾分類回收項目試點。
試點寫字樓裏,增設“外賣包裝垃圾”專用垃圾桶 —— 員工将外賣食物殘渣倒進廚餘垃圾桶後,外賣包裝都被單獨收集送去回收利用。目前已覆蓋深圳 86 棟商務寫字樓,每天回收外賣餐盒量近 1000 公斤。
2020 年 7 月,福建廈門修訂《廈門市生活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導目錄》,規定外賣餐盒被列入低值可回收物,不再視作其他垃圾。
在試點小區,居民外賣裏的塑料餐盒、餐具和塑料袋都會被集中回收,運往位于廈門市海滄區的全國首個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無需人工分揀,全部進入智能化分選平台。今年 4 月,分揀中心正式達産以來,每天分揀的低值可回收物可達 50 噸。
今年 5 月,一家外賣平台發布了《餐飲外賣綠色包裝解決方案》,爲蛋糕、咖啡、輕食等六大品類商家提供外賣包裝可回收、可降解或可重複使用解決方案。
專家表示,該方案隻是一個推薦引導方案,相關部門應協調不同平台同步發力,督促平台外賣商家加快升級綠色包裝。
同時,減少外賣塑料污染,消費者的參與尤爲重要。郊遊時餐盒垃圾不随意丢棄,自覺垃圾分類,用餐時盡量堂食或選擇“無需餐具”等,都會對保護環境作出貢獻。
▼點擊視頻查看完整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