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3 日,36 氪舉辦「颠覆 · AIGC」産業發展峰會。本次峰會彙聚産業力量,共同探讨企業、行業在面臨變革時的應對策略,分享思考,探索和發現産業中最具潛力的企業與最具價值的技術,在激蕩的環境中探尋前行的方向。
大會上,即時設計戰略負責人黎嘉甯發表了題爲《AI 時代設計軟件突圍之路》的主題演講。黎嘉甯認爲變革可以是多維度的,包括新技術、新人群、新場景,而新的機會正是在變革中誕生的,當下的 AIGC 時代也如是。
對如何抓住變革産生的機遇,黎嘉甯分享了來自即時設計的既有實踐和看法。他指出,AIGC 時代仍然是術業有專攻的——有專注于底層技術創新的自研大模型企業,也有專攻技術工程化和産品化、直面用戶,直接爲用戶帶來價值的應用層企業。因此,在即時設計看來,作爲設計軟件,其要做的就是在長期沉澱的行業理解基礎上,扮演好技術與需求場景之間的黏合劑。
黎嘉甯對 " 黏合劑 " 做出了進一步解釋。他表示,産品思維要求應用層企業不能将單獨能力作爲單點提供給用戶,而需要針對場景對能力做有機綜合。對此,黎嘉甯分享了即時設計實現這一目标的三段方法論:首先在實驗室階段積累海量技術和能力;其次在共創階段将單點技術和産品進行有機組合,針對不同需求場景形成解決方案;最後在落地階段将解決方案産品化,推出标準化的應用。
以下爲黎嘉甯演講實錄(經 36 氪整理編輯):
大家好,今天我代表即時設計進行這次分享,主題是《AI 時代設計軟件突圍之路》。
我們不是微軟、商湯這樣的大公司,這個環節首先需要做個自我介紹。即時設計起步于 2015 年,公司成立于 2016 年,我們主力産品是一款面向 UI 設計需求的協作式設計軟件。
UI 設計是什麽?
一句大白話就是——所有軟件應用,包括移動 App、網頁、大屏、車機 VR,都是由 UI 設計師完成設計後再交付開發同學來實現的。即時設計這款軟件就是做這個設計的軟件。
即時設計起步至今 8 年,相比于設計領域的主流軟件,我們始終是以新人、挑戰者的姿态存在。
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設計軟件突圍之路。
第一階段,即時設計的前 5 年是圍繞協作展開的。UI 設計不僅是設計師參與,也關聯到産品、研發等多個崗位,很多年前大家通過文件互傳來協同,帶來了格式、版本混亂等一系列問題。2015 年,感受到當時 UI 設計在協作方面的體驗缺陷,創始團隊 2 個人從互聯網公司離職,獨立開發一款面向産品經理的原型設計軟件。兩個人花了一年半時間才将産品發布,并借此獲得了第一批用戶和種子輪投資。
原型設計隻是整個 UI 設計中的一個環節。在早期投資的支持下,我們成立公司,陸續招募了一個 5 人團隊,兩年半後推出即時設計同名設計軟件——國内首個協作式 UI 設計工具。之後公司又陸續推出一系列功能和産品,将 UI 協同設計全鏈路打通。
這一階段,圍繞協同設計,我們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保持近 200 版 / 年的産品叠代速度的同時,我們獲得了 300W+ 注冊用戶,幾乎覆蓋了全國所有的 UI 設計師,這個階段即時設計總共用了 5 年。
第二階段,即時設計的近 2 年是圍繞生态發展的。
在第一階段的突圍中,我們用 5 年時間從兩個獨立開發者發展成本土用戶規模最大的 UI 設計軟件。但市場是在變化的,在此期間海外競争對手進入本土市場、本土也有一些新的挑戰者加入,用戶的需求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更多的競争是好事,引導我們思考如何更好的服務于用戶。
于是我們把視野放大,前面提到的這一串東西,可以合起來稱作 UI 設計工具。設計工具當然是服務于設計需求的,因此我們就在想,工具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麽來服務設計需求?想徹底滿足用戶的設計需求,單單靠我們自己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團結更多有生力量。于是在最近 2 年,我們重點發力生态建設,推出資源社區、向行業發出開源倡議,推動打造 UI 設計行業開放生态,并陸續接入大量的插件和小組件,建立了國内 UI 設計領域最大的開發者生态。
在逐步确立産品和生态領先地位的同時,我們累積完成了 7 輪融資。
第三階段,如果說第一、第二階段的突圍是即時設計深度思考後的選擇。前面 8 年,我們的全部成果都是圍繞 UI 設計展開的,那麽第三階段,AI 時代我們應該做什麽、能做什麽?
這個世界上的設計工具那麽多,我們前有 Adobe、Autodesk、微軟這樣的 30-50 年曆史的設計軟件集團巨頭,當然微軟的業務範圍要更廣泛的多;還有 Canva、Figma 這樣在垂直領域做到百億美金體量的選手。我們後有在最近 6 個月、3 個市場上突然湧現出的數不清的 AI 設計工具。
在這麽擁擠的賽道,設計工具這麽一個老話題,憑什麽要有即時設計的一席之地?
縱觀設計軟件過去 50 年的發展史,在一個靜态的環境下是缺少新機會的,新的機會無一不是在變革中誕生,變革指的是新技術、新人群、新場景。圖形化交互的電腦帶來了數字化印刷設計,新技術最終誕生了 Photoshop。電腦辦公人群的爆發式增長,帶來了數字化的演講需求,新場景誕生了 PPT 和 Keynote。2010 年前後,随着 App store 的推出以及智能機的快速普及,我們迎來了移動應用的爆發式增長。UI 設計師規模也随之發生了百倍規模的擴大,這部分新的設計師人群難以上手 Photoshop 功能完整但操作複雜的交互,最終新的人群和設計場景造就了 Sketch 和 Figma 這樣的産品。
AIGC 是不是一個大的變革,能不能醞釀大的機遇呢?當然是。
這裏我要插入一段硬廣。
這是我們上個月推出的一款産品宣傳片,這個産品主要能力就是做文本生成可編輯的 UI 設計稿。這有一個對外的數字,提速 60 倍意思是 AI 生成用 30 秒,設計師畫一個用 30 分鍾,中間差 60 倍。但隻要多想一步,就知道這個數字 60 是完全經不起推敲的。都 AI 自動化了,那完全可以 7 乘 24 小時開工,且并行開工,所以這個 60 倍也可以是 600,也可以是 6000。
這當然是大家能夠達成共識的技術變革,因爲感知太直接了。
人群變革?這是肯定的。今天你去看各種設計社群,把 AI 玩的最 6 的不一定是以前最牛的那些設計師。很可能是一些對 AIGC 技術原理理解深入的極客朋友,也可能是我這樣沒有經過系統化設計學習但要來參加 36 氪 AIGC 大會,有演講材料設計需求的人。
場景變革?有可能。當最基礎的設計需求滿足的成本降低到幾乎忽略不計的程度時,過去受限于設計成本的需求場景就有可能被激發。
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巨變的年代。即時設計要上大舞台、做大事業,AIGC 是必然的選擇。那麽 AIGC 時代下設計軟件應該做什麽?
我們和用戶做了很多探讨,經常會被用戶提問," 你的模型是不是自研?你技術壁壘是什麽?我們有一個特别厲害設計師,經過一系列的努力也可以實現這個效果 "。
作爲一個軟件公司,我們是一個應用軟件公司,我們承載是技術普惠于用戶的重任,今天到場很多嘉賓在攻堅很大底層技術創新事情,我們感謝他們、感謝這個時代,讓我們能夠專注于我們手頭工作。如果一定要問我們有什麽技術絕活?坦白講沒有,我們沒有什麽技術上的東西是我們能實現,别人肯定做不到的,這一點在應用層的玩家都差不多。
但是我們有一點是好的,就是我們紮根于行業八年,積攢的行業理解。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技術的工程化和産品化,聽起來不夠高大上,在這個場景下也不像自研大模型下來得性感,但是我們認爲這是爲用戶直接帶來最大價值的部分。
作爲設計軟件,我們的本質是要做技術和需求場景之間黏合劑。
我們來看看 AI 設計目前的産品體驗。
AI 設計産品體驗示例 企業供圖
參數 + 魔法:這是 WebUI,是開源社區最主流的文生圖交互界面。左下方有一堆參數可以調整,左上方寫提示詞。
更強大的魔法:現在網上的提示詞攻略很多,我專門上知乎搜了一篇。叫《Midjourney 十大基礎的提示詞模闆》。這個模闆肯定不是我們常人能完全理解的,不過隐約可以看出是一些跟攝影相關的詞語。但其中又夾雜着 DOF 這種奇怪的東西。
Discord 聊天窗口:目前全球範圍最火爆的文生圖應用 Midjourney 的交互就是在這樣的聊天窗口進行的。網上有很多文章分析 MJ 在 Discord 上的體驗,覺得設計多麽多麽巧妙。這都是扯的,這是因爲 MJ 這家公司把有限精力都投入到了用戶交互以外的部分。
開源社區自行 DIY
自然語言交互:自然語言交互是有其優勢的,但不是萬能的。自然語言交互好處是易于喚起長尾功能,或者一次性喚起多個組合功能,但是否該是一個最主要的交互方式是值得商榷。比如這個 Case 是用自然語言把兩顆星星改成黃顔色。實際上,修改兩個星星的顔色顯然用「色闆」更快捷——就是大家改 PPT 時選字體顔色的模塊,尤其是對于設計師來說,Yellow 不是一個顔色,很多種顔色都可以叫 Yellow。
那究竟什麽樣的交互是正确的?
實話講,在當下這個節點我也給不出完整的答案,但我們做了很多探索和嘗試。當技術可以實現文本生成圖片的時候,技術視角的解決方案是把參數欄和對話框暴露給用戶。但實際上用戶對設計是有很嚴格的功能性要求的,是需要在設計稿上反複修改的。圖片格式的内容缺少圖層、組件這樣的信息,修改就非常難。前文提到的即時 AI 文本生成可編輯 UI 設計稿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那麽用戶有了 UI 設計稿之後要做什麽?自然是讓開發同學來在代碼層面實現設計。于是我們又結合即時設計 Design to code 的能力,實現了前端代碼的自動生成。有了代碼,下一步自然是創建網站和應用,即時設計又提供了一鍵自動化建站的能力。我們把這一系列能力組合起來,最終實現了通過一段文本描述,一鍵生成在線網站、一鍵生成小程序的産品——這款産品目前在我們内部代号叫即時上線,我希望它能及時上線,給大家體驗。
這就是技術思維和産品思維的差異。我們不把單獨能力作爲單點給用戶,而是針對場景把這些能力做有機綜合。
那我們怎麽做産品?我們是有一段标準三段論方法論,我們把所有的産品和技術劃分爲三個階段。
一是實驗室階段,做海量技術和産品能力積累。即時設計在今年初成立了 AI 實驗室,人員構成主要是技術專家和産品經理。這個團隊的目标隻有一個——深刻理解各類 AI 技術的效果和能力邊界。
二是共創階段,做技術和産品能力的組合,形成解決方案。這個階段的重任是将單點的技術和産品進行有機組合,将 Apple 和 Pen 組成 ApplePen,針對不同需求場景形成解決方案。我們在幾周前正式推出了 AI 共創計劃,希望更多的産業夥伴加入我們。
三是落地階段,關鍵在于将解決方案産品化。即時設計已經陸續在 AI for UI 的領域推出了文生可編輯 UI、結合即時設計 Design to code 能力實現的根據文本一鍵建站(即時上線),以及繪畫應用(即時 AI 靈感),在不遠的将來還将有更多。
這裏我就要 call back 一下主題,設計軟件的突圍之路。回到前文提到的設計軟件突圍之路。AIGC 時代已然來臨。過往 8 年,我們做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歸爲 UI 設計。未來我們将圍繞 AI 能力,深入到更多設計場景當中。努力成爲 AIGC 時代的最佳設計工具。
謝謝大家!
整理|沈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