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今晚聊最近上映的華語新片——
《年少日記》
目前這部片的豆瓣評分是 8.6,我去确認了一下,應該是今年大陸上映過的華語片的最高分,而且還在上漲,我們也提前看過,确實非常不錯,今年前三的華語片。
但又一次形成鮮明反差的是,首日票房不到 300 萬,目前平台預估的總票房隻有千萬。
這事我确實有些想不明白,它不是那種離觀衆有距離有門檻的文藝片,故事非常好理解。雖然是香港電影,但也不是局限在香港本土的議題和文化,主題非常普适,講一個人如何走出原生家庭困境、如何面對童年創傷。
它甚至會讓觀衆在看完後因爲自身的回憶而産生長久的共鳴,就拿我自己來說,看的時候我老是想起小學時候的一個瞬間——有天晚上,我坐在車後座聽着前排的家人聊天,他們說到了本地高中一個學生跳樓的新聞,最終感慨的結論是:有什麽坎是過不去的呢,真是可惜了。
甚至還扭頭對我教育了一句:你以後可不要那麽想不開。
電影就在講這種自上而下的不理解和殘忍,裏面有類似的一幕——
一個孩子因爲父母給的壓力過大跳樓自殺後,父親卻對外宣稱他是病死的,以免别人認爲家裏對孩子不好,并且慢慢将孩子所有的玩具、照片、日記等存在的痕迹打包封存,一個孩子真正的死因就這樣被擱置了。
一個孩子爲什麽選擇去死,這件事背後的原因一直以來都被認爲是諱莫如深或者不屑一顧的。
而電影要拍的,就是還原出一個孩子的死因,是另一宗 " 墜樓死亡的剖析 ",剖析我們每個人的童年、少年、青年甚至是現在,然後給你安慰。
它無疑是一部好片,更不該如此無人問津,所以我想把它推薦給每個人,因爲這把手術刀劃過,我們不止能在其中找到自己,還能感受到一些宣洩,這很難得,這也足夠了。
正文
我看的那一場,很多人都哭了。我寫一部電影很少從觀衆的反應聊起,因爲我感覺好片最應該關注的就是電影本身,隻有聊爛片的時候才會分出多餘的注意去看觀衆的反應。
但看這部片讓我無法不去在意,因爲它确實是近幾年少有的一部,過了六十分鍾左右幾乎全場都響起抽泣聲音的電影。
你可能會以爲導演用了強硬的手段去煽情,恰恰相反,他的手段非常克制,他就是去拍了一個少年如何承受不住家庭的高壓、父母的期望而選擇跳樓,甚至跳樓的那一幕都隻是輕輕一躍,再無多餘的呈現。
既如此,在這種克制中還能讓大家普遍哭泣,能找到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所有人都在其中照見了自己,所有人都在那輕輕一躍裏喚醒了自己的記憶。
電影最初隻是從一個大中産階級家庭入手,父親是香港資深大律師,體面的成功人士,家庭的日常活動就是酒會、慈善,結交各行各業的成功者。
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種感受可能是陌生的,所以緊接着電影用了兩種方式讓局限在這個家庭内的困境和情緒放大,成爲更加普遍的共鳴。
一種是存在于這個家庭之内的階級壓迫,父親是家庭内掌握經濟命脈的人,是賺錢來維持家庭地位的人,所以他位于家庭這個階級内的頂層,可以毆打母親,強行規劃兩個孩子的成長路徑。
而在經濟層面處于完全弱勢,尚且無法獨立的孩子就成了家庭這個微觀社會的底層,所以一個英文單詞的用錯、一次考試成績的失敗就讓他淪爲父親口中的 " 垃圾 "。家庭在這裏,被放大成了一個更加異化的、泾渭分明的社會。
另一種則是讓長大後成爲老師的鄭 sir 看到了一封學生寫的遺書,他不知道這封遺書的作者是誰,所以導演在這裏設計了一場戲,讓台上的鄭 sir 掠過台下每一個學生的臉,想象中讓不同學生的聲音一人一句共同念完了這封遺書。
這段設計非常巧妙,當老師們懷疑遺書的作者是否早戀、是否是成績不好的差生時,這組鏡頭告訴我們,它可能寫自每一個人,就像《陽光普照》裏跳樓自殺的哥哥,沒有人會預想到這樣一個學業運動全優的人會決定去死。
這群學生一同組成了更廣大群體的共同困境,而這種困境也借由這種群體性的誦讀,延伸向了銀幕内外的每個人。
當這種情緒成爲一種彌漫在全港青少年頭頂上的情緒時,我們或者說每一個人應該如何做?這是電影最重要的問題。
它的答案就藏在海報裏:好好記住。
(以下内容涉及劇透)
電影的中文名叫《年少日記》,英文名叫《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時間終究會翻過這一頁),前者是記憶,後者是遺忘。這兩個名字看似背道而馳,但它們之間其實形成了一種因果關系:不要遺忘,你才能任由時間翻過一頁。
這個遺忘有兩層含義。
一層是你無法遺忘,遺忘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答案,它不會帶你成爲一個更好的人,隻有記住才能繼續向前走你的人生。
電影裏有一重反轉的設計,導演一直在試圖讓我們混淆跳樓自殺的到底是哥哥還是弟弟,我很喜歡這一重設計,因爲它不僅僅是叙事上的詭計,當謎底最終揭開的那一刻,我們會發現哥哥和弟弟在此處成爲了同一個人。
弟弟是天才,成績好,鋼琴好,備受矚目。而哥哥是與他完全相反的存在。所以哥哥在家裏幾乎是一個隐形人,父親罵他 " 垃圾 ",撕他的漫畫書、體罰、高壓教育,而母親則對他說 " 如果有一天我和你爸離婚,那一定也是因爲你 "。
但在這個高壓的家庭裏,痛苦的遠不止哥哥一個人,弟弟雖然學習好,但并不意味着他愛學習,他同樣爲了完成父親的期待而被迫努力和聽話。所以當哥哥跳樓後,弟弟放棄了走上父親規劃的那條成功的路,而是成爲一名哥哥想要成爲的普通老師。
也正是在這裏,兩個人幾乎完全重疊在一起,哥哥的痛苦就是弟弟的痛苦,而長大後的弟弟選擇将這些痛苦全部封存遺忘,成爲一個普通的 " 正常人 "。
這是一條可能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的路,但電影要告訴我們這條路是錯的,當弟弟看到學生寫下的遺書時,看到有學生因壓力過大跳樓的新聞時,甚至是當他得知自己将要有一個孩子後,一切的痛苦都會重新被喚起,他從未從童年陰影中掙脫出來。
哥哥曾經在日記裏反複寫,我不是什麽重要的人,我死了也沒人會記得我。就和那個學生寫的遺書一模一樣。
我們都是在這種對自我存在的反複質詢中過來的,我也曾經無數次問自己,如果我死了,我身邊會有人難過嗎?我也想要有一個人主動來懂我,但是好像到最後都沒有等到那個人。
或許我和哥哥唯一的區别就是,我茫然地走過了這條路,但是他沒有。
但這條路真的有盡頭嗎?即便是現在的我就完全擺脫這種壓力和質詢了嗎?那麽忘掉了曾經的痛苦就會讓我的現在變得更好嗎?
沒有,也不會,而這個答案甚至不需要電影告訴我們。
這同時也引向了遺忘的第二層含義,是一種勸誡:不要遺忘,因爲遺忘隻會讓社會變得更加冷漠。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一句雞湯,但它将電影從個人成長層面的遺忘擴到了整個社會層面的遺忘,而這種遺忘最終傷害反噬的不止是别人,還有你自己。
鄭中基飾演的父親形象教育孩子的方式第一種就是你不行就打到你行,同樣,他曾經受到的教育也是父權的棍棒教育,所以他懂得在棍棒和打壓之下個人的自卑與自厭。
還有那些在高中生跳樓的新聞下評論 " 現在年輕人抗壓能力太低了 "" 這些人不值得可憐 " 的人,甚至是在一開始對校園内打架的學生大加斥責,而不考慮他是否被校園霸淩的鄭 sir(弟弟)。
與父親這個角色一樣,他們的冷漠意味着他們都選擇遺忘自己過去的痛苦,從而構成了這種群體性遺忘的一部分。
當你自己成爲這個社會冷漠鏈條中的一環時,你自認爲這個社會還會好嗎?
電影裏有一處短暫的情節,畫着 " 長大後你會成爲你想成爲的大人 " 這樣勵志漫畫的漫畫家在某天選擇自殺,因爲這個選擇遺忘的社會,是無法讓他自己成爲想成爲的那個大人的。
鄭 sir 選擇成爲老師是因爲這個身份是哥哥長大後想成爲的身份,而哥哥想當老師的初心是不要成爲父親這樣的人,他要成爲一個好老師,要去問那些學生爲什麽不開心,要多去鼓勵他們,去關心每一個人。
但選擇遺忘的弟弟同樣忘記了這份初心,最終靠着翻閱日記的他回憶起了當時的痛苦,同時也記起了在那些痛苦中的自救方式。
所以他帶着童年的記憶,帶着學生一起去山頂大叫宣洩出自己的壓力,爲他們提供一個擁抱,主動去傾聽他們内心的痛苦。
這個點切中了我們每個人,當我們在家庭和社會中受到打壓與不公時,多數都會想着當自己長大後、自己有了孩子後,我們不會成爲這樣的父母、這樣的大人。但往往,當我們成長爲父母或大人時,我們同樣會按部就班地成爲當初被自己否定掉的那種形象。
這是我覺得片子最重要的地方,它最終的落點不再是控訴,而是一種自省。
電影裏面有一幕,哥哥告訴媽媽最近感覺自己好累,總是睡不着覺,希望媽媽可以帶自己去看一看精神科醫生。
但是媽媽對他說 " 你是心散,不是累,所以你考試才考不好,精神醫生是看精神病的,你覺得你自己有精神病嗎?"
多多少少,我們都曾經成爲過這樣的孩子,這是電影替我們記住我們自己的方式。
但不要讓自己變成這樣的大人,這是弟弟有俊選擇走的路,也是這部電影拍出來的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