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李微敖所說,張繼科的這一事件,不僅僅是 " 明星八卦 ",而是由此引發了一樁嚴重的刑事案件。
冰川思想庫研究員丨張明揚
剛剛過去的周末,是屬于張繼科的。
這一周,可能也是部分屬于張繼科的。
原本,過了這個周末," 張繼科事件 " 可能也就熱度自動消退,所謂賭博、所謂前女友景甜的 " 隐私 " 視頻,無論 " 性、謊言、錄像帶 " 多麽聳動,終究是缺乏實錘的捕風捉影,無法對張繼科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張繼科可能也是這麽想的,他身邊的密友和律師可能也是這麽給他打氣的。
▲記者李微敖微博截圖
然而,一個叫李微敖的調查記者,僅僅靠幾條微博和一篇微信公号文,就将一樁充斥着 " 據傳 " 的娛樂八卦事件,轉化爲了一個嚴肅的公共法律事件。
張繼科,這次很難全身而退了。
01
3 月 29 日,微博某賬号發布一個論壇爆料截圖,關于張繼科欠賭債拍攝明星女友隐私的說法開始發酵。
一開始,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樣,都沒太關注張繼科事件。
這不就是一則娛樂八卦事件麽,不就是另一起 " 陳飛宇豔照門 " 麽?狗血本就是娛樂圈的常态,又有什麽可以大驚小怪的。
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第一階段的 " 張繼科事件 ",雖然也頻頻登上熱搜,但主要是張繼科粉絲與景甜粉絲在纏鬥。
我看到一個最莫名其妙的八卦角度是,在 3 月 25 日的微博之夜中,網友拍攝了幾張楊幂和關曉彤面露驚訝之色的照片,暗示她們就是正在讨論張繼科事件。
張繼科雖然公共形象不佳,但所謂 " 傳播前女友隐私視頻 ",實在是超越了普通人的認知,以至于大部分人都不敢相信。
▲張繼科的微博截圖
在普通人的認知中,曾貴爲中國乒乓球一哥,至今都有多個廣告代言在身的張繼科怎麽會缺錢,2016 年,張繼科的年收入就達到了 6000 萬元;就算缺錢吧,景甜好歹是張繼科本人官宣認可的(前)女友,一個正常人又怎麽會下作把女朋友的 " 私密視頻 " 給他人,哪怕是自己的賭債債主?
再加上,景甜本人的公共形象也不佳,很多人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當年的 " 神秘富豪重金力捧 "、" 資源咖 "、" 毫無演技的票房毒藥 " 等八卦中。
這可能是最悲哀的事。如果不是 2019 年景甜以電視劇《司藤》逆勢翻紅,今天她可能都沒有多少粉絲,從而被張繼科粉絲輕松碾壓,在社交媒體上掀不出像樣的風波,最終甚至肯定仍然落得 " 強行蹭張繼科熱度 " 的可悲形象。
如果景甜 " 不紅 ",無論張繼科做過什麽龌龊事,他早就輕松過關了,事件熱度不可能超過本周末。
▲電視劇《司藤》劇照(圖 / 網絡)
如果整件事最終被證實,有什麽正義得到聲張的話,首先要感謝《司藤》,要感謝景甜的粉絲。
一個女生,哪怕她是所謂的女明星,僅僅因爲公共形象一般,甚至僅僅因爲不紅,就可以被更強勢的人物及其粉絲,漠視及輕松踐踏。
更尴尬的是,作爲可能的 " 受害者 ",景甜不可能出面說什麽:一位還在繼續其職業生涯的女明星,如果卷入 " 豔照門 ",對她的形象和市場價值可能是摧毀性的;哪怕僅僅作爲一名女人," 豔照門 " 也是她無法承受的。
張繼科原本是多麽幸運啊。他如果真的 " 傳播 " 了女友的私密視頻,對方也不敢聲張,甚至比他更加緊張,然後他就這麽過關了。
可以說,張繼科陷入今時今日的窘境,絕對是一個意外。
僅僅是娛樂八卦,當然可以炒熱事件,但絕對無法動張繼科分毫。并且,娛樂八卦,還在消解整件事的嚴肅性。
将事件控制在 " 娛樂八卦 " 的範疇中,絕對是張繼科及其團隊所樂見的:即使短期形象受損,但過關無虞。
02
這時候,一名調查記者意外地出現了,改變了整件事的性質與走向。
3 月 30 日晚,經濟觀察報首席記者李微敖無意中在一個友人群中,看到了一封由張繼科工作室發布的聲明。
▲張繼科工作室的聲明
李微敖當時就火了:" 我是在 2020 年知道張繼科先生此事的,并且做過比較長時間的調查采訪,隻不過因爲我習慣性地拖延懶散,一直未有寫完文章。"
在他看來," 張繼科工作室 " 不承認這件事,還算 " 正常 ";但威脅要起訴那些網友,卻有些過分了," 一直以來,我很讨厭這種強勢人物或者強勢機構,動辄威脅要對人怎樣怎樣的腔調 …… 更何況,張繼科先生到底做沒做過這樣的事情,張繼科先生自己,以及張繼科先生身邊的工作人員,難道心裏不清楚 "。
▲記者李微敖微博截圖
于是,3 月 31 日零點 11 分,李微敖發布了一條微博:從幾年前我看到并掌握的司法材料看,張繼科将景女士的私人視頻,傳給他人,此情況屬實。
3 月 31 日白天及 4 月 1 日淩晨,李微敖又發了兩條微博,其中最核心的信息是:張繼科已不僅僅是明星的八卦,而是由此引發了一樁嚴重的刑事案件。
李微敖還透露,一名拿着視頻向景甜 " 要錢 " 的債主,已經在服刑中。
4 月 1 日白天,當李微敖醒來時,他發現自己與張繼科的名字捆綁在一起,上了各路熱搜;然後各種網暴也蜂擁而來,對他及他的家人,進行各種威脅和辱罵。
▲張繼科代理律師的聲明
當然,還有 " 律師聲明 "。張繼科的律師團隊,雖然沒有點名李微敖,但意有所指地警告 " 重點侵權用戶 " 說,要提起訴訟," 切勿心存僥幸 "。
這些攻擊與威脅顯然激發了李微敖的戰意。
4 月 2 日晚,他在公号中發布了一篇名爲《我爲什麽要對 " 張繼科事件 " 發聲?》的文章,瞬間刷屏。
這篇文章最有殺傷力的信息是,李微敖放出了一張圖片,圖爲張繼科簽名及蓋手印的 " 借款合同 ",金額爲 500 萬。
▲李微敖公号 " 十駕 " 披露的借款合同
至此,勝負似乎已無懸念。
在我寫稿的 4 月 3 日淩晨," 張繼科借條 " 的詞條還高挂在微博熱搜的榜首。除了第四條 " 坂本龍一去世 ",前五條熱搜有四條都是有關張繼科的。
事件似乎也初步清晰了起來:張繼科欠下一位 S 先生 2200 萬賭債,爲了應付讨債,張繼科将三段女友景甜的隐私視頻給 S 先生。S 先生轉而憑借視頻向景甜要錢,結果景甜報案,S 先生在 2020 年 2 月被抓,判了七年。
當然,不排除張繼科還有其他債主。
03
從我個人的判斷來看,李微敖的爆料很有可能是真的。
李微敖是國内最精英的一批調查記者之一,曾先後供職于《财經》雜志和《南方周末》等媒體,現在是《經濟觀察報》首席記者。在大多數同侪都從這個前景晦暗的 " 細分行業 " 隐退之後,仍在調查記者一線的他身上甚至有了些碩果僅存的意味。
▲對李微敖的專訪
作爲調查記者,李微敖的職業經曆和職業素養幾乎無懈可擊,所謂調查出錯取證出錯的概率并不高;而在調查記者這個 " 高危行業 " 行走多年,他對所謂 " 誣告 " 張繼科的法律風險比任何人都清楚,社交媒體博主無知者無畏式地信口雌黃,對他這種 " 資深媒體人 " 而言幾乎是絕緣的。
也就是說,在張繼科事件上,即使李微敖的調查有問題,那大概率也是某些具體細節上的,而不是整體判斷上的。
我非常認同李微敖的一個說法:" 對于張繼科先生,以及其他明星們的私生活,我的看法是,隻要不是違法犯罪,隻要不涉及公共利益,就不在我的關注和報道範圍内。"
對于很多人奉若珍寶的明星八卦,李微敖興趣本就不大,要不早就發出來了,又何必等到今日。
誠如李微敖所說,張繼科的這一事件,不僅僅是 " 明星八卦 ",而是由此引發了一樁嚴重的刑事案件。
而對于張繼科本人及其團隊來說,他們顯然對 " 調查記者 " 這個角色嚴重缺乏認知,将其與那些在社交媒體上爆料的娛樂八卦博主等而視之。在張繼科團隊看來,李微敖手中不可能有什麽實錘,用法律吓一吓,大概就風緊扯呼了。
▲電影《不止不休》海報(圖 / 網絡)
最近有部電影叫《不止不休》,建議張繼科團隊去看一看。這部電影盡管在描繪中國調查記者上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至少能給他們一個大緻的印象,中國調查記者曾經是多麽 " 緻命 "。
同樣正在上映的《乒乓之絕地反擊》盡管令人熱血沸騰,但那麽多國乒前輩的光榮與夢想,可能都要被張繼科一人所糟蹋。
04
如果李微敖的舉證爲真,等待張繼科的可能不僅僅是形象盡毀,商業布局全面崩塌。
有律師指出,傳播他人隐私視頻,很可能要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但即使張繼科因此得到法律的相應懲罰,景甜都是這一事件最無奈的受害者。
李微敖在《我爲什麽要對 " 張繼科事件 " 發聲?》一文中,最後寫了一句," 如果因爲我的微博和文章,給景女士帶來了新的麻煩和困擾,我向景女士表示誠懇的歉意 "。
在某種意義上,隐私視頻的受害人,遠比 " 黃謠 " 受害者更爲不幸。" 黃謠 " 尚且可以辟謠,隐私視頻如何辟謠?我們追求輿論正義和司法正義的過程,不也在側面證實 " 隐私視頻 " 的存在麽?
當然,我們盡可以政治正确地說出一句:隐私視頻的受害人無需負疚無需痛苦,該負疚的是那些施害者。
道理當然是對的。但當年 " 陳冠希豔照門事件 " 中的受害者阿嬌和張柏芝,她們也未必不知道這些道理,但她們還是花了很多年才從夢魇中走出。
事件必須調查清楚,正義必須得到聲張,但對景甜,她所受的傷害怎麽都無法挽回。
隻能希望,如果這個事件還有進一步發展,輿論和熱搜能不能别再去過度騷擾景甜。
這時候,她正在療傷吧。