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零跑公布了 2022 年 Q4 及全年财報,該品牌去年累計交付量達 11.1 萬輛,同比大增 154%,在新勢力陣營裏僅次于蔚小理和哪吒之後。
得益于此,2022 年零跑營收同比提升 295.4% 至 123.85 億元,對比 2021 年的 31.32 億元增長明顯。
在此背景下,難怪零跑提出了今年要賣 20 萬輛,并且有底氣大舉跟進價格戰,不難看出零跑對今年的這場血戰抱以了極大的決心。
在去年零跑的 11 萬輛交付量當中,T03 以超 6 萬輛的成績占據了品牌整體的 55.7%,至于 C11 和 C01 的交付量則分别爲 4.44 萬輛和 4815 輛。
在現階段以小型車 T03 爲銷量核心骨之下,零跑的 123.85 億元營收自然難及蔚小理的水平,其中去年蔚來和理想雙雙邁過了 450 億元營收水平,至于小鵬也有近 270 億元。
與之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零跑的進步,在 C 平台車型銷量占比大幅提升以後,零跑的單車收入從 7 萬元提高到了 11 萬元,另外全年毛利率也從 2020 年的 -51%,縮減至 2021 年的 -44%,接着去年進一步改善爲 -15%,由此可以看出零跑财務改善的趨勢。
在銷量大幅增長的同時,過去兩年零跑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速均保持在 1.6 倍以上,至于研發方面的增速則還有不少提升空間。
從 2019 年到 2021 年,零跑三年下來的研發費用累計爲 13.9 億元,不過去年則勁增 90.6% 至 14.11 億元,應該說如今零跑也開始加快追趕步伐,力求能從自身底層競争力開始完成進化。
之所以要提高研發費用,除去是要提升自身産品競争力以外,關鍵一點還離不開零跑主打自研的企業策略。
按官方說法來看,目前零跑自研成果包括了動力系統、智能駕駛系統和智能座艙的三大類,囊括了電池、電機、電控、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的核心系統和電子部件等方面。
得益于高度自研的做法,零跑得以更好抑制住成本支出,從而将省下來的部分轉化爲高性價比打法。
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就曾說過," 零跑 C11、C01 哪怕隻有 10 萬塊錢的成本,假如其中有 7 萬塊錢零部件是我們自制的,反之外購有 10% 毛利空間差價的話,我們就能比别人有多 7000 塊錢的競争力。"
在此基礎上,不久前官方就對旗下車型作出了調價政策,主動投身于價格戰當中,其中現時新款零跑 T03 起售價低至 5.99 萬元,C11 和 C01 則改爲均以 14.98 萬元起售,顯然如今零跑的定價用 " 越級 " 一詞已不足以形容,簡直可以說是 " 殺瘋了 "。
在釋放出極大的價格誠意之後,想必零跑已經爲沖刺年銷 20 萬輛的目标做好了準備。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官方在财報會上還提到了今年毛利率有望實現轉正,一改過去越賣越虧的情況。
那麽,零跑将如何實現呢?
企業要想實現更好的毛利率,首先一點離不開是降本,爲此零跑表示早在去年就已經開始行動,其中一點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配置。
例如它取消了 C11 的行李架、前艙行李箱、電動門把手等配置,以及将全景環視、語音調音功能集成在 8155 芯片上,還包括通過增加更多供應商來獲得更好的價格,由此來抑制住成本。
至于在成本占比更高的電池部分,随着今年電池級碳酸锂價格的持續下跌,尤其近來已經跌破了 30 萬元 / 噸,此舉将爲車企騰出了更大的成本空間。
朱江明說到," 碳酸锂價格每下降 10 萬元,每度電可以減少 50 元的成本,其中 70 度電池包可以節省 3500 元。"
此外朱江明表示近來在推出新産品、調整價格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電池降價的情況,其中本月發布的新品車型毛利均爲正向。
這番表态一方面展示出了零跑始終讓利于消費者的經營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市場表示,零跑的價格讓利沒有去到虧錢賣車的地步,各位大可放心。
另外叫人放心的是,官方表示從 3 月初發布了售價更低的入門版車型以後,近期收獲到了非常多的訂單,因此預計今年二季度銷售收入能同比增長 50%,同時也對 2023 年的 20 萬輛目标充滿了信心。
在如何實現賣得更多的問題上,除去跟進價格戰這張牌以外,零跑還計劃繼續撒開更大的銷售網絡。
其中在現有全國 582 家門店的基礎上,今年該數字将進一步提升至 800 家,助力三四線城市門店覆蓋率從 19% 增長到 40%。事實上零跑選擇渠道下沉的打法,這也是目前多數新勢力的共識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零跑的直營比例隻有 15% 左右,未來新增門店也将以經銷商爲主,這點也跟小鵬的渠道發展方向類似,可以說在提升明顯的銷量目标下,現時新勢力越來越趨向于傳統品牌的發展模式了。
與之同時,零跑還将觸角伸到了海外市場,今年它打算将銷售網絡拓展至歐洲以及東南亞等地區,交付産品以 T03 跟一部分的 C11 爲主,務求能借此盡快拓展出更大的銷售版圖。
在資本開支肉眼可見的大幅提升之下,現時零跑的現金儲備還有 108 億元,其中流動資金 98 億元,雖然體量不及蔚小理的水平,但應該說零跑還有着足夠多的子彈可以打。
在零跑打算賣得更多的同時,自然也希望能賣得更好,其中 " 好 " 就在于銷量結構的改善。
從 C 平台車型推出開始,逐步降低微型車 T03 銷量占比的變化已經踏入了進行時,其中按照近來新款車型的上市訂單來看,官方表示 C 系列産品超過了 80% 比例,此舉無疑将爲零跑的财務改善提供上十足動力。
乘着如此攻勢,今年 9 月零跑還将推出 B 系列産品,該系列車型将應用上零跑第三代電動汽車技術,包括中央域控制電子架構、CTC 2.0、達到 160-200kW 的電驅系統,以及增加英偉達 Orin 芯片和激光雷達等高階部件。
此外從明年起,C 系列産品還将改用最新一代 8295 芯片智能座艙方案,由此再彰顯出了零跑沖高的決心。
想看零跑 C11 的優缺點?來看看大家怎麽說!
在财報電話會上,朱江明強調零跑的定位是 " 以 15-20 萬元的價格,買到 30-40 萬元的配置 ",此舉在爲消費者帶來更多得益之餘,顯然零跑仍将堅持其 " 性價比屠夫 " 的本色。
可以看出,在現時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下,零跑正以拼殺的姿态來在市場上争得一席之地。
随着近來汽車市場銷量的下滑、價格戰的深入,應該說一場品牌淘汰賽已經正在上演,這對于零跑這樣的新勢力車企而言,緊迫感之突出大概不用多說。
朱江明強調,"2025 年汽車行業格局或将定下來,所以我們必須要在此之前取得位置。"
在堅持祭出性價比大旗之下,未來零跑将取得怎樣的位置,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