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倪雨晴
編 輯丨駱一帆
圖 源丨視覺中國
近日有報道稱,華爲正在向大約 30 家日本中小企業收取專利技術使用費,包括使用無線通信模塊組件的制造商等。
對此,6 月 20 日,華爲相關負責人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于華爲公司而言,通過專利許可來獲取收益并不是目的,而是研發創新的結果。
華爲還表示:" 我們積極開展許可活動,通過積極許可促進創新、标準化和知識産權保護,一個重要的目标是爲了維護産業良好的創新環境。企業間相互認可知識産權價值,可以促進高價值标準技術研究‘投入——回報——再投入’的創新正循環,提升産業的可持續創新能力。"
同時華爲強調,保護知識産權是創新的必由之路,專利制度的本質是激勵創新。并且華爲會持續保護創新成果,在全球市場構建高價值專利組合,在 " 公平、合理及無歧視 " 的原則下,通過交叉許可或付費許可實現專利技術合法共享使用,推進技術普及,從而推動行業繁榮。
從專利數量看,華爲作爲頭部電信設備廠商,目前擁有全球約 10% 的 4G 專利,約 20% 的 5G、Wi-Fi 6 和 H.266 專利,約 30% 的 OTN 和 10G PON 專利,以及約 20% 的 IETF 專利。
根據智慧芽的數據,全球在 5G 标準必要專利數量上領先的企業包括華爲、三星、高通、LG、諾基亞、中興、NTT、愛立信、OPPO、夏普等。
在全球範圍内,随着 4G 到 5G 的轉換、ICT 産業和數字化轉型的結合,企業之間的競合也步入新階段。專利戰、交叉協議、專利續簽更加密集。
在 2022 年底,華爲已經和 OPPO、三星、諾基亞等簽訂了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根據華爲披露的信息,2019~2021 三年的知識産權收入約在 12 億 ~13 億美元,目前這一部分營收并非華爲的主要收入來源。
此前,華爲法務部副總裁、重大項目部部長沈弘飛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一年華爲在智能手機、智能車、網絡、IoT 等領域新達成了近 20 個許可協議,"2022 年約有 3.5 億台 5G 手機獲得華爲許可,華爲一直積極與全球主要廠商進行許可協商,大多數廠商都表達了付費的意願,但具體條件還在協商當中。"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章寶怡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