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手機産業卷起一陣 " 衛星通信 " 熱潮。随着華爲在 Mate50 系列手機中加入北鬥衛星消息功能,接着 iPhone 14 也支持衛星通信能力;接着高通也在 2023 年的 CES 裏,宣布将推出全新的智能手機衛星通信解決方案。一時間,衛星通信變成了智能手機最熱門的賣點之一。
但與此同時,又有一些人質疑,衛星消息這種功能使用頻率太低,噱頭多于實際。有人認爲:" 對于大多數城市人,可能把一部手機用壞了,也不會使用這項功能。" 也有人認爲:" 雖然這些功能(衛星通信)的出發點都是 " 救人 ",但最終的結果更像是裹了一層營銷包裝。"
到底這個 " 捅破天 " 的技術,是否真的有用?
在質疑之前,先回顧一下曆史
在分析 " 捅破天 " 技術是否真的有用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曆史。
2010 年,18 名驢友登黃山時遇上天氣突變,由于智能手機尚未普及,他們無法辨認道路,因而迷路。當地警方連夜展開大規模搜救行動,有民警不幸因此殉職。
2013 年,一名 24 歲女子徒步進入雅魯藏布大峽谷,然後音信全無。當時民間組織也紛紛組織募集搜救費用,警方也 24 小時全力搜救失蹤者,更有搜救隊員因此受傷。但盡管如此,由于當地全程無信号,該名女子至今音信杳然。
2016 年,兩男兩女前往新疆喀納斯景區,途中因偏離方向而迷路。景區當時累計出動各類救援力量 600 餘人次,馬匹 40 匹,搜救艇 48 艘次,直升機 12 架次,搜救面積達到 600 餘平方公裏,但最終隻救回三人,一名女生最終遇難。
盡管藥王谷位于首都圈,但仍然存有手機信号盲點。圖片來源:央視網
2020 年,一名 50 歲男子,參加了某戶外旅行公司組織的 46 人的驢友團,在北京房山區泗馬溝村藥王谷景區旅遊時迷路走失。盡管藥王谷就在中國的首都圈裏,救援隊也連續十天進山搜救,但搜救行動仍然失敗告終。
2020 年,有女子孤身一人進入可可西裏無人區,結果失去聯絡。由于當地的通訊設備幾乎無法使用,救援隊及其他民間救援力量隻能進入無人區地毯式搜查,并通過警犬、無人機等展開排查後,最終隻能證實該名女子不幸遇難。
當不少人在質疑衛星通信的重要性之餘,也有很多人沒注意到,近年愈來愈多人敢于到人迹罕至的地區探險;但往往也因爲這些地方位置偏遠,難以與外界聯絡,造成各種悲劇。據統計顯示,光在 2019 年,中國發生了 30 起山難,造成 58 人死亡;而且有關方面每次也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搜救。
也許,大家會覺得自己宅在家中,不會冒險,那需要什麽衛星消息功能?但不要以爲這與你無關,畢竟意外難以預知,誰能清楚知道,要去的目的地一定有信号?
爲什麽我們需要具備衛星通信能力的手機?
事實上,這些悲劇與大衆的距離,并沒有想象中的遙遠。就如上述事件當中,有的是因爲驢友孤身一人前往無人區,但也有更多是與多個驢友一起出發,前往熱門旅遊地點遊覽。
畢竟遊客前往這些地點出遊,就是因爲以前未曾去過;所以誰會知道當地有沒有手機信号?即便是沒有手機信号,和驢友一起出遊,當目的地有手機信号,你不會在意;但當你突然發現當地沒有手機信号,手上又沒有任何可以聯系到外界的設備,屆時一切都來得太晚了。
近期,又有一則 " 驢友徒步失聯 " 的新聞受到大衆關注和熱議,慶幸的是,新聞中的 " 驢友 " 由于提前備好了通信設備,最終幸運獲救。
2023 年2 月,戶外攝影師許某和兩位驢友,深入内蒙古赤峰境内的貢格爾草原,徒步拍攝野生動物。
内蒙古攝影師借助北鬥衛星消息獲救。圖片來源:北疆新聞網
但在拍攝途中,他們意外遭遇大風雪天氣,由于雪原能見度較低,緻其中一位隊友走失,未能按約定的時間抵達集合地點。由于當地沒有地面網絡信号,這名走失了的隊友依靠華爲 Mate50 的北鬥衛星消息功能,發送坐标信息給其隊友,成功聯系到隊友,最終獲救。
畢竟人命彌足珍貴,盡管有些技術人一生也用不了一次,但隻要用到,一次就能續命一生。
況且,近年露營等戶外活動愈來愈流行,政府最近也發布了《戶外運動産業發展規劃 ( 2022-2025 年 ) 》,預計會有更多的人參與戶外活動,随着基數的增加,需要衛星消息 " 續命 " 的用戶,也将愈來愈多。
沒有人會質疑在緊急時才會救你一命的汽車安全氣囊,是否隻是汽車廠的噱頭;汽車用戶基數巨大,使交通事故的數字也被大幅放大。但當參與戶外活動的市民多了,在郊野失聯的概率自然也會增加。從社會的角度看,今天的衛星通信手機,很大可能成爲大衆的另一個 " 安全氣囊 "。
況且,參與這些活動的人群當中,并不隻有普通的遊客;不少像内蒙古那群攝影師一樣,因爲職業需要而經常到偏遠地區工作。但一台寬帶通信便攜設備重約 20 公斤,再加上攝影設備,個人負重會非常大,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工作範圍。這時手機小巧便捷能随身攜帶的特性就發揮出了優勢。
因此,多年來多方緻力研究将衛星通信功能搭載在手機上。正如北鬥系統發言人冉承其在新聞發布會所說,以往衛星通信僅在專業設備上支持,但如今這一功能可以在大衆智能手機上搭載,能讓更多大衆體會到北鬥衛星帶來的安全感。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認爲 " 手機衛星通信能力 " 隻是個噱頭嗎?
手機如何做到 " 捅破天 "?
那到底手機是如何做到和專業設備一樣,可以直連到遙遠的北鬥衛星?事實上,我國北鬥衛星的運行軌道高度約 3.6 萬公裏,當衛星距離傳輸目标越遠,信号損耗就越高;因此,相關設備必須采用複雜天線設計,才能與衛星連上。但像手機這種體積有限的小型設備,就很難解決相關的問題。
所謂 "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 ",手機産業要讓信号 " 捅破天 ",背後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投入了多少資源。上文提到拯救内蒙古驢友的華爲 Mate50 爲例,華爲要讓手機直連衛星,需要在原有連接地面網絡之外,建立另一套連接衛星的系統進行通信。
爲此,華爲采用了更高效的硬件設計,并針對這些硬件,建立新的通信協議,最大程度提高衛星通信的性能和效率,減少信号損耗。最後,通過專有的巡星引導 UX,爲用戶帶來可視化的使用方式,更加方便用戶操作。讓手機終端自動尋找衛星的位置,幫助用戶建立更穩定的連接,提升信息收發性能。
可是,像衛星消息這種救命的設計,光有技術是不行的,真正的關鍵是可靠。即便全國 99%場景能發信無誤,隻要有 1% 地點無法發信,就可足以緻命。有媒體因而曾質疑指:"(衛星通信)關鍵時刻能不能救命都還有疑問,實質用途還有待驗證。"
但上面提到内蒙古草原的這個事例,正驗證了華爲的衛星消息功能有着足夠的可靠性。
北鬥衛星消息功能經過 18 個月、橫跨 31 個省份的驗證,确保在任何環境下也足夠可靠。 圖片來源:華爲
要知道華爲爲了驗證衛星通信功能在各種環境、不同場景下的可用性,他們構建了完整的測試、驗證閉環,構建系統的開發和驗證環境。通過尋星引導向模拟衛星發出信号,利用終端設備接收信号,建立全球首個北鬥三号端到端星地融合通信驗證系統。最終,他們用了 15 個月時間發出首條衛星消息:
"【北鬥衛星短消息】星辰大海,縱橫相依。遙遙星光,向你而來。"
接下來,華爲爲了進一步驗證手機終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接收到衛星通信消息;他們的測試團隊跨過 31 個省份、用了 18 個月,在沙漠、高山、叢林、等各式地貌環境進行,确保在任何環境複雜地區下,仍然足夠可靠和穩定。
衛星通信,是 ICT 産業的未來
爲什麽華爲會在大衆對衛星消息的重要性認知度不高的前提下,仍然堅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将衛星消息功能搭載到手機上?這是因爲在 ICT 産業深耕多年的華爲,清楚地知道我們的未來發展,與手機衛星通信能力有着莫大關系。
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衛星通信能力将會是新一代移動通信标準的關鍵功能。在過去的幾年,華爲等公司夯實中國在移動通信領域的能力;在接下來的幾年,我們還需要更多像華爲這樣的科技公司,繼續幫助中國的科研創新工作。
但當未來的衛星手機能力得到進一步升級時,人類就能在偏遠地方聯網,外出工作和旅遊也更爲簡便,也能促進偏遠地區的發展,并加強城鄉地區的交流;我們也能在飛機上辦公和娛樂,空中不再是網絡盲點。
未來,我們更能借助手機衛星通信能力,在無人地帶建立網絡監察點,爲中國未來的科研發展、氣候與自然監測等,并成爲 ICT 産業的巨大商機。據業内相關人士指出,2020 年全球衛星通信終端市場約爲 53.6362 億美元,預計 2027 年達到 108.9924 億美元。2020 年,我國衛星通信終端市場規模達到 4.5794 億美元,占衛星通信終端市場的 8.54%,并在 2027 年達 10.2 億美元。
衛星通信産業的市場規模。圖片來源:中航證券。
更重要的是,根據中航證券的估算,2025 年我國衛星産業總體規模将接近 450 億元,其中,由于我國衛星互聯網産業仍将處于空間建設階段,導緻我國衛星互聯網産業市場規模中空間段市場占比較大,同時可以看出,我國衛星互聯網運營市場規模增速同樣較快。
可見,隻要支持衛星能力的手機能夠進一步普及,或也會帶動中國的衛星和航天事業的發展。
盡管太空是如此遼闊,但太空上的衛星資源卻一點也不寬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衛星軌道和頻率資源如今是稀缺資源,各國都在競争。但在目前而言,這些太空資源普遍采用 " 先到先得 " 的原則分布。
舉例說,馬斯克近年積極部署 Starlink 大規模的衛星鏈網絡,當他們網絡組網完成,留給其他衛星網絡計劃的頻譜和空間就會大幅減少。在此背景下,當前世界各國抓緊建設衛星互聯網。換言之,誰能提早推動衛星手機的普及,就能搶得先機。
而衛星手機普及化,将會更有效地推動衛星的商用化發展,并有效地在衛星領域上,爲中國争取到更多的資源。
" 捅破天 " 的技術,真的能捅破天
由此可見,從個人層面、社會層面乃至國家層面也好,衛星消息手機将會是我們的未來。但盡管這些衛星消息手機推出已有半年,仍然有很多人認爲衛星消息手機就是個噱頭,仍然有很多終端廠商對此不屑一顧。盡管如此,華爲仍然堅持要将北鬥衛星消息功能搭載在手機上。
但我們相信,有了衛星消息功能的手機,爲戶外安全保駕護航;今天我們才能在無信号地區也能連接衛星傳遞手機消息,大家才能安心地出行。在不久的将來,中國的 ICT 通信以及衛星通信産業,也将因爲今天衛星消息手機的普及,而獲得巨大的助力。
所以我們仍然相信,衛星通信功能最終真的能 " 捅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